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或者有时被称为机器对机器(M2M),就是让所有东西、机器、系统和交通工具(仅举几个例子)连接到互联网上。如今,物联网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我们却没有完全理解它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现在,我们拥有的每个设备几乎都包含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使从电话到灌溉系统,从冰箱到无人驾驶汽车在内的任何东西都能纳入物联网。事实上,它是所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几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领域都使用了智能设备,而且保险业也一直在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数字数据革命为数据收集和共享创造了更多机会,并基于数据驱动的洞察增强了竞争优势。
现在,连网设备的数量已超过人口数量,并且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5年,我们将拥有超过500亿个连网设备。
保险业中的物联网
众所周知,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保险业。当客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技术时,他们也希望保险公司这样做。根据埃森哲的调查,46%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为个性化的实时服务支付更多费用,并会共享更多个人数据。据《福布斯》统计,只有15%的客户表示对保险公司在2018年的数字化体验感到满意。
到目前为止,保险公司主要使用物联网来帮助与客户互动,并加速和简化承保和理赔处理流程。然而,越来越多基于物联网的新服务和商业模式正在涌现,这对保险公司极具吸引力。
填写文书工作已经成为过去,因为客户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交理赔,只需拍几张照片,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实时更新。
物联网技术使保险公司能够更准确地确定风险,还有助于降低成本。保险公司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中的大量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而自动化可以将理赔流程的成本降低多达30%。
数字技术以及可用的数据和分析使保险公司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客户。这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承保,并更好地识别欺诈性理赔。
物联网增强健康和预防
到2025年,预计将有超过500亿台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五年内,医疗和保健行业的价值将达到610亿美元。
医疗保险是连网设备推动各方积极转型的重要领域之一。这将由实时健康数据来驱动。预计到2021年,将售出超过8000万个智能手表,近6400万条腕带以及数百万个其他监测单元。跟踪状态监测的智能设备可用于跟踪健康状况,并根据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风险调整政策。
2014年,Benson Hougland在TEDx演讲中讲述了物联网如何挽救他的生命。Hougland的智能手环在半夜用强烈的震动把他叫醒,他的呼吸不稳定,手机告诉他血压升高了,要马上服用两片阿司匹林。同时,他的诊断信息将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会对他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安排急救人员去他家中,因为他需要立即在医院接受治疗。通过短信,Hougland被告知急救人员正在赶来,然后他被送去医院。事实证明,Houghland患有心脏病,并且由于能够与其他设备交流,他很快就得到了所需的治疗。而这都是因为物联网。
工作场所中的可穿戴健身追踪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雇主和保险公司都在跟踪员工全天的活动水平。雇主为他们的员工提供由Fitbit、Apple和Garmin生产的健康跟踪设备正变得越来越流行。通常会有激励措施,比如每天/每周完成目标步数的现金奖励和降低的保费等等。
健康追踪器正成为雇主和保险公司越来越有价值的劳动力健康情报来源。这些设备在需要时可以提供实时的相关数据。(来源物联之家网)拥有健康的员工通常意味着雇主为员工的健康保险支付更低的保费——这对许多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激励。将技术与工作场所的健康相结合,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健康的员工,而且还可以增强幸福感和敬业度,并且总体上会对员工的留任产生积极影响。
物联网对保险公司有什么好处?
个性化:从关联客户那里收集的数据有助于保险公司通过定制来创造出更多的个性化风格,而这正是保险业一直缺乏的。
减少理赔评估:实时访问数据,使保险公司可以捕获有关理赔事件严重程度、原因以及确切发生时间的信息。
预防损失:保险公司可以对理赔频率和严重性产生积极影响。
降低成本:自动化可以将理赔流程的成本降低30%。
更多量身定制的产品:随着数据的不断更新,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
改善客户体验:数据和分析可以在保险公司和雇主之间轻松传输。
数据隐私呢?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隐私可能是物联网的一个大问题。雇主和保险公司将需要告知员工/消费者正在收集什么样的个人数据以及原因。他们还应告知处理相关数据的法律依据、与谁共享数据、如何保护数据以及将数据保留多长时间。
不言而喻,连网设备将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且具有众多潜在好处,连网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保险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wen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