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联网 > 正文

物联网崛起将掀起无线通讯技术的竞争

2013-10-14 14:22:44  来源:赛迪网

摘要: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物联网迅速成为了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聚焦物联网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

    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物联网迅速成为了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聚焦物联网发展。例如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就将“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韩日等国也提出了相应的“U-Korea”、“U-Japan”战略。


    而我国在2010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物联网,并于2012年2月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013年9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包括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以及人才培养,可谓一应俱全,表明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国家已经赋予物联网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历史使命。此次多部委联合出台专项行动计划,是对“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也显示出决策层对于发展物联网的重视和决心。


    毫无疑问,物联网的前景是广阔的,而随着物联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未来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对于物联网行业的预期也会不断提高。在“十二五”规划发布后,新华社曾发布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而此次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后,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计划方案显示,到2015 年,我国将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0个行动计划还在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政策扶持、法律保障、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为物联网应用及其产业化解除各种束缚,使其得以轻装上阵,迎来新一轮实质性的增长。


    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借助于网络智慧化的实现,把各种事物以信息化的方式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物品能够利用先进传感技术彼此进行智慧“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物物相连,而无需人为干预,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降低人工带来的不稳定性。因此,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将发挥无穷的潜力。比如,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 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物联网在各个行业( 如智能家居、智能安全、动物溯源、智能医院、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应用中,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 内在智能”的( 如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 和“ 外在使能”的( 如携带无线终端的各种资产、个人与车辆甚至“智能尘埃”等)物理界实体,都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以实现其“智能化物件或动物”的特质,这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求最为强烈。


    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每年以35%的高速增长,在传感器、芯片设计、电子标签与读写机具、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产业环节,基本形成初级产业链,在部分领域还有一定优势。可以看到,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步伐在不断加快,将成为新的应用增长点。


    物联网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物联网的目标是发展绿色全无线技术,包括感知、通讯等等不仅要求极低功耗,而且要求全无线覆盖、高可靠连接、强安全通讯、大组网规模、能自我修复。无线物联网系统相较于有线系统,弥补了布线难等一系列问题,且具有更加灵活的特性,在较多的应用中,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实施的费用,无线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2012年市场上的无线连接设备超过了100亿件。而到2020年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