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递”来了,其核心关键词是“资本”+“人才”,快递业高溢价时代的结束,宣告快递业二次创业的开启,过往成功的快递企业真正的“合纵连横”正式开始,过去高速增长企的第一个问题是增长掩盖问题,不到出大事情,感觉不到问题,增长带来的喜悦、收获让你无法冷静下来;根据过往其他行业的特点,上市完成后的亢奋一般会持续2年以上,这两年也是企业成长或下滑的黄金分割线
马云的讲话
阿里巴巴主席马云2017年5月22日在“智慧物流峰会”上的讲话:
1)2025年每天包裹量将达到十亿;
2)物流公司应该是时尚的象征,技术的代表;
3)上市融到资的物流公司应该把钱花好;
4)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利润额度;
5)物流和快递公司应该协同作战…阿里巴巴菜鸟的主要目标不是快,而是帮助中国企业推动“零库存”。物流公司的未来不是抢夺市场,应而是聚焦科技,聚焦人才。每天十亿个包裹,只有联合才有未来。“创新、标准、协同、复制”物流企业正在通往成功或死亡的路上!
老赵的思考
2016年8月,笔者在上海“快递资本论坛”上,公开提出“新快递”来了,其核心关键词是“资本”+“人才”,快递业高溢价时代的结束,宣告快递业二次创业的开启,过往成功的快递企业真正的“合纵连横”正式开始,过去高速增长企的第一个问题是增长掩盖问题,不到出大事情,感觉不到问题,增长带来的喜悦、收获让你无法冷静下来;
根据过往其他行业的特点,上市完成后的亢奋一般会持续2年以上,这两年也是企业成长或下滑的黄金分割线,这个时候,对快递老板来说,有两个重要思考:
其一是深刻理解资本带来的“深入骨髓”的影响,对掌控企业和自身的心脏都是重大考验,企业领导者理解“钱不等于资本”;
其二是能否保持创业的初心和旺盛的斗志,选人和用人就成为了关键之关键,能否以“三顾茅庐”的姿态去招募人才;笔者认为,快递领导者们要保持对资本市场的敬畏,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做强主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争做行业的领导者。
马云说,快递企业上市融资的钱要用好,笔者近上个月的文章多次谈到,有些快递企业上市融资的钱用来买理财产品,而且是批量买,这和企业上市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对企业的品牌损伤也很大,对投资者也是伤害。
新快递基本表现形式:
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从价格向服务转变;
从工具向产品转变;
从原始向长青转变;
从结构向系统转变;
新快递的“资本与人才共振”
1、吃透快递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构建新的思维方式,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优化商业模式,聚焦关键价值链,做价值的分配者,资源的组织者。
2、团队和人才构建战略规划,着力在关键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上有较大的突破,总部、大区或省和加盟者三层级的班子、组织和管理团队。形成资本发展、战略并购发展、市场业务发展三层级业绩打造并举,达成加法、乘法、乘方并做的快速发展模式。
新快递:快递企业的定位为标准参与者、推广者、制定者
1、快递企业上市潮,同时也是快递业二次创业的开始。
2、大力进人才、投资人才,囤积人才,加快全国战略布局、跨界联盟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轻资产运作、营销模式转型、强化内部管理、改革激励机制,注重产业上下游整合。
3、上市快递企业(加盟)要打造新的加盟模式,更加注重利益分享,培育自身加盟合作者成为资本的受益者(培育加盟合作企业成为新三板企业),股东、投资者、管理者三者一体的关系;
4、坚定走轻资产的发展战略,数据化和人才体系是主轴;注重产融结合,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和跳出原有成功的经验。
5、品牌和公共形象也是企业的资产,更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6、投资人才,不仅是薪酬福利,项目利益共享,合资工资,人才自带项目,打造人才合伙和人才共享平台等
新快递的挑战与机会
1、业务增速:从高速转为稳健(新常态)
2、利润率:越来越低
3、资产负债:由50%到70%
4、战略迷失
5、产品结构
6、团队专业化
7、社会责任与公关危机
10、绿色快递与安全
新快递的品牌、媒体、渠道“三环合一”
1、自媒体—客户价值—朋友圈
2、自渠道—结果导向—用户—经销商
3、自品牌---信守承诺—每个用户
4、自组织---永不言败—兼职、多类型
形势与策略
2016年中国快递业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顺丰和圆通、中通、申通、韵达都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盛宴,创造了中国快递的财富神话;同时宣示了中国快递业资本原始积累宣告终结;中国经济L型的局面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消费需求动力也严重不足,购买力缺乏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快递业这批“黑马”成为了经济少有的一抹亮色。
2017年,中国快递业注定要进入新的时钟,快递业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也更加破朔迷离,强者恒强,弱者犹如历史的过客将匆匆而去,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互联网时代更强调共赢共享的理念,但是也更多是接力赛表现有一则的结盟或共享,对上市完成的快递企业来说,可以说已经上岸;对于待上市的快递企业来说,也即将进入新的历程;对于排在10名以后的快递企业来说,将步履艰难,进入加速动荡或濒临破产的境遇。
企业内功与用户关注度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快递”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报告更位具体和针对性,其明确提出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这对中国快递企业来说意味着新的机遇,但是时光不可能倒流;
资本的高溢价已经结束,过完三年快递业的“高速顺风车”已经变成了“坦克”;
这些需要快递企业更加耐心,更为审慎,战略更加清晰,决策更加的精准,执行效率更为果敢,服务体验效果更加人性化;
对于想力争上游的快递企业,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快递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更为规范,资本利用最大化和人才运作更为前瞻的快递企业将分享快递市场的新一轮的大蛋糕;
从过往狂奔的电商红利和人口红利,快递用户关注的焦点是价格和速度;接下来用户关注的焦点是便利和安全。
政策空间和企业主观能动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监管角度看:快递行业监管部门可立足创新使命,把握快递业战略方向,确保快递业制度供给;
更好地发挥邮政监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作用,改进和完善快递业经营许可规定,制定快递行业规则体系,做好行业调控,优化快递服务,保障快递业公平竞争,加强快递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
邮政监管部门可帮助培育和完善各类快递行业组织或快递行业智库,并起着发动机和推进器的作用,承担领导责任,肩负创新使命,把握战略方向,确保制度供给;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作用,制定规则体系,做好宏观调控,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政府帮助培育和完善各类社会组织,起着引导、规范、约束的作用,并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推动社会参与。
倡导快递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培养人文精神,树立快递行业标杆。从政策和产业融合来看;
从中央到各个地方都有相对完善的支持快递业的政策出炉,快递企业需要做的是产业政策的无缝对接和全国标准的输出及各地优势产业联盟,从国家产业转移和地方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角度,开启双向共振的模式,打造强强联合的跨界产业解决方案,形成集群式合作的新思路。从企业经营角度看;
快递企业可明晰企业生存的要诀是实实在在的结果,凡事应首先思考的是用户的认同和市场的回馈,把握企业取得经营效益为主轴,产出比是价值利益,为实现其最终经营目标服务;
不管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如何变化,企业的发展必须向前,这是快递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信仰所在。企业最高管理者要给网络永远传递出一个坚定的管理理念就是管理为经营服务,经营为效益服务;
由于快递企业成长的历程和所处的竞争环境,笔者提出,企业应自上而下,投入更多资源,帮助员工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创造力、判断力等个人能力。
同时,企业应利用数字技术扩大员工的学习范围,可以在员工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关建议和信息;能够针对员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建议,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快递经营者要对员工明确:只有功劳才能领到“军饷”,所有的流程及管理必须对绩效负责。
趋势与专注
无论是以直营为主的快递企业还是加盟制为主快递企业,都是以快递为核心,这是快递经营者们天天问自己的问题,遵从全球范围内快递行业的规律,时刻检讨自身的运营模式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值,对用户的理解是否到位和行之有效就显得很重要,企业思考成本和投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决策路径。
对行业或企业用户及个人用户,其提供的系统性可持续性服务也应有所不同。快递企业保持足够长久的竞争力,那么其关键竞争力是什么或同行竞争对手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能力是什么,将决定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候,检验企业的制胜能力,同时企业的优势要随着市场和用户的期望甚至超越领先的期望去努力,优势和劣势就如理解战役和战争的差别,形势会瞬间发生变化,需要快递经营者足够的专注度和孤独感。
移动互联时代,快递经营者们要保持全天候的学习能力,360度与社会互动能力,尤其是人机互联的趋势下,快递企业的创新,远见和相对的冒险精神,这是对优秀的快递企业经营者带来企业持续成功的阀门。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想想过往无限风光的诺基亚、柯达胶卷,再看看今天的亚马逊、苹果,特斯拉等,过去的10年,中国的快递企业创造了神话,时代会摒弃一切的落伍的企业,全球的快递业已经走在转型的路上,2016年至今,美国的UPS和联邦快递在争分夺秒的变革,中国的顺丰在2017年初变开启了新顺丰的运营变革,其他上市的快递企业需要加速自我变革了,修修补补很难应对接下来的竞争,中国的快递业更要强大起来,走出亚洲奔向世界,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危机意识,不断的调整企业运作模式,不断的转型和自我变革,快递经营者们为此能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中国快递企业未来的10年将可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结语:新快递的精髓
拥有优质网络和品牌,就拥有市场,
拥有优势资源和资本,就拥有发展,
拥有先进文化和人才,就拥有未来。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h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