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详解Azure云计算:平台开放,“中国智慧”助开发者平步登云

2010-12-23 17:12:11  来源:51cto

摘要:Azure服务平台为开发者充分考虑了如何利用目前现有的技能、工具和技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开发一个 Azure应用服务和开发一个.NET应用服务非常相似,微软提供的VS 2008项目模板可以创建Azure
关键词: Azure云计算

Robert告诉笔者,开发者确实需要开始面对“云”这样一个新平台了,但是Azure服务平台为开发者充分考虑了如何利用目前现有的技能、工具和技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开发一个 Azure应用服务看起来和开发一个传统的.NET应用服务非常相似,微软提供的Visual Studio 2008项目模板可以创建Windows Azure的应用组合,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使用任何一种.NET语言。Azure也支持各种常见的网络标准,包括HTTP、REST,WS-*和Atom Pub等,因此开发者也可以广泛选择同样支持这些开放标准的开发工具和技术。

 
图2:.NET Services构成说明

在当天的采访中,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服务器及开发工具事业部的工程师通过现场演示向笔者重点讲解了.NET Services的构成(如图2)。据介绍,.NET Services服务的宗旨是把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单机上的.NET框架进一步拓展到云端,为开发者打造一个基于网络标准协议来创建网络服务的框架。不论是Windows,Linux或者其他操作系统平台上,不管是习惯于.NET,Java,Ruby,还是其他开发语言,开发者都可以通过.NET Services打造好的框架去编写程序,进而轻松构建符合互联网标准的“云-端”应用。

.NET Services目前包含三项基础服务:服务总线(Service Bus),工作流服务(Workflow Services)和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不同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级服务总线(ESB),.NET Services打造的是一条面向互联网级别应用的服务总线。它支持互联网级的服务发布、信息传递、多播,用于实现不同互联网服务之间的通信。而工作流服务则在云端提供了一个工作流运行平台,帮助开发者将本地运行的工作流部署到云端,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为Azure服务平台上的重要核心,Access Control完全由中国研发团队打造,堪称“中国智慧”的结晶。它是一项多用户,高性能,持续运行在云端的互联网级的网络服务。开发者可以在提供访问控制服务的网站上,或者利用微软提供的基于SOAP/REST的API添加自定义的访问规则,进行对应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权限管理。

“中国智慧”缔造的访问控制服务具有两大核心优势,首先是能够和现有的许多电子身份提供服务,如Windows Live ID以及各公司内部使用的Active Directory等,进行无缝衔接,其次是提供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方式来进行权限管理。前者可以解决用户身份认证及授权的问题,使得任何一个新建立的网络服务都能够通过统一的访问控制服务来自由地管理采用不同电子身份的用户,而无需重复建立新的用户系统。后者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规则,以及规则与规则之间的映射来构建他所独有的访问控制逻辑。而在服务端则只需检查用户提供的来自访问控制服务的令牌,根据其中的授权内容进行授权。这使得网络服务整个架构更为清晰,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如今,访问控制服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Azure服务平台上的各个网站和服务中,为Azure提供统一、方便的权限控制管理。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工程师为开发者做出的贡献还有很多,高级软件开发主管谢晓告诉笔者,Visual Studio 2008中焕然一新的“类设计器”(Class Designer)也是出自服务器及开发工具事业部。新的类设计器为C++代码提供了可视化支持,这一功能创新帮助全球150多万使用Visual Studio进行C++代码编程的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高效地了解基于C++语言的软件设计思路、代码结构及其中各种关键类的关系。此外,Visual Studio 2008集成的一系列WCF开发工具也是由中国团队完成的,这些工具可以让开发人员更加高效、简易地开发和调试SOA应用。

BizSpark落地 ISV有望风举云飞

如果大量的软件要运行在云端,现今的软件产业形态是否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会不会将来应用软件开发商的主要业务是基于“云”开发和运行各种服务,由如今相对独立的状态蜕变成服务于“云计算”环境的外围企业?

 “云计算”正在给软件业带来变革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东风压倒西风那样简单决绝。Azure服务平台有高稳定性、存储成本低,并且更容易搭建、管理服务的优势,因此一些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将可能向云计算平台上迁移。但也有许多特定类型的应用软件是专为执行本地工作负载而设计的,例如那些对本地计算、存储能力高度依赖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云计算”给软件开发商带来了“软件加服务”模式的机遇,把本地和云端的优势结合起来将给应用软件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为了帮助ISV掌握“软件加服务”策略,就在笔者采访Robert先生当天,微软在北京举行的“软件与服务战略峰会”上启动了面向创业企业的“创业企业扶植计划”(BizSpark)。通过BizSpark,处在创业初期的ISV可以便捷地免费获得微软开发工具和服务器产品生产许可证,以及技术支持和推广服务。

对于开发“软件加服务”应用的创业企业,BizSpark会提供针对应用程序和管理服务器的生产许可证,包括Windows Server、SQL Server、Sharpoint Portal Server、Biztalk Server和Systems Center,并将后续增加Windows Azure和Dynamics CRM等微软平台和产品的授权。这项计划还将提供全球托管合作伙伴支持,为希望使用BizSpark许可证实现“软件加服务”运营的创业公司提供优惠的主机托管服务。此外,创业企业将有机会在网上创业企业目录BizsparkDB上进行推广。

2008年上半年,51CTO记者程鸿、马沛曾应邀对青岛、杭州、南京、北京等地的八家“软件加服务”应用企业进行了专访,对他们在尝试新业务模式中付出的努力深感敬佩。如今我们也欣喜地获悉,BizSpark计划在2009年7月之前与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包括苏州、成都、大连在内的各地软件园合作扶植数百个创业企业。

后记:咬文嚼字说Azure

选择“Azure”命名是否有所寓意?这是专访时的最后一个问题。

Robert Wahbe仅仅告诉我们,它源于法语。

写作本文前通过在线辞典获知“Azure”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325年。它的释意包括:

1.像一个晴朗无云的天空,略带紫色的亮蓝色

2.带有蓝色的纹章

3.晴朗的蓝天

4.藏蓝

5.一种纹章、染料或蓝色

6.晴朗的天空

若与“云计算”的概念关联,以上种种释义中“晴朗的天空” 最为贴切,这也让笔者联想到Windows 7的开机画面——光芒自上而下散射出一片蔚蓝。虽然Robert笑称“Azure”并未被寄予什么特别的含义,但若以微软“端到端”的云计算整体策略来看,Azure和下一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必然会有紧密的结合——尽管发音有些拗口,这个词很快就将家喻户晓。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sr130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