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下滑,减负之声不绝于耳。
零售商身上背负了沉重的包袱,都急于要减轻负重,轻装上阵。
包袱沉重,导致成本高涨。成本相对效益而言,如果经营效益良好,再高的成本都不会成为负担;如果效益下行,那再低的成本都不堪负重,必将成为前行的阻力。
当效益不那么好时,成本问题就突显出来,此时减“负”的声音变得更为响亮。步伐变慢,只好减掉一部分负担,这能促进零售商轻装前行。
到底有哪些成本成为零售商前行的阻力?抽丝剥茧,剥开层层外衣,看看内核的负重到底是什么;打开一道道门锁,看里面最终隐藏了什么。无论如何,成本问题终会成为一个隐藏的大问题。
谁决定了商品成本的高下?
说到成本必须要看商品成本,这是成本的根本;商品成本与经营业绩如影随形,两者密不可分;商品成本与利润同分一块蛋糕,成本高了,利润自然就少了。
商品成本的决定权在于采购。采购,不仅仅是引进一个商品、一个品牌、一家供应商,采购最终要呈现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思路。传统意义上,仅把采购当作简单的一个引进部门,显然不符合当下对采购的要求。
采购是零售业最吸引人也是最考验人的岗位。吸引人是指,采购岗位能充分展现员工的智慧,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在这里落地实施,这里是发挥个人才智的自由空间,也似一个舞台,可以看到最曼妙的舞姿;考验人是指,因为没有画好的格线,所以可以让人自由发挥,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涂鸦成画,有可能把一个好的画板画得乱七八糟。
就算同一件商品,每家零售商获取的价格都不一样。引起差异的表象原因是价格的谈判力,背后是个人的敬业程度、团队的配合度、规章的指引、后台的费用和企业的美誉度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价格与销量互为影响,销量高可以获得销售利润和一部分隐性费用利润,还能增加价格谈判的筹码,价格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要想获取低价,解决问题的源头在于供应链。而修筑供应链,则需要大费力气与周折。宜家为了获取有竞争力的低价,从许多国家包了几十万顷的森林,取得了原材料价格的优势,从而降低了商品成本。商品成本的降低如培育森林,要从小苗开始养护,浇水、施肥、捉虫,才得以长成大树。
现在,零售商大多没有耐心,不愿意从头培育一棵树苗,都渴望不费力气直接收到成品,这样虽然省了许多力气,但肯定无法获得价格的优势。其时,花费力气的多寡与价格的高低成正比。
建立良好的顺畅的短距离供应链,这是获取低价最稳固的途径之一。把优势的供应链掌控在自己手中,价格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但现在,许多零售商的供应链脆弱得不堪一击,把全部希望压在了代理商手中,这相当于把一部分生命线转让给了别人。与代理商合作省事省力气,但换来的是高昂的成本。
效率也是成本?
零售商的效率体现在方方面面,一个速度的、有决断力的零售商,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同样令人惊讶。效率还代表着企业的活力,一个快速行动的零售商与一个如温水煮青蛙的零售商,哪一个能更快地探寻到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变化,然后改变、融合与引领?当然是前一个零售商的嗅觉更为灵敏。
一个有效率的零售商首先节约的就是时间成本。时间无法用金钱计酬,对于时间的感知肯定不如一元钱那样有明确的认知,时间是最易被忽略的成本。
在日新月益的当下,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各项技术层出不穷,一个慢吞吞的零售商面对新变化新形式,如果不能快速学习,快速跟进,就失去了创新的第一时间。等到所有零售商都在跟进之时,就意味着失去了宝贵的领先机会。这已经屡见不鲜,先行者已经在新技术的引领之下,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而等待者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丧失殆尽。时间易逝,机会易走,时间最是无情。
回顾走过来的路,许多零售商可能都有令人扼腕的回忆,比如在何时错过了一个发展机会,如果让时间回转,可能会是另一个选择,然而时间成本的无情之处在于,永远没有回去的路。
一个有效率的供应商意味着能快速解决问题、去除繁杂的机构、流程与手续,节省的将是企业的综合成本。当要解决一个内部问题,需要找N个部门盖章、找N多领导签字,这期间对员工精力的耗费与损伤无法计算。组织机构未理顺,流程设置不能以人为本,只考虑利益的互相牵涉,忘掉了解决问题的初心。
顾客到一家零售商解决退货问题,营业人员检查商品无误符合退换标准后,就开始了游说,说服顾客不要直接退掉商品,最好换一件商品——营业人员的想法当然可以理解,退掉商品就意味着丢失了一笔销售额,换货可保证销售不受损失。顾客表达了坚决的退货要求,营业人员只好开了退货票,然后告知顾客必须要商场经理签字。正值午饭时间,商场经理外出吃饭,退货按照流程规定不能授权,顾客还要再白白等半个小时……可想而知的后果是什么。
零售商在设置机构、流程时,不仅要考虑内部的运营效率,更要兼顾客的购物效率。内部运营效率与顾客购物效率,其实两者互为作用,只有内部运营效率提高,才能提高顾客的购物效率,一个运营效率低下的零售商,几乎不可能为顾客提供高效率的购物。效率的提高不仅会节省内部成本,还能节省顾客购物的成本。
人力成本真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效益下滑、利润不能承受之重时,人力成本此时会被无限放大,直至不堪负重。在效益良好时,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人力成本激增,一旦出现效益下滑,人力成本就被提上了重中之重的日程,因此降低人力成本成为零售商的当务之急。
有两种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式,一是降低员工工资水平;二是裁员。第二种方式被更多企业采纳,因为降低工资水平只是权益之计,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减员,这个方法本无可厚非,这是企业自救所采取的不得已的方式,但在减人之前,零售商需要充分论证,论证的方面包括,员工的数量与岗位的匹配度,每个岗位应安排多少员工,这需要进行大量调研,如果拍脑袋决定员工的数量,就可能出现重大漏洞。尤其一线岗位,如果赋予员工太多的工作,员工的精力和体力有限,只得应付公事,员工的应付,直接影响到顾客服务,顾客服务差,导致顾客满意度降低,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的业绩。
这像极了一个连环套,环环相扣:顾客减少,业绩下降,因此减人,减人影响工作效果,顾客不满意升级,来店次数少,业绩再次下滑,如果再去减人……后果不堪设想。
减人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最见效的方式,也是无可奈何的方式。
对员工来说,裁员最为残酷,一夜之间,就被一家有着亲厚感情的公司撇清了关系。企业裁员,相当于让员工为企业的非良性发展买单。
其实裁员可以避免。效益上行的时候居安思危,零售商发展顺畅时,不盲目增加人手,做到发展与需求合适匹配;效益下行并不一味减人。虽理论如此,但真要实践起来,却不是这般容易,因为在成长期往往急需要用扩张来壮大规模,增加人手是不二法则,克制地发展、谨慎地用人,并不是每家零售商都能如此的冷静。
热情过后,发展进入滞缓期,许多零售商眼中,人力成本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遇到成本压力过大的瓶颈,是许多零售商的必经之路。前人许多人走过,后人也会再次遇到。当成本压力不堪负重,一方面要关注成本,想尽办法减轻负重,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发展,只有发展到壮大,才能让成本变得举重若轻。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h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