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插足”生鲜
母婴电商“插足”生鲜
2017-11-29 11:09:31 来源:北京商报抢沙发
2017-11-29 11:09:31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母婴电商贝贝网和蜜芽正围绕母婴需求,从多个品类尝试扩大商业版图。北京商报记者日前注意到,生鲜果蔬品类出现在贝贝网和蜜芽的销售页面中,进一步来看,这两个母婴电商的主要玩家已将触角伸向了母婴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传统母婴电商来说,将产品延伸至生鲜果蔬品类有助于平台提高用户黏性,但产品的控制成本和用户口碑仍是平台需要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电商
母婴
母婴电商贝贝网和蜜芽正围绕母婴需求,从多个品类尝试扩大商业版图。北京商报记者日前注意到,生鲜果蔬品类出现在贝贝网和蜜芽的销售页面中,进一步来看,这两个母婴电商的主要玩家已将触角伸向了母婴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传统母婴电商来说,将产品延伸至生鲜果蔬品类有助于平台提高用户黏性,但产品的控制成本和用户口碑仍是平台需要关心的问题。
做起生鲜生意
母婴电商贝贝网和蜜芽悄然将触角延伸至生鲜果蔬领域。北京商报记者发现,11月初,贝贝网上的鲜水果有444件,蜜芽约有50余件。其中,蜜芽生鲜果蔬品类涉及10余个品牌,根据商品页显示,这些产品均由商户自行发货。蜜芽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数家专门做果蔬的生鲜基地已与蜜芽展开合作,平台已经有了开始销售水果的计划。
上述两家母婴电商涉足生鲜果蔬均采用商家入驻形式。据悉,贝贝网提供的水果共涉及35个品牌,消费者可查看品牌商家营业执照。其中,如逗鲜、深子湖、果聚匠心、乐果乐在天猫平台上也开设了水果旗舰店。不过,与天猫旗舰店上销售的品类不同,贝贝网销售的水果主打低价拼团,价格相对更低,但品类相对较少。在商品展示页面,贝贝网显示,“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
拼团低价博客源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母婴电商有了觊觎生鲜生意的心思,但水果蔬菜类目仍属于平台上相对边缘的产品。在贝贝网首页展示的14个品类中,水果蔬菜并不包含其中,消费者只有主动搜索或查看限量购的主页推荐才能发现。11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查看了贝贝网App上超过百款商品后,才找到了一款限量5000件的苹果产品,显示的拼团完成量为14%。18个小时后,拼团完成率提升1%。
低曝光率与贝贝网设置的低服务费率相契合。按照2017年10月23日贝贝网发布的类目佣金制度,生鲜果蔬的贝贝网平台技术服务费率仅为3%,远低于服饰、居家百货、婴童用品等热销商品10%-15%的服务费率。
在具体的销售方式上,贝贝网和蜜芽都采用了2人拼团、主打低价的方式。“销售量并不是贝贝网最关注的层面,我们最关注的是能否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贝贝网对此称。贝贝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也曾表示,贝贝网正尝试去电商化,用社交方式去中心化发展,尝试用快速裂变的社交方式降低获取流量的成本并加快传播速度。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母婴电商之所以采用拼团模式进军生鲜市场,可理解为是对如拼多多等移动社交电商拼购模式的一种模仿,这样的方式可以将电商平均200-300元/人的拉新成本降低到较低水平,快速增加平台用户量。
拓展母婴上下游
对于切入生鲜果蔬行业的原因,贝贝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贝贝网的主要用户是妈妈群体,水果和蔬菜同样是妈妈生活中需要的品类,所以平台会引入此品类。目前平台上有部分商品销售突破上万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是一个刚需。蜜芽相关人员则用“随手一买”来解释进军生鲜市场的考量,“我们的主要用户是母婴人群,延展就是家庭消费”。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称,母婴向上接的是医疗,向下接的是教育,右接服务,左接体验式零售。通过创新零售方式,解决有限的展示空间和无限的商品数量之间的矛盾,最终成为家庭消费的入口。母婴电商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也将“年轻家庭的入口”作为平台愿景,提出希望可以满足家庭绝大多数消费需求,而不仅是母婴消费需求。
口碑决定业务生命力
据艾瑞发布的《中国母婴行业发展盘点》显示,2017年中国母婴用品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受出生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推动,未来五年,母婴市场预计每年将以不低于16%的增速增长。
在曹磊看来,生鲜果蔬品类属于电商行业中门槛较高的一个品类,目前生鲜果蔬的网络渗透率低于10%。不过,生鲜果蔬类属于复购率最高的品类,对平台用户的黏性、活跃度和交易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母婴电商而言,此前主打的奶粉、纸尿裤等商品,存在需求时间和使用频次都很有限的问题,为了留住用户,向生鲜和美妆等领域倾斜是平台发展值得考虑的方向。
但曹磊也表示,生鲜电商在冷链等环节的投入较高,贝贝网、蜜芽等母婴电商在拓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量力而行。若深入布局生鲜电商,能否承担高成本是一个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