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互联网+”时代下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2016-05-13 10:52:43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抢沙发
2016-05-13 10:52:43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摘要: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和移动通信技术,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要素的信息化措施,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互联网
时代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和移动通信技术,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要素的信息化措施,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推进“互联网+”模式为契机,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有机整合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等功能,并持续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智慧化城市管理升级,对于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推动城市管理走向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数字城市管理智慧升级是提升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的关键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调研时明确要求: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和执法水平指明了方向。
城市管理涉及市容、市政、交通、环境、应急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科学高效、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化城市管理采用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机制,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建立条块结合、权责利相统一、高效规范的城市管理与运营新模式,有助于促进城市管理主体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满足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访问需求,为城市管理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大数据分析和各类普查提供支持。
二、推进数字城市管理智慧升级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也是智慧化城市管理的基本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形态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慧化成为现实。依托物联网,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现智慧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创新2.0模式则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更加注重让用户参与服务设计提供全过程,能够有效汇聚群众智慧及群体智能,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同,通过开放数据等方式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创造市场和社会价值。推进数字城市管理升级,既是“互联网+”的生动实践,也为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推进数字城市管理智慧升级是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途径
城市管理的目的不是管理本身,而是通过管理,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民的权利意识日渐觉醒,利益诉求日渐增长,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日渐提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型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整合信息平台,推进数字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升级,既是政府创新治理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城市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集中体现,目的是鼓励市民和社会组织通过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享、共建共享。
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的方式方法
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数据的采集分析、促进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整合与共享。
诚实守信对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普遍没有将诚信评价纳入公共管理系统。如果社会缺乏对多次产生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就会进一步助长不诚信行为。在强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信息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自动记录和即时统计功能,开发对辖区内单位和个人的社会信用评价系统,建立社会单位数据库和人口数据库,自动累计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诚信记录,促使全社会自觉履行遵守城市管理各项规定。
另外,各地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门信息封锁、信息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缺乏统一信息资源协调机构等薄弱环节,制约了政府的社会服务效率、协同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建立智能化大数据中心,存储城市管理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并与其他部门的智能化数据中心联通,根据不同权限编辑和查询地理基础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监督信息等,将可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