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BAT为何扎堆打造物联网帝国,它们谁的胜算更大?

2018-10-31 14:01:47  来源:OFweek物联网

摘要:当我们还沉浸在互联网带来巨大变化的时候,物联网已经悄悄来临并在无形之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机遇。据相关数据预测,物联网将在十年内带来价值14 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将占据全球物联网市场八成左右的份额。
关键词: 物联网
\
  当我们还沉浸在互联网带来巨大变化的时候,物联网已经悄悄来临并在无形之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机遇。据相关数据预测,物联网将在十年内带来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将占据全球物联网市场八成左右的份额。

  物联网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成为近年来行业的一大亮点,百度打造的物联网服务平台、阿里巴巴的物联网PaaS平台、腾讯的QQ物联智能硬件平台等。通过投资和布局,BAT已经成功进入到物联网行业当中,依靠着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用户,它们迅速成为行业的主力军,是推动物联网在中国普及的新生力量。

  百度眼中的物联网蓝图

  物联网涉及的企业非常广,但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供应商,它们一起支撑起庞大的产业。百度并不是第一个布局物联网的互联网企业,但却是众人眼中“最专业”的那一个,这是因为它的技术基因是BAT里面最浓厚的。一直以来,百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那个“搜索巨无霸”,近年来百度的投资和布局涉猎很广,其中物联网领域是其非常看好的一大业务板块。百度对物联网的布局大致可分为投资、自研技术或产品、产业合作三大部分,百度先后投资了做物联网安全的科技公司青莲云、智能家居物联网服务的深圳酷开科技、物联网硬件企业杭州古北电子科技等相关技术型企业,这很符合“技术派”百度的风格。

  投资能让百度快速进入到物联网行业,但想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得有自己的技能包,百度通过自研的天工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等产品或技术让企业更好的服务于物联网。百度在2015年发布了天工物联网平台,用户可通过百度云天工平台安全的连接本地的局域网深入广域网或是运营商网络,形成一个多维的感知网络。

  可能很多人认为物联网仅仅是实现物物的通讯,那是初级的物联网,这是对物联网的一种误解,而未来真正的物联网是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化,也就是AIoT,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是物联网时代的标配。物联网的发展将带来数据的大爆炸,这些数据必须通过云计算平台接入、存储及大数据平台分析处理,通过物联网完成相应的控制执行,三者皆不可或缺。智能的根本离不开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未来物联网发挥价值的关键点。

  未来物联网不可能脱离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百度天工物联网平台通过打造IoT生态,让物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更好服务于各行各业。百度也在积极加强与物联网行业的企业合作,以此扩大自己的生态系统,它和小米的智能硬件、海尔的智慧家庭、苏宁的智慧物流等均有深度的合作。

  百度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动作,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战略,一个清晰的物联网帝国已经显现,百度通过自己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核心技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专业的物联网服务平台,让物联网真正应用起来服务于各行各业。

  阿里巴巴打造的物联网帝国

  如果说百度打造的物联网生态是专业与专注,那么阿里想要的物联网体系似乎更大、更全面,从IP授权到芯片、数据再到平台和服务,它都有涉猎。同样是通过投资让阿里快速的进入到物联网产业当中,阿里先后投资了包括芯片、智能硬件等多家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

  其实早在几年前,阿里就开始自主研发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阿里云就是针对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杀手锏。阿里云帮助企业解决联网和计算的难题,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物联网连接平台。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表示将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它们提出了 “5年内通过物联网的平台连接100亿设备”的目标。阿里给自己的定位是希望成为物联网和基础设施的搭建者,与相关物联网企业一起搭建物联网的PaaS平台。随后,阿里发布了“达尔文计划”,通过平台、芯片等全产业链生态服务,推动物联网技术LoRa的普及。

  除了布局物联网技术,阿里也在推动物联网落地,通过获得芯片IP授权以及与产业链企业合作,搭建一个快速、低成本的物联网络。

  阿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自己布局的物联网生态系统非常庞大,几乎每个产业链都能看到它的印记,这是BAT三家里面对物联网最看好的一家企业,也是野心最大的那一个。

  腾讯的物联网愿景是什么样的?

  相对于百度和阿里,腾讯的物联网布局显得有些缓慢,这是因为它仍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人口红利,流量仍是腾讯业务增长的核心要素。作为“社交独角兽”,腾讯的物联网野心似乎有些不足,其实不然,腾讯这几年也在默默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

  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是腾讯自主研发进军物联网的一个核心产品,也体现了腾讯的决心。它将个人和设备等传统硬件连接起来,实现用户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互动,这是一个强大的物联网场景。

  物联网发展缓慢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设备安全和个人隐私,在很多的场景里面,企业的连接技术能帮助实现互联,但用户的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真正的保证。腾讯近年来不断地对物联网进行投入,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最推出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一直以为,区块链技术都停留在一种协议和研究当中,但并未有真正大面积落地的场景。腾讯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通过区块链将基础设施、场景、用户真正的串联起来,实现真正的物联网,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场景。

  正如马化腾所说,腾讯要实现人与服务和设备的连接,腾讯的物联网战略是未来腾讯的核心,腾讯要作的是连接器,而这个连接不再只是人与人的连接,而是真正的“万物互联”,QQ物联和区块链就是实现这个愿景的必杀技。腾讯目前的盈利主要还是来自于游戏和广告,但在前不久腾讯也调整了公司的架构,正式将物联网战略提升到公司层面,这也可以看出它们对这块业务的重视和决心。

  巧合的是,在布局物联网的同时,三家互联网巨头均顺势而为加大了对AI技术的投入,这是因为未来的物联网可不仅仅是实现物物通讯这么简单,没有人工智能陪衬的物联网将会黯然失色,AIoT才是未来主流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巨头扎堆布局物联网的原因

  一、物联网是大势所趋,蕴藏着广阔的机遇

  物联网是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脚步正在越来越近,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不管是巨头还是中小企业,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拥抱物联网,“物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物联网的存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同时可以带来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美国、欧盟、中国等均在投入和研发相关技术,以图未来的行业地位。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达到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

  二、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互联网企业有着天生的优越感

  物联网的定义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意味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通过智能和感知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中,让物体和人实现了互动,这其中的核心因素仍是人的感知,所以说物联网仍需要人的参与。

  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在物联网时代,物体通过传感器将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互联网巨头天生就有这样的技术基础和经验。

  三、互联网的增速放缓,to C向to B转型是必经之路

  通过对互联网行业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to B业务才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目前来看,美国的to B市场非常成熟,而国内做to C业务的公司不到to B的十分之一,这也给巨头们留下了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已经将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吃得差不多了,在to B业务增长放缓的形势下,BAT都在逐渐发力B端,争夺B端市场。

  据悉,阿里云的估值近五千亿元,是阿里业务增长最快的部门;而腾讯也在布局企业服务,腾讯云事业部今年开始独立,同时加大对企业级客户的投入;百度通过AI和云计算,赢得了企业级客户的欢迎。

  to B业务不同于to C业务,物联网技术是to B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这也是BAT等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的原因。

  谁的机会更大?

  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力量,BAT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互联网普及的中坚力量。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随之而来物联网将带来巨大机遇。作为互联网的升级,物联网的发展也需要这些巨头的推动,通过它们的努力,物联网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目前百度、阿里、腾讯的物联网生态蓝图已经确定,而它们也在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百度云天工不断地深入到物联网场景中,与碧桂园、海尔、联通等各行各业合作;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国内第一、全球第三;腾讯的QQ物联也已经与英特尔、博通和德州仪器等全球领先的芯片上游企业进行合作。

  物联网场景的深入,其中受益最大的将是这些提前布局的巨头们!如果要评出BAT里谁是笑到最后的那个物联网巨头,笔者认为,百度打造的物联网平台更有针对性,阿里巴巴对物联网的布局最广泛,腾讯投入的区块链场景最有前景,它们三家的物联网帝国各有特色,有竞争也有协作与互补,未来的很多年将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谁也无法迅速将对手击倒或者独霸市场。腾讯的物联网帝国可能会最先实现盈利,百度雄厚的技术能帮助它快速赢得企业的青睐,而阿里的物联网布局最广、底气最足,它有可能是最后的那个大赢家。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xuefe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