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4 10:24:13 来源:RFID世界网
在新年来临之际,RFID 业内编者通常会对接下来 12 个月进行行业预测,考虑到现在是 21 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我认为展望接下来 10 年将更有益处。
首先,我还是想先回顾一下过去 10 年。在 2000 年,几乎没几个人听说过 RFID。只有 TI、NXP 半导体 (那时还称为飞利浦半导体)和其它少数一些公司已成功销售 RFID 芯片,主要用于汽车防盗、门禁卡和动物识别系统。没有一家公司投巨资开发 RFID 软硬件,几乎没有终端用户采用 RFID 系统。
当沃尔玛、宝洁、吉利和 Unilever 等其它一些大型国际公司出资赞助 MIT 研究(目标是采用 RFID 建立新一代的条码系统)时,形势发生了改变。电子产品编码被认为是商业伙伴间收集和分享供应链数据的创新方式。这促使了超高频 RFID 技术的产生,激发企业对各类 RFID 系统的兴趣,而这些兴趣又紧接着促动了一些 RFID 技术公司的爆增。
当我首次了解到 RFID 技术将有可能应用于开放供应链,我意识到这项技术的应用将是多样化的,将会远远比货盘、货箱追踪更具创意。然而,RFID 并没有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在零售和消费品行业推广开,它分散应用到更多的行业,正如我之前预料的那样。
实际上,在过去 10 年,RFID 从一个几乎没有多少人听过的行业发展到现在应用到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那么下个 10 年将给我们展示一个怎样的前景呢?下面是我对接下来 10 年的预测。
无源系统的性能将不再是个问题。今天,标签的持继读取问题仍是应用的巨大障碍。许多终端用户错误地认为如果不能每次读取到每个标签,那么 RFID 几乎没什么应用价值。虽然这个物理规律在接下来 10 年不会被终止,但厂商们将努力提高技术,使阅读器可持继读取标签。如果出现不能读取全部标签的情况,如当贴标货箱上埋藏在罐装产品货盘的中间时,厂商和应用商也会摸索出处理这种情况的最佳操作模式。
有源系统的标准将会固定下来。有源系统并不存在无源标签的性能问题,但缺少标准化。有源标签对 ISO 18000-7 标准的采用意味着终端用户可以从多个厂商购买有源标签和阅读器。这不仅仅为终端用户降低了成本,还刺激厂商对他们各自的产品进行个性化区别,更富创新性。有源系统的 ZigBee 和 Wi-Fi 标准将持继盛行,我认为 18000-7 将成为供应链应用的主导。
更多行业定制化方案将使应用变得更容易。RFID 系统将不仅变得更强大,还将更有效地解决行业需求。在 RFID 初期,厂商经常过于渴望出售标签和阅读器,而让终端用户自己摸索如何使用它们。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有所改变,一些公司为特定行业定制方案,或联合开发应用方案。这个趋势在将来会进一步加快, 随着 RFID 厂商的实施经验不断增长,将会提供更多针对行业需求的应用方案。
时断时续的行业应用。过去人人都认为沃尔玛的 RFID 贴标要求将促进零售业的 RFID 应用。但这个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但 RFID 却在其它行业站住了脚根。在一些领域,如医药业行业,药品谱系的规定将推动 RFID 应用。但绝大多数应用将是受到同行其它公司对 RFID 技术成功应用的启发和鼓励。
到 2020 年,几乎每一家财政收入在 50000 万以上的公司都会采用 RFID,考虑到 RFID 应用的多样化,很难想像公司会找不到 RFID 应用方式来提高资产利用率、工具追踪和库存管理等。目前有很多成功案例,且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一些公司将利用 RFID 解决单个运营问题,但许多其它公司将受利于这项技术的多种方式应用。
到 2020 年,许多大型服装零售商将在单品级采用 RFID 技术。所有或绝大多数医院采将用 RFID 追踪高成本设备。绝大多数制造商将采用 RFID 追踪部件、材料,集装箱、工具或其它资产。其它行业的公司将采用 RFID 追踪移动资产。
到 2020 年,有远见的公司将全面采用 RFID,将它作为一项企业基础设施,提供资产、库存、材料实时位置和状态的稳定数据流。考虑 RFID 系统的复杂性,实现这一点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到 2020 年,有远见的公司将拥有或接近拥有一个活跃的基础框架,帮助他们极大减少运营成本。他们也利用收集来的数据获得额外的利益。举个例子,医院利用 RFID 信息来预测特定设备的使用,减少租借期和应用周期,无需以病人安全为代价。
作为一位 RFID 行业的老编者,过去 10 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 10 年,我相信未来 RFID 行业将更富激情,更让人期待,因为公司已经一步步利用 RFID 实现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