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4 15:33:00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计算机的发明形成了信息技术的第一次产业化浪潮;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创造了第二次信息技术产业化浪潮;而今,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技术的突破,将从虚拟信息空间、人人互联发展到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感知,为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提供更为丰富的需求源泉和强大的发展助力,将掀起第三次产业化浪潮。
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物联网RFID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896亿元,RFID市场规模达到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4.6%。从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能看到哪些新的机遇呢?
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逐步得到完善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表示,目前首要的一个机遇就是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逐步得到了完善,对物联网的发展方向、重点目标以及具体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各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工信部也对“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发展的重点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些都成为指导各个地方开展物联网应用很重要的基础之一。据了解,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围绕物联网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或者行动计划,对本地的物联网产业提出来整体的布局和规划。
资金投入是政策扶持力度的重要体现。近几年,以工信部和财政部的物联网专项为载体,加上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对物联网的专项资金或者资金支持,物联网获得的资金投入力度是在明显加大的。李力表示,从政府角度来看,是希望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的研发,促进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示范应用的扩大。他强调,物联网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资金投入上也加大了力度,对技术研发、产业链打造给予了很高关注,为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标准,而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积极主动,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话语权。据国家OID管理中心副主任吴东亚介绍,物联网和传统的网络相比具有多个应用领域,包括城市公共安全、工业监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等,针对多种标识的情况,目前ISO、ITU正在推动基于OID的统一标准体系。OID在物联网、传感网、交通、新闻出版等方面都已经有相关的标准研制并且已经发布,而在2014年1月,我国在国际电联会议上提出的“OID在物联网中应用指南”国际标准草案成功立项,这对快速有效建立全球物联网标识体系意义重大。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