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互联网巨头们布局AI的策略有何不同?

2017-12-15 10:31:00  来源:

摘要: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们对于AI的布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我们关注到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百度、阿里巴巴等等企业都在布局自己的AI发展战略,当然各自的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科技进步的尝试。
关键词: AI 互联网
  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们对于AI的布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我们关注到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百度、阿里巴巴等等企业都在布局自己的AI发展战略,当然各自的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科技进步的尝试,对人才的吸引,对引领未来应用的争夺,对AI技术的衍生应用的追逐,对万物互联时代的提前布局,对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种倡导和应用尝试等等。
 
\
 
  近日,我们看到,微软展示了一些新的智能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植入生产力App、虚拟助手、搜索引擎。改进产品时,AI已经成为微软的关注重点,对于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来说也是一样的。5月份微软曾召开Build开发者大会,AI是大会的主角,自此之后,AI成为微软“战略愿景”的一部分。谷歌在近日宣布成立AI中国中心,李飞飞领衔,这也是谷歌首次在中国建立AI中国中心,虽然谷歌已经在全球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中心,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AI发展的重中之重,得到越来越多的“大佬们”的关注。
 
  对于微软来说,以技术见长,自然也是在技术上有更多的突围才对。据悉,微软准备将Cortana虚拟助手植入Android Launcher App和猎豹移动的Android启动器。另外,微软还会增强Cortana,让它可以在一次交互中处理多种任务。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公司在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大学(微软AI大学),用以培训微软员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短板。微软表示,微软的AI大学是为了培训那些非常聪明但毕业于其他专业的员工,让他们尽快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从科研和实用两个角度去提升员工的技术实力。从而提升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人工智能的火爆,被诸多互联网公司追逐,人工智能的从业人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合格从业者仍然有巨大缺口。在国内巨头中,百度今年也all in ai了。
 
  据研究公司 IDC 预测,到 2021 年,用于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软件销售将超过 80 亿美元,增幅约 40%。云产品的增幅会更大,IDC表示,因为应用了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程序将变得日益复杂,各公司会寻求互联网服务商来安装和运行这些程序。因此,人工智能市场的爆发会刺激云计算市场的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和过去的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等新技术浪潮一样,AI有可能通过帮助它们检修现有业务,梦想成为新的企业来撼动科技巨头的业务。我们也关注到,亚马逊网络服务、微软Azure和谷歌云这三个最大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为其他公司提供机器学习功能。例如,微软的云产品Azure帮助Uber建立了一个验证工具,要求司机在工作时自拍,以确认他们的身份。Google Cloud提供了一个“求职API”,帮助公司匹配最佳职位的求职者。当然,这或许仅仅是一些“简单”应用。
 
  此外,由于智能手机非常了解用户,但是以AI为代表的虚拟助手则旨在通过电话或智能手机进一步发展双方的关系。苹果在2010年收购了语音助手Siri时,会率先研究它们的承诺。从那时起,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其助手的语音识别效果更好。三星、Facebook和百度也在竞相提供。高通和百度合作,其实也是在布局相似内容。
 
  其中在无人驾驶领域,巨头们对于AI的应用更加在意。科技公司正在获取数百万英里,建立大型专有数据集,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来训练它们的系统以识别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潜在利益是巨大的。个人交通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全球价值10万亿美元左右,无论谁突破无人车市场,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基于人工智能的项目,如无人机和机器人。与搜索引擎不同的是,人们可以选择足够好的服务,用户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记录最好的无人车,这意味着公司最好部署AI来筹划物理世界及事故最小化,才会将好处最大化。
 
  据悉,数据提供商PitchBook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为止,全球企业已经完成了约213亿美元的人工智能的并购交易,是2015年的26倍。可见这个市场的机会之大,巨头们布局市场,自然也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技术发展机会。AI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生活习惯改变,无论时候无人驾驶基础,还是万物互联等等,都是在新生活时代的一种应用,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会也是看巨头们技术演变的能力究竟如何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