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A > 正文

知识管理迭代下的概念导向及IT架构

2010-07-20 19:06:11  来源:万方数据

摘要:在组织及联盟的实践网络构建中,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实际提供了一种工具性框架,也就是关于学习、知识与价值关联的最佳实践设计,其管理学构成包括了探索性学习、知识集成
关键词: IT架构 知识管理

  在组织及联盟的实践网络构建中,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实际提供了一种工具性框架,也就是关于学习、知识与价值关联的最佳实践设计,其管理学构成包括了探索性学习、知识集成与创新、价值转化与协同增值的多维共享机制,核心在于实现协同实践网络驱动下的学习、知识与价值的循环整合和全面共享。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工具创新,且明显表现为研究假设的阶段性特点和管理重心的相应转换,这种反映知识管理的结构性演变及趋势,或被解析为知识管理的迭代关系,包括分别以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IC)为标志的第一代知识管理(FGKM)、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和第三代知识管理(TGKM)的既有迭代,以及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系统构建以协同增值为显著标志的全面共享模式和机制化内涵,并试图提出第四代知识管理(4thKM)的概念导向及其应用支持的IT架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1 知识管理的迭代关系

  在知识管理的早期实践中,相对于人的因素处于被动性和主体缺位,以及基本忽视对于新知识需求的特定情形下,只是整合或供应组织的现有知识,满足于组织内部知识的挖掘、获取、编码、传播和分享,这一过程被称为“供应方知识管理”(Supply-Side KM),即所谓第一代知识管理Ⅲ。它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手段,并以内容和文档管理为中心,包括提供群件、信息检索、知识库、数据库、文件管理和图象系统等工具支持,从而建立以技术地图、知识地图为基本架构的知识共享模式,实现基于文本组织、信息化社区和IT界面的知识集成与显性知识管理。在此模式下,处在制造领域的大量生产被精益生产所取代,企业全员被视为“知识工作者”,工作知识成为组织的关键要素,管理重心体现于组织内的知识编码化和共享效果,但“知识引擎”仍处于分散状态,或镶嵌于组织的不同之处。

  1.2第二代知识管理

  相对第一代知识管理固然存在着诸多实践性缺陷,因而以知识集成和知识产生共同定义的第二代知识管理,其重点不只是放在“供应方”的知识处理(如知识共享),而在于“需求方”的知识处理、知识决策并诱导需求,即所谓“需求方知识管理”;重要的是将知识视为人的因素,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以及人与人的信赖关系,包括建立组织内的非正式沟通、实践团队、知识创新与学习型社区的一致性联系,以及将知识集成纳入知识创造与共享的统一框架,促进基于超文本组织、知识与流程整合的隐性知识管理。关于第二代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知识生命周期、知识过程、知识规律、知识结构、嵌套的知识域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其管理的实践进程,知识流通与连结的疆界是以整个合作生产网络为单位,并以高性能学习和知识创新为目标,尤其注重组织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的提高,以及围绕知识生命周期管理来整体构建组织的知识结构。

  1.3第三代知识管理

  如果说,第二代知识管理被理解为一个“账户”,那么其包含的知识产生、学习与知识分享社区、智力资本和知识的指标等内容,或被进一步扩展为标杆学习、联盟学习、实践社区、价值网络、知识管理的内容分类与使用、知识价值共享、知识管理指标和知本运营等。这种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解析框架,并实质性纳入过程管理(BPM)和知识增值的第三代知识管理嘲,或类似于一个组织间学习、知识创新与知识价值共同开发的实践社区,管理重心在于实现学习、知识与实践网络的动态整合和知本运营,并以价值星系或价值网替代价值链、互动的知识流提升静态的知识库藏为标志,以及将供应商、渠道和顾客等市场要素整合于知识创造和知本运营的价值体系之中。

  1.4第四代知识管理

  由于协同理论、熵理论和复杂性网络结构的引入,以及新一代使能技术的进一步驱动,从根本上促进了以协同增值为显著标志的知识管理工具模式的提升或拓展,其整体构建的基于协同实践社区与知识虚拟的实时、高效与全面共享的机制平台,或称为第四代知识管理。此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前提或关联概念的设定,因而被赋予理论描述的范式意义,即以集管理组织为分析框架,以持续推动知识联盟的协同实践为基本形式,并以集商为特征载体,以学习集商@、知识集商、价值集商@的交互循环和集商联盟、的实时管理为核心内涵。全面满足学习共享、知识共享、价值共享与协同实践网络的虚拟整合,包括建立实现协同知识工作网络、协同可视化、知识集成团队和最佳虚拟实践共同体。

  由此,可提出以下假设:

  H1:知识管理迭代的理论进程:信息化与集成理论→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理论→复杂性理论→协同与熵理论;

  H2:知识管理迭代的管理模式更新:供应方知识管理→需求方知识管理→知本型知识管理→集商型知识管理;

  H3:知识管理迭代的管理重心迁移:知识集成→知识创造→知本运营→协同增值;

  H4:知识管理迭代的知识形态变化: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本→集商;

  H5:知识管理迭代的共享主题演变:知识信息→知识学习→知识价值→知识协同;

  H6:知识管理迭代的社区氛围改变:信息化社区→学习型社区→实践社区→协同社区;

  H7:知识管理迭代的组织结构升级:文本型组织→超文本组织→知本型组织→集管理组织:

  H8:知识管理迭代的管理界面转换:IT界面→知识流程界面→知识网络界面→知识协同与虚拟价值网界面。

  图1刻画了一个知识管理的迭代模型。与此同时,这种迭代关系的维系和推进,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持续改善,表l就知识管理迭代与工具支持作了简单归纳和比较。不难看出,知识管理的迭代进程经由最早支持文本组织的常规信息技术或IT工具到超文本组织管理的一般使能技术,继而发展为以电子化流程和网络化、虚拟化组织乃至全面协同管理的新型使能技术,并由此核心驱动集管理组织的协同增值与虚拟价值网模式。

  

知识管理的迭代模型

 

  图1 知识管理的迭代模型

  上述关于知识管理迭代关系的整体刻画,不仅从观念上勾勒出了知识与信息、知识与学习、知识实践与价值转化的层次性及彼此间的内在逻辑,也大体反映了知识管理创新的关系进程、路径依赖及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由于第四代知识管理理论的提出与研究框架的进一步确立,很可能对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演变和概念导向,以及最佳实践驱动模式的未来发展产生关键影响或具有标志性意义。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北达软EXIN网络空间与IT安全基础认证培训
北达软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