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十大新经济规则

2015-07-08 10:58:45  来源:浙江日报

摘要:互联网正在对经济发展进行一次重构。正如铁路、电线对发展的颠覆性改变一样,一根网线的广泛应用,也让经济发展规则重新书写。
关键词: 互联网+ 新经济规则

    当1969年由两台主机组成的早期互联网通过电话线,向另一台主机发送“log”中的“g”字母引发首次崩溃时,人们绝不会想到,四十六年后的今天,互联网正在对经济发展进行一次重构。正如铁路、电线对发展的颠覆性改变一样,一根网线的广泛应用,也让经济发展规则重新书写。


    规则1:免费。在传统商业模式中,免费更多地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免费成本多由企业自身承担的。但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最流行的一句话却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


    规则2:众包。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一件事分成若干简单的事,组织专业化实施,实现规模经济。浙江当年的块状经济快速发展,就是这一道理。但互联网时代,这种分工已经不限于组织或集群内部,也不是专业外包,而是与用户共同创造价值的分工模式,“包”的主体从生产者变成消费者自身,用户产生内容或服务(ugc),它对现有经济组织方式无疑是一次重大改变。早期维基百科、当下对出租车行业冲击甚大的uber模式,就是典型案例。


    规则3:生态系统化。互联网经济的垄断性要远高于传统经济模式。一个同类领域,“八二”现象尤为突出。如电商平台,仅有的几家企业几乎占了市场百分之八十以上份额。但是,为什么它不像传统经济模式中,对垄断那样敏感呢?原因在于,在互联网经济中少数企业垄断的是网络平台,整体平台和大量专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进一步分工的生态圈。平台不是中心,而是生态基础设施。这个网络生态系统是一个共生共存系统,企业用户越多,平台利润越大,这也是免费经济实现可能的基础。


    规则4:大规模个性化消费。当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时期已经逐渐过去,个性化消费日渐升温。但个性化消费从生产者角度而言,受展示场地和推销成本制约,难规模,不经济。但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一规则,通过互联网,那些本来需求量不大的商品都可能有人卖,也有人买,这就从规模经济转变为了非规模化的范围经济。这也是义乌小商品实体市场进入第四代之后,受电商冲击,不得不主动转向网络平台的原因之一。


    规则5:注意力经济。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种观点被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进入移动时代,一切皆可连接,实时在线连接代表着能了解生产消费最有价值的数据,也意味着取得了争夺人的最稀缺资源——时间的可能。这也是当下国内著名互联网企业投入巨大资源,争夺移动连接入口主导权的原因。


    规则6:内容服务更加重要。互联网经济不是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之所以会对传统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是因为它能提供更精准、更人性、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它能让更恰当的产品服务找到最需要的人。如个性化定制、精准投放的互联网广告,更加安全贴心便利的支付服务,整合线下线上优势方便消费者的o2o模式,等等。


    规则7:时空无边界。这是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最大的优势。因为互联网连接,不仅实现了市场无边界,是更切实的全球市场;也实现了生产无边界,可以让消费者服务消费者,让生产者成为消费者;还实现了时间无边界,互联网世界没有时差,是24小时经济。


    规则8:智慧互联。我们的经济世界正在加快成为一个网状实时协同的大网络,网络没有中心,网络即是“大脑”。物联网+互联网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一个建立在实时大数据基础之上,计算无处不在的智慧化时代正加快来临。


    规则9:创客化。创客是互联网时代个体发生的最大变化,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来源。互联网为个体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平台。一切资源皆可如此轻易获得,资本要素都在虚位以待。在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资本、资源、要素,缺的是创新、创意和人才。


    规则10:跨界融合。互联网经济没有既定领域,它不仅打破了统计意义上的一二三产的分类,也模糊了现实生产消费中的行业界限。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银行业,电商平台颠覆了传统零售业和实体市场。“互联网+”一旦与物流、医疗、教育、农业等跨界融合,带来的不是规模的改变,而是质的变化,是效率提升,完成了传统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


    十条规则只是“互联网+”时代规则的冰山一角,且仍在动态进化。当下,我们既不可把“互联网+”概念化虚置,也不能被当前的浮华遮住了眼睛,更不能因为看不清,而失去了辨别正确方向规律的定力。因为互联网的大规模来袭,时代正在改变,未来属于勇敢开拓者。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tq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