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A > 正文

让EA不再仅是传说

2018-05-09 15:37:25  来源:e-works

摘要:一个敏捷的、动态的企业架构又是如何使企业能够积极应对管理上的瓶颈,最大程度地使IT与业务融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呢?
关键词: EA TOGAF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信息系统的日趋庞杂以及企业业务需求的不断升级,很多企业正面临着IT系统难以管理、IT与业务活动脱节,IT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而一个敏捷的、动态的企业架构又是如何使企业能够积极应对管理上的瓶颈,最大程度地使IT与业务融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呢?
 
褪下EA的“神秘面纱”
 
一提到企业架构,管理者通常认为是企业的组织架构或者流程图;IT人员则会认为是IT架构。对于企业架构的理解似乎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究竟企业架构是什么呢?
 
实际上, “企业架构”一词,是对英文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EA 的翻译。1997年,Zachman总结了十年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扩充的、更完整的框架,并改称为“企业架构框架”(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并指出“EA就是企业的描述性表达,以及企业创建后进行改变的基线”。Richard Veryard也曾指出“企业架构”( Enterprise Architecture)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传统的观点“EA即IT规划 ”(EA-as-IT-planning),另一种是现下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EA看作业务战略”((EA-as-business-strategy)。
 
20世纪80年代早期:企业架构的雏形。它来自于企业建模的理论和思想。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IBM工作的John Zachman首先引入“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概念。Zachman开发了信息、流程、网络、人员、时间基本原理等6个视角来分析企业,也提供了与这些视角每个相对应的6个模型,包括语义、概念、逻辑、物理、组件和功能等模型。
 
在1989年: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发布NIST框架,从此联邦政府内出现了许多框架,其他联邦实体也发布了企业架构框架,包括国防部(DOD)和财政部(DOT)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TOGAF已经被一些世界领先的IT客户和厂商开发和持续演进。与TOGAF类似的架构包括联邦政府企业架构框架 (FEAF)、联邦政府企业架构指南、财政部企业架构框架 (TEAF)、Spewak 的企业架构规划 (EAP)、Zachman框架、OMG的MOD等。目前,业界最有名的企业架构框架是TOGAF(即Open Group架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是一个行业标准的架构框架,它可以被任何希望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架构的组织在组织内免费使用。
 
1996年美国的Clinger-Cohen 法案(以前被称作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导致了术语“IT架构”的产生。Clinger-Cohen法案要求政府机构的CIO要负责开发、维护和帮助一个合理的和集成的IT架构(ITA)的实施,当时的术语ITA,现在被解释为IT企业架构(EA)。
 
1999年9月,美国联邦CIO委员会出版了联邦企业架构框架(FEAF),它的意图是为联邦机构提供一个架构的公共结构,以利于这些联邦机构间的公共业务流程、技术引入、信息流和系统投资的协调等。FEAF定义了一个IT企业架构作为战略信息资产库,它定义了业务、运作业务所必须的业务信息,支持业务运行的必要的IT技术,响应业务变革实施新技术所必须的变革流程等要素。
 
2000年,META Group发布《企业体系机构桌面参考》,提供了一个经验证的实施企业架构的方法论,意图成功地构建业务战略和技术实施之间的桥梁。在咨询和研究机构带动下,IBM、微软、HP、EDS等IT厂商也纷纷把目光集聚到了企业架构,希望能够从企业这个视角来定位其产品和服务。
 
2002年2月,OMB建立了一个联邦企业架构程序管理办公室来开发FEA,它的作用是,在联邦机构程序内和跨机构程序间,通过跨部门的分析来找到重复的投资,找到相互的差距,有助于在联邦政府范围内的协作、互操作和交互作用。FEA包含了描述联邦政府的五个参考模型:(1)业务(或使命)流程和功能,独立于执行他们的机构(2)绩效目标和输出尺度(3)服务提供手段(4)信息和数据定义(5)技术标准。
 
这几种观点仍然没有完全把企业架构诠释清晰。虽然,作为业务战略似乎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高层面,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内容是什么。毕竟,对IT应用的一种高级认识,就是要将IT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工具。换言之,EA萌发时期的所谓信息技术架构本身,同样可以处于战略管理的层面。
 
综观前者的定义和目前的企业环境,EA是一种企业战略管理级业务架构以及如何用IT支撑的方法论。它对企业进行了多角度、多视野的综合性描述,反映了企业的人、流程、技术的组织和安排。
 
抽丝剥茧后,企业架构应该具体由两大部分——业务架构(EBA)和IT架构(EITA)组成。它们包括业务组件、流程、分布、绩效、IT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全面地对企业进行设计和规划。
 
企业的业务架构:包括业务组件、流程、组件分布、内外包模型、组织架构、绩效考核、架构管理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业务组件就像是企业架构建设过程中的零件,是企业业务架构设计的首要工作。
 
企业的IT架构(EITA)分为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三个部分,它是建立IT系统的基础,并指导IT的发展方向和项目的开展。数据架构定义了企业的数据项以及它们的属性和关联关系。应用架构的目的是建立企业的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与具体的IT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技术架构是IT架构中比较低层次的架构,它定义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和应用架构,以保证业务的正常展开。
 
香饽饽or纸饼子
 
褪下神秘面纱后的EA并不是EA时代的终结,恰恰相反,是整个EA时代的新生。EA能否从理论应用到实践,由幕后走向前台,是现下业界最为关注的。企业能实施成功吗,还是它仅仅是画饼充饥?
 
目前,市场上已有IBM 推出的一种基于组件化的业务架构设计方法——CBM以及金蝶推出的基于TOGAF的方法论而诞生的企业架构解决方案。
 
CBM(Component Business Modeling,业务组件建模),是典型的业务架构。它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洞察、架构、投资。在洞察阶段,首先可按照业务能力和责任级别两个维度对组件进行组织,并按照业务能力划分各种活动并形成组件,同时确定出各种凝聚性的活动,将这些活动组合独立的单元并对其逻辑进行测试,最终形成“组件映射”。组件映射可以帮助管理者从战略、操作层面分析现有业务,得出“热映射”突出最大经济价值的组件。洞察阶段之后,对现有的业务进行热映射处理,确定出组件业务的“未来”远景与“当前”状况之间的差距。最后在投资阶段,企业应该决定如何弥补各种差距。
 
它是通过企业功能组件化的方式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义和组合的过程,在一张图上就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企业的业务蓝图.
 
而基于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的方法论诞生解决方案也是目前最为普遍推崇的。TOGAF是由开放团体(The Open Group)发起和设计的,是一个跨行业的、开发的免费架构,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OGAF将企业架构抽象为四个层次:
 
业务架构(Business Architecture)定义了业务策略、治理、组织和关键业务过程。
 
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描述了企业的逻辑物理数据资产和数据管理资源的结构。
 
应用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为要部署的单个应用系统、它们之间的交互和它们与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提供蓝图。
 
技术架构(Technology Architecture)描述了需要支持业务、数据和应用服务的部署的逻辑软硬件能力。
 
在TOGAF整体框架中,不仅满足于企业通过什么要素来组装,还着重关注于企业之前要准备什么,在完成这个企业架构以后,要怎么做企业架构的迁移,迁移完成以后,如何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实施治理,最后在日常不断变化当中,如何进行架构并更管理,以及最终围绕需求,怎么实现客户的管理需求。可以看到,TOGAF这个框架涵盖的内容非常完整,金蝶采用了这个体系帮助企业完成SOA的导入之旅,囊括了这一系列的每个步骤。
 
Kingdee的首席技术师褚幼鸿博士(以下简称褚),企业架构框架如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提供了建立战略规划的元模型实体如业务原则,驱动力,目标,目的及度量,采用TOGAF建立的企业架构可以协助企业规划战略及运营模型。但企业架构并不输出长期及短期战略计划,其产出物为支撑战略及运营模型的业务架构。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成功,它的应变能力、转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企业架构进行调整,甚至抛弃旧的运营方式,重组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流程、考核机制和基础设施,或者转换核心能力,从而转向新的行业和领域,而随着这些解决方案的产生和日趋成熟的技术准备,使企业架构不再仅是一个活跃的概念,虽然它依然有着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却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演化着,所以,这个领域始终与应用紧密结合。对于那些组织机构庞大,有多种多样的IT应用需要集成,更新、持续改善与治理的企业,应当认真考虑这个课题,例如政府信息化(或电子政务),大型企业。
 
企业实际应用中的博弈
 
根据META的分析,企业架构EA应用的成功与否将决定于企业和业务流的管理者们是否理解、支持并强化了企业的体系结构。所以对于企业架构的应用必须着重突破一些关键性的瓶颈。
 
总体规划与分布实施的博弈。众所周知,21世纪的企业需要变革,需要多方位地建立鼓励变革的文化和机制,目的是希望通过变革拉开与竞争对手间的距离。但是变革是否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变革,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牵一处而动全身,如果变革失败后果更加严重。
 
凌云集团的CIO张振坤(以下简称张)认为,目前EA架构尚未成熟,企业难以真正的实施起来,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急用先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驱使企业信息化应用,而不会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所以先搭建平台再分步实施的提议很好,但是目前只能是“理想的共产主义”。
 
企业架构的设计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逐步精细化的过程,企业架构的开发既可以在企业的最高层次也可以在企业某个业务层次展开。企业架构的开发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和治理的基础,是沟通企业信息化利益各方的基本工具。所以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分步实施都要依据企业目前的形式来搭建。
 
传统架构与现行企业架构的博弈。传统的企业架构对于企业的信息化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深入,仅用传统架构显然已经捉襟见肘了。
 
长天科技集团战略咨询总监和首席专家谢力民(以下简称谢)认为,早期的企业架构还很幼稚,仅仅从信息化工作者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企业架构,这种以信息化工作为中心来开发架构,看见的主要是应用系统、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因此这种企业架构实际上是系统架构和复杂大系统架构,而不是企业架构。
 
目前业界也涌现了像基于SOA的企业架构系统,这种架构对于传统的面向功能的企业构架和面向过程的企业构架有着强烈的冲击。那么这两种架构谁能更胜一筹呢?谢对此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企业架构与SOA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共生共赢。从企业架构的角度讲,实现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实现应用系统的敏捷性,实现业务服务和信息的共享,一直是实施企业架构追求的目标。而基于SOA的企业架构在企业架构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提供了企业架构实施的应用样式,使企业架构开发目标更具体了,更明确了,增加了企业架构的可操作性。
 
系统选择的博弈。企业在搭建EA架构的时候应该有选择性的,跟据行业的特性来选择。谢力民认为如果在您从事的行业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论,您就应该选择DODAF、MODAF等方法论作为参照。军事行业的DODAF和MODAF,政府行业的FEA,卫生行业的加拿大的电子健康档案蓝图和美国的联邦卫生架构,智能交通领域的美国智能交通架构和加拿大的智能交通架构等。如果您的目标行业还没有成熟的行业性企业架构,建议选择TOGAF和Zachman作为参照的方法论。在TOGAF方法论中,企业架构的开发划分为8个阶段,这8个阶段依次为架构愿景、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技术架构、机会与解决方案、迁移计划、实施治理、架构变化管理。
 
传统企业架构的路在何方?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管理的各方面,在新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企业能够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在企业组织变化的条件下,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大规模客户定制等新的生产模式也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务发展的需求。企业的业务需要与IT需求难以达到统一,必须在企业内部搭建统一平台。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内建立了很多分割的部门、流程和系统,它们之间无法协调地合作,因此经常出现问题,像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配合不顺畅;运营的效率低,很难贯彻企业战略意图;业务和IT部门的沟通不畅,造成信息孤岛。更严重的是,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褚认为IT必须与业务需求达到融合统一,“根据Open Group,Infosys与Forrester在2008/2009的市场调研,需要企业架构最主要的原因是IT信息化必须与业务战略规划一致,IT系统及应用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企业的愿景与目标。”曾经有人统计称:“98%的矛盾是由于误会产生的”。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部门和岗位越来越多。虽然企业采取许多规章制度来规避矛盾,但是实际效用却并不大。
 
信息技术的积累。企业的信息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建立统一平台,否则容易造成信息孤岛。张认为:“往往大型企业通常都采取后者,先满足自身迫切的业务需求,再考虑搭建整体规划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大的企业就是一个国家,而国家的信息化基本上都是按照行业或者部门自行搭建,各自为政,很难有一个有效的、统一规划的信息化平台。越是大型企业越是没有统一架构,越是容易出现信息孤岛。”
 
职能部门的转轨。如今的企业正在从传统的价值链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以部门划分职能向功能组件化转变。传统的价值链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每个生产环节都会增加产品的价值。而现在复杂多样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与合作伙伴、客户进行实时的互动。
 
谢认为,中国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企业业务拓展,如市场国际化、建立生产经营产业链、企业兼并重组等活动中,都发现企业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企业往往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组合拳”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组合拳”对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协调水平以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EA就是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行的方法。
 
面临这些挑战,企业的传统IT规划和实施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IT组织及IT系统变化的要求。褚认为:“早期的架构理论并不完善,没有业务架构蓝图及愿景的结果造成了信息系统的独立开发、功能重叠及资源的浪费,最后造成了许多信息孤岛,甚至主数据(如客户与产品)的不一致。 企业架构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信息孤岛和系统集成的问题,进而降低IT的成本及更好的服务企业目标。”
 
所以传统企业架构的出路就是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而EA的建立是从整个组织的使命、战略、业务、技术的关系及其演化来建立信息系统的全局的、顶层的模型。EA框架确定体系结构的范围并将组成元素分解为结构层次和框架维度,用来处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技术。
 
如果没有企业架构,就无法从企业层面来全面地考虑问题。在企业中,单纯的流程改进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在企业内部达到最优和共享的目标;进而导致不同业务部门间的割裂,造成只能重叠、效率低下,客户信息和服务不能共享,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在没有企业架构的情况下进行IT设计,容易使IT 系统与业务脱节,同时,也容易导致设计者单纯依靠行业经验和业务知识设计系统,而不能体现业务驱动IT的原则。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北达软EXIN网络空间与IT安全基础认证培训
北达软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认证培训
责编:yangju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