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推进IoT规模商用向纵深发展的“三大利器”

2017-08-31 10:44:01  来源:飞象网

摘要: 随着物联网商业和技术的逐步探索、迭代、完善,IoT的规模商用正进入井喷期。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物联网规模商用道路并不平坦,挑战重重。
关键词: IoT
\

  随着物联网商业和技术的逐步探索、迭代、完善,IoT的规模商用正进入井喷期。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物联网规模商用道路并不平坦,挑战重重。
 
  从实践情况看,当智能门锁、车联网、家庭安防摄像头等业务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时,却由于安全防护的滞后而被黑客入侵,甚至财产损失惨重;当运营商或企业兴致勃勃建好物联网络后,却发现“搞不定”垂直行业特定场景软件开发需求,因为物联网生态太过复杂。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几年前,中国曾经掀起一波物联网发展浪潮,但最终很多设想业务都没规模发展起来。如今政府要求力推物联网,三大运营商迸发别样热情,将物联网当成业务新增长点。但垂直行业似乎并没有像运营商一样“燃起来”。
 
  过去以及如今在物联网发展中的种种挑战和教训,让产业懂得:要成功开启物联网业务规模商用的大门,业界必须共同努力打造“三大利器”,即经济便捷(进攻长矛)、安全可信(防御盾牌)、高效共赢(实用军阵)。
 
  而在诸多实践者中,华为这家物联网先锋企业,已做出大量努力(仅IoT研发就投入3300人),将创新IoT技术和众多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商用化众多IoT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了IoT商用进程向经济、安全、高效等纵深发展。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又给业界带来哪些经验和思考?
 
  利器一,进攻长矛:
 
  经济便捷的物联网,降低行业创新投入及技术门槛
 
  对水务/燃气等民生公司、高铁等交通行业企业、共享单车等互联网企业而言,要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业务创新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自然十分渴望“花钱最少”“落地便捷”的物联网方案。
 
  试想,如果在行业创新探索期,部署和发展物联网业务成本太高,风险巨大,创新门槛高,就会让各垂直行业企业对创新望而却步。因此,在笔者看来,物联网方案提供商应该努力让垂直行业像使用水电一样,便捷地开展物联网业务,减少创新门槛。
 
  目前诸多企业在积极解决该问题,其中华为是从“云、管、端”三个层面,打造经济便捷的物联网方案。这些措施可谓“进攻长矛”。众所周知,长矛是世界上各国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冷兵器。由于低成本和便于掌握,经过无数次战争的考验,长矛日渐成为当时冷兵器舞台中的主角,一时间称霸陆地战场。
 
  具体而言,首先在“云”方面,IoT云平台支持多种灵活的部署方式——基于华为公有云、华为和运营商合营云、以及私有云部署方式,华为可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IoT云服务。华为IoT云服务提供基本完备的物联网基础服务能力(设备集成、设备管理、以及应用使能),以及一些垂直行业行业应用套件(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基础平台。
 
  当企业开发应用时,他们可调用各种开放的API,如:北向基础API(覆盖安全接入、设备管理、规则引擎及消息推送等),行业API(覆盖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水表等行业场景),南向设备API(覆盖传感器生态、网关生态、摄像头及芯片模组生态,面向终端开发者,提供设备开发使能套件及系列化Agent),从而可加速行业应用开发及新业务上线。
 
  其次在“管”方面,华为可提供多样化的接入网络,满足任何场景下的物联接入需求。如:NB-IoT可满足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以及多连接的蜂窝物联需求;eLTE可支持免授权频谱,一张网可支持宽带及窄带业务融合,满足企业客户在生产和运营方面的各种需求,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EC-IoT企业物联网关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广泛应用于智能路灯、智能楼宇等领域,满足工业互联网需求;智慧家庭网关支持家庭健康、娱乐、安防和家居自动化等业务,使能运营商从传统家庭宽带业务向智慧家庭业务转型。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物联网场景,华为都推出了相应方案并积极实践。
 
  最后在“端”方面,华为从操作系统入手,提供Huawei LiteOS,使能终端设备智能化。据悉,Huawei LiteOS是轻量级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通过开源模式,并提供统一开放的API,合作伙伴能够快速开发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制造等物联网产品。并且,业界终端设备集成Huawei LiteOS后,可轻松安全接入华为云平台,且支持完备的设备管理,如终端可视化管理、远程固件升级、终端故障定位等。
 
  利器二,防御盾牌:
 
  安全可信的IoT网络,有效保障IoT规模商用
 
  物联网发展需要“防御盾牌”,可极大保障物联网大军的良性发展。与面向人的3G、4G网络相比,物联网的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安全威胁可能导致更大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只有IoT安全得到有效解决,IoT的规模商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现实中,很多摄像头、智能门锁、儿童手表等物联网设备,都被成批次攻破过。目前热门的车联网与智能车,其安全问题也引起业界的严重关注和顾虑。如2016年10月,一款名为Mirai的恶意软件侵袭了大量存在漏洞的智能摄像头、智能网关、智能家电等物联网设备,被感染后的它们瞬间变成了网络中的“肉鸡”设备。在工控领域,2010年的Stuxnet蠕虫病毒能够针对西门子的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进行攻击,并通过U盘和局域网进行传播。
 
  在安全防护方面,基于华为多年的积累,华为提出了“3+1”纵深安全防御体系。该体系主要体现在终端侧适度的防攻击能力、网络侧恶意终端检测与隔离、平台及数据防护、以及安全管控与运维。
 
  在终端侧适度的防攻击能力方面,物联网很多终端的存储及计算资源受限,针对资源受限设备,华为设计了新的轻量级IoT安全连接协议,支持分布式认证并满足低RAM低ROM需求,解决了业界关心的弱能力物联网终端间通信安全。
 
  在网络侧恶意终端检测与隔离方面,网络侧具备防海量浪涌风暴能力,平台能够通过恶意行为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设计与训练,可以对恶意终端进行快速检测与隔离。
 
  在平台及数据防护方面,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对物联网平台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平台上的物联网数据被恶意破坏或泄露。同时云端数据充分保护个人隐私,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隐私保护法律要求。
 
  在安全管控与运维方面,端到端层面建立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标准操作流程以进行安全管控与运维,结合日常安全评估、自动安全态势感知等安全预警和检测能力,指导运维人员操作和构筑安全管控机制。
 
  不止在技术产品层面,华为正通过生态合作,为物联网安全作出贡献。据悉,华为一是在终端安全方案上给合作伙伴提供有力支持,并率先对业界发布终端安全设计、安全测试指导,后续还会提供安全测试工具,并通过遍布各地的OpenLab为各个行业伙伴提供安全测试服务;二是积极参与物联网安全标准建设,首个提出DTLS+协议,对设备的轻量级认证做了大量的优化;三是积极参与并推动政府、国际组织、行业在IoT政策引导、法律颁布、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安全加大投入。
 
  利器三,实用军阵:
 
  构建开放生态,面向垂直行业快速创新,共享价值
 
  阵法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对获胜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军阵是为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和协同动作而产生。包括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等在内的不同军阵,适合不同的战斗场景。
 
  在复杂的物联网市场,高效共赢的生态(军阵)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华为提出要共建IoT行业生态。华为也结合自身技术研发优势,推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取得了一些生态合作成绩。
 
  如面向开发者,华为将投入10亿美元大力扶持开发者。同时,为了方便合作伙伴对华为IoT解决方案开放能力的调用及集成,华为建设了覆盖全球的OpenLab,在深圳、西安、上海、日本东京、新加坡、德国杜塞等地自建了13个OpenLab,并帮助Vodafone等全球运营商构建了8个OpenLab。
 
  通过OpenLab,华为可向物联网合作伙伴提供开放实验室服务,包括联合解决方案的创新、解决方案的集成验证等。通过这些措施,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快速地研发、集成解决方案,并快速将解决方案推向市场。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华为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共同发布了多样化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与深圳电信、深圳水务公司合作的智能水务,提供更加可靠智能的水务处理能力;与模组厂商u-blox、葡萄牙电信合作的智能电表,实现电力数据的全采集,降低线损率,并减少欠费;与上海联通、千方科技合作的智能停车,实现停车位信息采集与查询,降低人力等运营成本,增加车位利用率和创收;与中国电信、ofo公司合作的共享单车智能锁,助力共享单车运营方探索基于物联网的共享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物联网发展,华为甚至宁愿被“生态化”,成为垂直行业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做法十分难得,因为在构建生态中,企业都在争相成为生态圈主导者,以获得最大利益。华为很早就明白,适当“让步”才能让产业正在高效发展起来,只有物联网产业庞大了,才有产业各方企业的机会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xiaojiao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