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能源物联网:智能应对全球电力短缺问题

2020-02-07 11:05:18  来源:物联之家

摘要:未来25年,全球能源消耗预计将猛增40%,除非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巨大煤矿,否则我们将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关键词: 物联网
\

未来25年,全球能源消耗预计将猛增40%,除非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巨大煤矿,否则我们将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你可能会想:“可再生能源将完成这项工作。”
 
是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铺平道路,但是由于一些障碍,它们的大规模采用仍然受到限制,例如:它们高度依赖自然现象,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并且对传统能源网络缺乏灵活性。
 
在我们克服这些障碍并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之前,对非再生能源的最佳和有效利用才是我们依靠电力供应来生存的唯一重要选择。
 
电力公司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他们优化流程和远程管理资产的技术,而物联网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凭借其先进的遥测和认知能力,电力公司可以提高其能源传输和分配流程,以促进有效的电力流动并减少能源浪费。
 
让我们来看看物联网如何帮助电力公司获得充足的电力供应:
 
1、资产监控和管理
 
这是最受关注的物联网应用。它使电力公司可以远程管理其设备:从发电机到输电线路。嵌入资产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振动、压力、磨损等参数,而电力公司可以读取这些数据以确定可能的故障点。
 
这使得电力公司可以监控其输电和配电设施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解读连续存储的数据,还可以生成洞察和趋势来估计故障时间,然后,可以安排检查和维护程序,以消除故障并减少停机时间。
 
此外,发电公司还可以根据物联网的实时警报系统规划其维修和维护任务,从而减少能源损失,并提高运营效率。这有助于优化资源消耗,并促进电力从发电厂高效地流向消费者的设施。
 
2、电网平衡和供电线路重新路由/恢复
 
智能电网是现有电网的现代物联网变体,其中包括多种能源措施和智能仪表(如智能电表)。它们在配电和输电基础设施中的实施,使电力从发电厂流向最终用户的效率和可靠性更高。
 
然而,它们的好处远远超过了简单地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供电。它们允许电力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并帮助用户管理家庭用电。
 
就提高电力流动效率和促进最佳资源利用而言,智能电网是首选。当它们进行双向互动时,它们可以有效地管理电力线路上的拥塞。它们甚至能够确保发电站的连接要求,例如频率和电压控制,以防止不稳定。
 
此外,智能电网还具有惊人的电力线路重新路由和恢复优势。万一输电线路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或电压波动而中断,智能电网可以找到另一条向当地输电的线路。除了便于持续供电之外,电力公司还可以利用智能电网的这一特性来识别导致电压波动的原因,这使电力公司能够减少导致线路故障的波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资产利用率。
 
智能电网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让我们看看如何:
 
3、可再生能源管理
 
如前所述,物联网在现有配电渠道中引入了双向交互系统。这意味着,物联网系统不仅能为用户提供电力,而且还能让电力公司和消费者共享信息。
 
也就说,即使是最终用户现在也能为智能电网做出贡献。
 
使用智能电网的最大优势是其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现有电网的能力,因此,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其家用电器供电的最终消费者可以将多余电量释放到电网中,以换取金钱。许多国家,如美国和印度,正在向终端消费者提供补贴,以帮助他们在屋顶建造小型太阳能发电站。
 
这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采用,除了可以缓解能源短缺之外,还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于智能电网是维持电压波动的稳定基础设施,因此它们可以用来管理可再生能源和常规方法产生的电流。
 
我的个人看法: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能源市场的物联网预计将以24.1%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底将达到223.4亿美元。”
 
这展示了物联网在电力传输和分配领域的潜力。它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我们的能源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我们的能源消耗。根据环境影响评估(EIA)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美国已将其用于发电的煤炭能耗降低了14%至22%。
 
同样,作为智能消费者,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的家庭中实施智能电表和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监控解决方案,以监控总体功耗并相应地管理需求。
 
这可能是享受无限电能的第一步。让我们加入物联网革命,为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