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从五方面浅谈物联网商业模式

2010-06-23 09:11:00  来源:全球IP通信联盟

摘要: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销售发行、信息配送、道路与交通、食品、医疗、药物、环境保护、老年人与残疾人保护、灾难预防、娱乐与生活以及自动感知和监控等各个领域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暨第八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于6月9日落下帷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陈宝国在本届博览会“RFID应用与物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讲话,陈宝国指出:
  第一、强力推进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重点突破物联网应用技术中,面向服务的中间件技术和软件研发技术、个性化标签集成技术、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技术(工程化技术)、应用系统运营技术等;继续强力推进物联网在各个传统领域的应用,以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为核心,推进物联网在物流、制造、流通、海关、检疫、医药、防伪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车辆为载体,推进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物流跟踪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第二代身份证为载体,推进公安、工商、税务等政府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动物耳标为载体,推进动物检疫、跟踪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二、构建能够实现物联网数据大范围共享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物联网大核心应用价值在于能够将物品信息实现大范围共享。要建立广域的信息交换平台,推动不同物联网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流,实现由单一系统信息共享向多系统信息共享的转变;重点推进基于不同网络和系统间跨平台信息共享,加强跨平台的物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和机构的建设,建立行业应用的物联网信息“分散存储、统一交换”的共享体系,加强物联网信息共享基础研究,重点开发基于不同系统的跨平台交换技术,推进物联网应用。建立广泛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在行业物联网应用信息便捷处理和共享的同时,重点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联网应用信息共享体系的信息平台,重点推进跨区域、跨行业的物联网应用信息交换体系的建立。
  第三、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大力推进不同系统的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开发利用和共享,为创新物联网应用商业提供基础和保障。建立和完善物联网应用信息采集与共享的责任制,推进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促进物联网应用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化增值开发;鼓励和引导企业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物联网信息资源,建立有利于物联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与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信息资源产业,推动物联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提高物联网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物联网信息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发展有竞争力的物联网信息服务企业;鼓励物联网信息消费,扩大有效需求。
  第四、创新物联网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行模式。
  物联网技术之所以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关键是还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使得物联网应用单位几方共赢;只有创新物联网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行模式,才能够帮助物联网应用单位真正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物联网才能够真正得以推广和普及;也只有这样,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和设备提供商才能够提供好的服务和产品;也只有这样,物联网产业才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强物联网应用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和建立由IT企业、通信运营企业、银行部门等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作模式。
  第五。加大物联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人人共享信息资源,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信息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传感器不仅会被嵌入几乎所有物件中,还会集成在“无处不在”的传感网络之中,以及物联网应用与无线传感网(WSN)相互融合为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能。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销售发行、信息配送、道路与交通、食品、医疗、药物、环境保护、老年人与残疾人保护、灾难预防、娱乐与生活以及自动感知和监控等各个领域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为了更好发挥这些信息资源的作用,应加大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各类信息资源服务于应用平台,探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提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促进新的产业形态形成。

(责编:韩雨彤)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