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9 09:11:40 来源:全球IP通信联盟
作为江苏省大力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记者7月27日从省经信委了解到,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已告结束,全省共申报369个项目,集中在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等领域,其中,无锡、南京、苏州三地申报项目数占75%。
目前,物联网方兴未艾,不少地方高调宣布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概念股也受到投资者追捧。然而,随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物联网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例如关键技术落后、标准体系不完善等。业内人士为此提醒,统一技术标准,打破国内行业壁垒,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当务之急。
省经信委与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日前在无锡举行物联网研讨会,国内外专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标准。一位中方专家举例说,目前三大运营商各用一套手机刷卡技术,中国移动的手机不能去中国电信定点商场刷卡买衣服,中国联通的手机也不能去中国移动定点咖啡店刷卡喝咖啡,这样,便利性大打折扣。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创新部经理李鹏翔就此表示,“物联网最大特点,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标准统一是前提,否则,‘物联网’就会成为‘勿联网’。”
“物联网发展不能一味求快,标准问题必须解决,没有标准就是内战。”记者在无锡采访时,多家物联网企业负责人也如是说。
无锡物联网产业园一家物联网终端设备厂家的销售总监,道出了自己的担忧:现在,很多地区都想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中心,资源争夺很严重,不同行业间掌握的信息和技术也“独自享用”。“比如电力、铁路、农业等行业,应用各自的一套系统去摸索物联网,互不买账,这必然影响到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统一物联网标准,应该如何着力?在本月上旬举行的南京物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全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院士告诉记者,目前,物联网标准化组织很多,但缺乏权威以及可遵循的标准,应由一个部门牵头,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规划和技术标准,打破行业壁垒。同时,物联网项目投入巨大,政府部门应在投资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商,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祁晓荔认为,未来技术标准可以分为三层:国际和国家标准,旨在规范行业通用技术;企业标准,在符合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竞争力;用户标准,针对消费个体需求制定多样化的用户标准。业内人士明确指出,从产业链来看,目前最紧迫的是统一上游的传感器标准,“传感器类似电脑的CPU,是物联网的核心部件。当年,CPU统一标准花掉了5年时间,如果物联网再为标准花去5年时间,损失就大了。”。而正是标准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联网的商业应用。
从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看,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容易成为产业发展初期的两大“瓶颈”。物联网产业也不例外,除了技术标准亟待统一,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急需建立。
“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每个层面,都将有多种形式去开拓市场。这样,在未来发展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无锡矽鼎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邛告诉记者,而这一点,目前在物联网发展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关注。
在我国,目前物联网技术主要由政府采购,用于交通管理、健康医疗、市政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而且多数依托于科研项目的示范应用。邬贺铨院士认为,政府推动,让物联网产业拥有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要加快物联网的推进,还须通过政府投资示范工程,带动行业广泛应用,让物联网发展真正获得商业驱动力,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行政强制力。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通力合作,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部门的合作,是探索未来商业模式的重要切入口。祁晓荔认为,“三网融合”将是物联网商业化应用的重大契机和平台,将为打破“行业壁垒”提供示范。她说:“未来,手机将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终端,三大运营商成为渠道商和内容提供商,关系也从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消费者不更换号码,也能自由选择运营商。”
据记者了解,江苏省已在无锡成立了“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及南京物联网产业领域的科研院所也结成了联盟,协调共享成员各方的技术、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推进物联网标准研究和物联网的商业应用。
(责编:韩雨彤)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