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光物联:物联网新热点

2012-05-08 16:46:37  来源:赛迪网-通信产业报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渗入,产业各细分领域正在不断涌现,特色化应用也正纷纷出现。其中,“光物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热点领域之一。
关键词: 物联网
    物联网是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全球各发达国家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初具基础,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这对于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促进两化融合,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物联网加速发展

    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2627.4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规模分别为71.9亿元、577.1亿元、870.0亿元、984.3亿元和124.1亿元,各层在整个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2.7%、22.0%、33.1%、37.5%和4.7%。相比其它各层而言,物联网应用层的规模明显偏小,说明我国的物联网应用尚处起步阶段。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也扬鞭奋起,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武汉等省市开始制定物联网产业的规划政策,努力打造无线城市、发展物联网示范工程、培育物联网产业、攻坚物联网核心技术、举办物联网主题展会,积极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物联网产业的现状及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进行梳理和部署,指出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是我国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政策、财税、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广泛的应用为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策的指导必将加速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步伐。[page]    光物联成热点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渗入,产业各细分领域正在不断涌现,特色化应用也正纷纷出现。其中,“光物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热点领域之一。从定义上看,“光物联”是基于光电子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通过光感知、光传输、光显示、光照明等技术与应用节点,实现光电技术与物联网产业的全面对接。一方面,“光物联”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深入和细化,是物联网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光物联”是光电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是光电产业拓展与升级的重要方向。

    “光物联”体系架构上,其与物联网的整体体系架构相类似,也可相应的分为五层,分别包括技术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其中,技术支撑层是指光物联体系中所涉及到一些关键性、支撑性技术,如感知技术、组网技术、信息处理及安全技术等;感知层是指主要以光纤传感器、CCD/CMOS、激光扫描等感知器件作为信息感知的手段,实现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层主要指依靠光纤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输;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依靠软件系统、计算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等软硬设施的建设,为各类应用提供综合性的运营和支撑平台;应用层是指光物联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除了涉及到的一些关键硬件外,如设备、终端等,还包括在这些行业运用光物联技术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一些新型服务业。

    “光物联”作为物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无线传输为手段的无线物联网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其部分技术的不成熟性,目前在应用中尚存一定的劣势。

    光物联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细分领域,通过光的原理和特点实现物物相联的“光物联”正在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

    光感知技术多样、功能丰富,逐渐成为物联网感知热点:光感知技术包括光纤传感、CCD/CMOS、激光扫描、遥感等技术。光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内容。随着物联网建设在全国大范围推开,光感知技术也将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发展,更大程度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另外,光纤传感器以其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成为检测外界环境参数的重要载体。同时,光纤本身具有信息传输的功能,将感知和传输结合起来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在长距离线路上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