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5 10:11:56 来源:CIO时代网
随着源自于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的不断蔓延,现在在中国的很多经济领域中,相信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感觉到了经济严冬的滋味,尤其是体质与抵抗力更弱的中小企业(SMB)。面临危机,多数企业率先想到的就是节约开支,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就像冬眠的动物一样,为了保证在冬天生存下来,就必须减少自身的能量消耗,而在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来讲,IT将是最常见的“挨刀”部分。但是,当很多企业准备开始动手之际,又发现IT对于企业的发展又是何等的重要。在数据与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海量生成的今天,对数据的管理,对信息的分析与挖掘,将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挨刀可以,但效率呢?此消(成本)彼长(利润)无疑是每个企业都在追求的,如果将企业IT看作是一项直接的成本的话,那么如果以更低的成本,保证甚至提高IT效率就是一个关键所在,也是削减成本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话题。这一点,以往可能都无需注意,但当经济危机也在企业由外向内产生连锁反应之际,也就愈发显眼了。
优化企业IT架构
其实,在危机中也同样存在着某种转机,就看企业的思路如何转变,这在企业的对外经营与对内的管理方面同样适用。对外经营,也许会想新的营销思路、开发新的产品、进一步挖掘新的消售增长点,而对内管理,我想也有必要在这次的危机中审视一下总体的成本模型与模式。比如在IT方面,看看是不是也能换个思路,在保证IT效率的同时以TCO(总体拥有成本)为主要的着眼点来设计新的IT环境,而不仅以初始的采购成本计较得失?或许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去改变,会需要更大的勇气,然而如果往长远考虑,严冬必将过去,在经济回暖时,企业的发展也必将受益于更为合理的IT投资。当然,TCO的说法不是现在才有,不过是不是真的去深入的考查则是另一方面。也许只有在一定的外因的作用下,人们才会深刻的去检讨一些东西,现在的经济环境无疑就是一个“恰当”的外因。
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希望能让企业的经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比如部署相应的应用软件来提高对某些事物管理的效率,例如财务、资产与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HR等等。但这种投资并不像销售那样,可以直接见到“钱”的回报,它就像企业的PR与市场部门一样,在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进行宣传时,企业的管理者并不能像对待销售那样,能以确切的收入来去衡量它的价值。所以当经济环境一恶劣,最先倒霉的基本就是IT与市场两个部门,因为在管理者看来,它们是花钱的,而不是赚钱的。IT的投资明显可见,但它能带来的效益却深藏不露,可当企业的IT效率降低时(比如某个应用的执行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对市场和客户的把握),老总却又会第一时间找到IT部门问个究竟。这些现象相信在中国企业中也同样普遍。一句话,我减少IT的投资,并没有降低对IT效率的要求。对于IT主管来说,是消极应对,还是积极求变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在削减IT开支的同时,往往也会陷入到一种单向思维中——凡事便宜就好,够用就成。但这种“便宜”局限于初始采购成本,“够用”往往是基于现有业务规模,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是,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在企业发展的后期也同样在制约着企业运转的效率,如果要弥补这种效率的差距,就要再向前一步看一步,从而使其综合下来的成本显得明显浪费,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因为它平摊到了整体的使用周期中,在某一时间点上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2009年经济危机过后,优化企业的IT架构是以后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行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