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A > 正文

天时、地利、人和保证TOGAF企业架构的顺利实施

2018-04-26 09:17:53  来源:高老师

摘要:在对企业架构进行梳理和优化时要注意接地气,要与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需要领会EA思想的灵魂,将企业架构无声无息的嵌入到企业中并创造价值。
关键词: TOGAF 企业架构
最近几年, 企业架构(EA)日渐升温,很多500强企业客户着手考虑如何对自身公司的总体架构进行优化。
 
与ERP等系统比较来说,企业架构在企业实施并不容易,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企业架构的复杂性;第二是企业架构的效益的长期性和间接性。下面就对这两点做一个分析。
 
首先,企业架构实施比较复杂
 
企业架构管理是当今信息科技管理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架构包含业务架构和IT架构两部分,不仅与信息技术本身密不可分,也跟企业文化、管理意志、组织协调、绩效考核等息息相关,真要动起来可能会伤筋动骨,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企业架构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其成功经验在中国还比较少,可借鉴的案例不多;
 
常见而又非常苦恼的是,缺乏科学的治理机制,执行该任务的人往往负有重大责任,但同时并不拥有对等的权力,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架构的优化。
 
总之,企业架构需要将大量的内容信息组合在一起统筹地考虑,包括战略、组织、流程、数据、系统、基础设施等。而且,团体利益、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企业架构优化带来障碍。因此,企业架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其次,企业架构优化的短期效益不显著
 
企业架构管理的短期效益不明显,比如技术标准化、系统集成与整合、改善数据质量等很多措施实际上是IT部门甚至整个企业的“下水道”工程。大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但城市的管理者更愿意把钱投在建花园、修广场等形象工程上,很少有人愿意修下水道这样“费力不讨好”的工程上。因此,一般情况下,问题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实施企业架构优化也不会提到日程上来。
 
总体来说,企业架构工作是一件很难做好而且短期效益并不明显的工作,费力可能并不讨好,这两大特点也就决定了大多数企业只能是说说而已。
 
那什么样的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对企业架构进行优化呢?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这三者中,天时是成功之路的大环境、地利是成功之路的机遇和条件、人和才是成功的关键。
 
1.天时
 
所谓天时,原来指的是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在信息化中指的是IT建设面临的大环境。企业架构优化和变革的“天时”就是系统日渐复杂。企业架构在国外是一个典型的“亡羊补牢”的产物,是西方企业/政府在信息系统复杂到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的一个无奈的创造,也是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的方法论。目前,很多的中国企业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IT资产,这些没有很好规划的系统既是宝贵的资产,也是进一步前行的障碍。集成、共享、互联互通是所有企业都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是信息化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个客观现实就是企业架构推动的“天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大型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天时,只是不同企业面临的压力大小不同而已。
 
2.地利
 
所谓地利,原来指的是利于作战的地形,在企业架构优化与转型这件事情中指的是IT新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商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IT新理念、新技术为解决原有架构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业务企业机构优化提供了切入点,使企业架构转型在理论上占据了一个制高点,在说服领导时可以说支持战略创新啦、优化服务啦、信息共享与整合啦、降低成本啦等等一大堆送上门来的理由,还可以拿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说事。应该说,大部分的企业也都具备或部分具备“地利”这一条件。
 
3.人和
 
所谓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企业架构优化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在IT治理机制不完善的中国,要想做好转型工作,没有比获得领导重视更重要的了。要想获得领导的支持,就要选择最佳时机,一般来说,最佳时机往往是业务变革时,新领导上任准备大展宏图时,甚至是领导要创造政绩的时候。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获得领导的支持,都算是具备了“人和”的条件。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变革和转型最大的障碍是人,是人的思想。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要改变自己,领导的支持再加上能干的团队无疑是架构优化成功的最根本保障。
 
当然,企业架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算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在条件,要想取得成功,也要找准切入点,并有条不紊的去推进。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从哪里入手是很多企业困惑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切入点一般有如下四点:
 
1、以信息化规划为切入点
 
很多企业都会根据业务战略的要求制定未来几年的信息化规划,规划就是很多企业引入架构理念的过程。企业架构理念和方法与IT规划本来是两件事,各有各的产生背景和方法,但随着企业架构框架的成熟,IT规划开始逐步把企业架构的方法引进来,成为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提升IT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因此,多数企业接触企业架构方法是在进行信息化总体规划时开始的,并在规划落地的过程中逐步细化,使EA逐步在本企业内生根。
 
2、以业务变革为切入点
 
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环境中,“变是唯一的不变”,尤其是对与中国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其战略、业务无时无刻不处于动态变革之中。当企业战略变革后,业务架构会随之改变,支撑业务架构的IT架构也要将之调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随梳理业务架构,然后再根据业务架构构建IT架构。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企业架构理念就显得顺理成章。这种情况下启动的架构项目,一般先要进行业务架构的梳理和优化,然后再根据业务架构进行数据、应用、基础设施架构的梳理和优化。当然,这些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分阶段逐步完成。
 
3、以系统整合为切入点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很多企业的系统数量动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但数量如此众多的系统经常缺乏良好的架构,叠床架屋式的重复构建使得系统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并且,系统的文档保存不利,随着人员的流动和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人能够完整的了解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另外,这种状况使得系统之间的数据定义不一致,技术体系凌乱无序,系统整合成为一个必然但又难以完成的重任。
 
从企业架构产生的背景看,企业架构是解决复杂IT问题的工具,也只有在遇到这种复杂的挑战下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也才会受到重视。在很多企业,这是启动企业架构项目最大的动力。这类企业的架构项目往往从应用层面入手,梳理现有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集成关系,为系统的优化、整合做准备。
 
4、以加强IT管控为切入点
 
对于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总部来说,对分支机构的IT管控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职责,但IT的管控经常要面临“管控无工具”的窘境,管多了,不但人手不够,而且易影响分支机构的积极性,造成总部与分支机构关系的紧张;管少了又容易流于形式,使IT系统的建设泛滥,难以收拾。这种情况下,集团总部也是有动力启动架构项目的,他们的关注点除了梳理架构现状并规划未来蓝图之外,对架构的治理更加关注,他们更加希望把架构的管控流程与原有的IT管控流程进行融合,使之成为管控的一个抓手。
 
当然,企业的情况多种多样,上面的四种情境分析可能并不完全与企业的特殊情况吻合。但不管什么原因,对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架构的梳理与优化都是一件迟早要做的事情。
 
在对企业架构进行梳理和优化时要注意接地气,要与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需要领会EA思想的灵魂,将企业架构无声无息的嵌入到企业中并创造价值。
 
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信息化培训中心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北达软EXIN网络空间与IT安全基础认证培训
北达软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认证培训
责编:yangju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