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目标的含义
架构目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特定架构领域范围内期望达到的战略地位。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上讲,架构目标由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决定,能够指导企业内部制定组织架构,进而引导业务与IT的深度融合。
架构目标的分级
在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编制分级的架构目标,一般分为企业级目标和系统级目标。同时,以规划的时间跨度作为分级的考虑因素,细化分为如下四级:
远景规划目标(企业级)
近期规划目标(企业级)
年度发展目标(企业级)
项目建设目标(系统级)
远景规划是用来指导企业中长期(一般为3至5年或更远)发展的一系列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建设原则、实施内容和实施步骤(演进路线)等;近期规划的时间跨度一般是指在未来1至3年;年度发展计划和项目建设目标则是在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指导下,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提出的具体实施目标。年度发展目标从企业全局角度制定,项目建设目标则仅关注具体实施的项目本身。
企业年度发展目标和项目建设目标二者之间互为对方的约束,在它们的制定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合理编制。考虑的因素包含但不限于:
企业发展的现状
行业发展的阶段
外部企业的影响
外部政策的导向
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
实施的经济保障
实施的技术保障
项目建设的优先级
项目间的资源共享与占用
项目实施的风险预测
架构目标的分类
从架构目标涉及的内容上划分,可分为业务架构目标、应用架构目标、数据架构目标和技术架构目标。根据多年实施企业架构的经验,列举一些常见的架构目标,供读者参考。
业务架构目标举例:
未来两年内,公司将继续保持油田开发动态监测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调剖、堵水、酸化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开发石油技术服务市场,三年后公司承接服务工程能力达到20—25亿元,实现销售15—20亿元。
应用架构目标举例:
整合公司现有ERP、CRM、SCM系统,实现供应商、企业、客户三者系统的流程衔接;
新建公司产品研发系统PLM,对产品研发及过程管理提供信息化能力支撑;
数据架构目标举例:
实现CRM系统的客户信息在企业范围内各应用系统间的共享;
建立人员及组织机构主数据,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
技术架构目标举例:
新OA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体系,提供分布式的应用和服务,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
构建业务流程协同平台,提供业务流程引擎,各业务系统流程设计与运行均基于此平台。
架构目标的性质
在各自领域的架构目标编制过程中,可衡量性、可接受性和挑战性是需要重要考虑的因素。
可衡量性(Measurable)
目标的可衡量性是指目标在制定时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有歧义或是含义不明。一般来讲,目标可分为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想要使目标可以衡量,将目标进行量化是可选择的方法,这样可以方便的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但很多目标是不适用数字进行量化表达的,如对发展方向性的表述就难以进行量化。但即使是制定定性目标,可要相应的制定衡量标准,否则很难在未来检验目标的完成度时进行评价。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可接受的目标能够对企业的员工产生激发作用,如果目标超过员工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没有激励作用。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指出:
工作积极性=效价*期望值
其中,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而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
挑战性(Challenging)
目标的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付出努力才可以达到。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如果一项工作完成所达的目的对接受者没有多大意义的话,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如果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受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件,那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
架构目标的可接受性和挑战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它们统一起来。要使目标具有激励作用,必须使目标能符合企业的需要,并具有挑战性。
实施目标管控的要点
一、企业级目标管控
开展企业发展现状评估,制定架构目标
规划初期根据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结合内外部发展需求,制定架构目标。通常意义上,政府出台的政策、行业发展的现状、IT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应用水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都是企业架构目标制定的依据。这些输入如何转换为架构目标呢?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制定架构目标前期,通过开展企业发展现状评估,可以分析出目前企业发展的阶段、与行业先进企业发展的差距、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发展现状评估作为有效的架构管控手段将在后续的系列篇章中重点介绍。
制定的企业远景架构目标和近期架构目标,应能承接企业的业务战略和IT战略,指导一定时期内的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化项目建设。而对于年度发展目标,应能遵循上述目标的演进路线。
将企业级架构目标落实到系统级架构目标
不论是远景目标、近期目标,还是年度发展目标,最终的企业级架构目标要能落实到系统级架构目标,这样才能从实质上推进信息化发展。
实践过程中,往往将年度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重要的应用系统(子目标),并进行系统级架构管控。
定期检查架构目标完成情况,调整架构目标
定期开展架构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一般在年中或年底,对当年的年度发展目标进行检查,汇总各系统级架构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估年度架构管控目标完成情况,进而评估企业近期、远景架构目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评在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架构目标,通过架构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发布新的企业级架构目标,在此基础上调整相关的系统级架构目标,实现目标管控的闭环管理。关于评估的指标设计及考核过程将在后续篇章中进行专题介绍。
二、系统级目标管控
实施现状评估,指导架构目标编制
在信息化项目的立项阶段,应开展基于应用系统的现状评估,评估输入、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均与企业级发展现状评估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范围聚焦至特定的应用系统。制定的系统级架构目标应能承接架构年度发展目标,用于指导后续系统架构设计。
实施架构设计评审,评价架构目标的实现方案
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应开展系统的架构设计,对业务架构、IT架构(包括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分别开展详细设计,对照前期制定的架构目标提出合理的架构设计方案和实现途径。在设计完成后,应开展架构设计评审,由评审专家共同把关,评价架构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对架构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评审后,才允许进入项目后续实现阶段。同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对架构设计出现的变更进行追踪评审,以保证架构目标的最终实现。系统设计及变更评审的具体流程将在后续篇章中进行专题介绍。
实施系统架构评估,把控目标实现程度
在系统上线后的运维阶段,应配合企业级的架构成熟度评估,制定系统的架构评估模型,定期开展系统级的架构设计成熟度评估,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与架构目标的偏差进行梳理,可作为后续架构演进的工作需求。同时,通过汇总各个应用系统的目标实现情况,可以得出企业级架构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北达软EXIN网络空间与IT安全基础认证培训
北达软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认证培训
责编:yangju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