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落地在中国!

2016-09-14 17:39:31  来源:

摘要: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工业系统深度融合过程中引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是整个工业系统迈向全面智能化的革命性转变。
关键词: 工业4 0
  ——和君合伙人德国科技创新考察报告

 
\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
 
  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工业系统深度融合过程中引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是整个工业系统迈向全面智能化的革命性转变。
 
  工业4.0,由德国提出和倡导,以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CPPS,信息物理生产系统)为核心技术的制造系统变革。但是,国内企业通常存在一些困惑:
 
  ● 什么是工业4.0?
  ● 中国企业能实施工业4.0吗?
  ● 如何向工业4.0迈进?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寻找德国标杆案例的经验,也希望与德国相关方面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寻求更大范围的合作,2016年8月18日-28日和君集团开展了一场德国科技创新考察之旅。
 
  1、带着问题去,也就是学习他们;
 
  2、与德国相关方面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本次考察,和君最大的体会是:战略来自洞见,中国企业家应该出去走走,开阔视野。
 
  第一站:宝马工厂,工业4.0技术应用代表
\
  图:2016年8月22日,和君一行来到了宝马雷根斯堡工厂
 
  宝马讲解员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宝马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通过对车间的参观,我们了解到该工厂如下主要指标:
 
  1、日产能1200辆;
 
  2、机器人取代大部分焊接、喷漆、组装、检验工作,人工大多用在总装和物流;
 
  3、根据订单拉式物流,物流线不干扰生产线;
 
  4、每个工位节拍控制在43到57秒;
 
  5、喷漆中转仓每小时进出120台;
 
  6、每天供应商送货车辆超过七百台;
 
  7、机器人喷枪距离车身20厘米,保证质量;
 
  8、换色20秒,高效;
 
  9、员工每月工作时间前两周工作4天休息3天,后两周工作3休息4天,每3小时轮岗一次,避免工作枯燥,培养多技能员工;
 
  10、零库存,无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库存;
 
  11、实现全功能件如轮胎、发动机、座椅、内饰、外饰定制化生产,通常6个月提车;
 
  12、绿色战略,喷漆间干净,颜色油漆能回收再使用,LOGO将换成绿色。
 
  宝马工厂已经实现了智能生产,生产过程中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厂门入口处,有一所托儿所,员工可以带孩子上班,并将孩子寄在托儿所,下班再接回去,我们随行的小朋友透过玻璃门好奇地看着里面的小朋友玩,久久不愿意离去。
 
  第二站:胜斐迩公司——物流自动化的领导者
 
  8月24日,我们来到杰斐逊参观胜斐迩公司----物流自动化的领导者,接待我们的是集团董事CEO Harrie Swinkels先生。这是一家家族企业,年营业收入20-30亿欧元,员工9000人,业务定位从以前的货架、卷帘门等基础性产品发展成为面向仓储物流、金属加工等领域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提供传统的物流解决方案,更提供工厂内部物流解决方案,已经实现了基于物理硬件融合软件,目前物理硬件产品和服务性收入各占营业收入的一半。2000年开设了中国办事处,2003年在中国昆山建立了制造工厂。
 
  胜斐逊具有从细节到全面的集团优势:
 
  ● 综合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咨询和设计;
  ● 可实现高达45米的自动化高架立体仓储系统;
  ● 拣选方案(从人工到全自动);
  ● 物流传输技术(堆垛机、输送机、工作站);
  ● 模块化IT解决方案(从人工到全自动);
  ● 物流系统集成和总承包。
 
  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全球化的软件竞争力:
 
  ● 自1986年成功开发出WMS系统;
  ● 超过500个项目的应用实例,广泛的行业领域和客户化应用;
  ● 全球有10个IT中心;
  ● 超过500名IT专业人员。
 
  我们现场参观了公司的自动化存取系统,该系统相当于一个三轴的机器人,具备如下特点:
 
  ● 可服务于从小型周转箱到大型托盘的各类装载单元;
  ● 存取设备最大可实现3.5吨负载、45米高度;
  ● 全方位立体优化以实现对空间的最大利用;
  ●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最短的调试时间、最简单的维护;
  ● 模块化的紧凑设计,以及完善的工厂前期测试,保证了最短的现场装配时间。
 
  公司的自动回转货架系统,可以实现高速拣选,连续稳定的补货:
 
  ● 处理量高达1000次/小时/人;
  ● 实现更短的物品流动时间;
  ● 提高存储密度50%,且对产品种类无限制;
  ● “零”差错率;
  ● 可实现高效的多品类/SKU处理;
  ● 降低库存量;
  ● 检查保存期限、对多品目进行追踪;
  ● 模块化-灵活并可扩展;
  ● 配置良好的人-机工作站。
 
  在所有的工业设计中,公司充分考虑了良好的人机工作界面,体现了以人为本,处理量可达到600箱/工作站/小时,实现货到人,消除行走时间,无扭曲/转身等多余动作,无需行走/搜索,易于学习和掌握,“零差错”。
 
  公司的接待准备工作严谨细腻,欢迎标语上方悬挂着一条红色的中国龙,在和君人员抵达之前,安排中国办事处工作人员深入沟通和君的考察要求,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接待计划。
 
  第三站:德国物流工业协会,对话德国工业4.0顶级专家
 
  8月26日,和君考察团与德国物流工业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协会2009年开始帮助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交通物流规划,被联邦政府官方指定为唯一的一家欧盟以外的推广平台,下设四个服务平台:
 
  1、德国的物流联盟
 
  2、下萨克森州物流行业协会
 
  3、下萨克森州航空航天行业协会:航空航天、高科技,北德地区有很多的高科技企业,还有一个增长点是通用航空,下州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
 
  4、城市物流服务,包括电动车、无人机
 
  过程中,我们与FRAUNHOFER研究所的Schoenewolf先生进行了探讨,Schoenewolf先生是德国工业4.0顶级专家,他认为:工业4.0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把管理、设备、创新等整合在一起的内容,工业4.0实施后还是需要人的,比如系统是人开发的,未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机器只会代替基础的工作。
 
  Schoenewolf先生并分享了工业4.0在电动汽车电池的应用,以及电动汽车在智慧城市物流上的应用。
 
  提起对中国工业升级的建议,Schoenewolf先生认为工业4.0对德国的压力更大,因为德国社会劳动总成本太高,对中国的挑战则是生产组织过程的有效性,以及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
 
  Schoenewolf先生认为工业4.0很可能是:德国人提出、美国人做方案、中国人实现,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落地实施空间,中国将是德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源于社会劳动总成本和社会推动力。
 
  四点体会:
 
  一、工业智能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虽然工业4.0的概念由德国提出,但是对其内涵的理解,即使在德国也是百花齐放,比如Schoenewolf先生认为德国工业4.0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与智能制造本质是一样的。无论如何,工业智能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有了蓝图,边摸索边前行,企业不能与趋势为敌,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把握工业升级趋势,逐步完成自身的一次革命。
 
  二、工业4.0不只是技术概念
 
  去年以来,智能制造相当火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涌现了很多组织如联盟,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论坛、沙龙,但是和君发现,这些的背后基本是政府部门、软件公司在主导,我们很担心,政府强势的主导,离开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真的能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吗?过分强调技术,忽视公司战略、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真的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吗,为什么80%的企业ERP实施效果很差!要想理解好工业4.0,从管理角度的拆解分析相当重要,比如领导在工业变革中需要认识和培养的新型领导力,员工在变革中(或者说企业发展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如何得到自上而下的帮助和鼓励,如何打造对工业变革的共识等问题,非常重要。
 
  三、硬件融合软件是必然
 
  制造业行业发展,由硬件驱动向软件驱动发展。胜斐迩曾经的业务和产品也很低端,目前已经实现了基于物理硬件融合软件形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性收入并占营业收入的一半,这给中国企业很大的启迪。
 
  硬件融合软件是大趋势,融合趋势主要有三个:产品型企业转型集成;硬件企业融合软件;集成型企业拓展行业 / 应用领域。
 
  四、智能制造必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炒得火热,但是再好的概念只有落地才有价值,最终需要体现为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升,并进而为股东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本次考察的宝马公司和胜斐逊公司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指标所体现。
 
  和君咨询,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有责任弥补上述不足,以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为使命,为此,从去年起,和君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形成了如下定位:
 
  以“产业为本、战略为势、金融为器、创意为魂”为指导,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咨询+资本+商学”的一体两翼商业模式,聚焦于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流智库。包括:转型升级战略、智能制造规划、数字化规划、供应链优化、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商务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等。
 
  通过本次考察,和君咨询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很多方面我们比德国落后,很正常,毕竟他们已经充分发展了上百年,而我们真正的发展才三十年,中国有广阔的市场、中国人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
 
  我们坚信,工业4.0的落地在中国!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