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系统 > 正文

预测的三个简单法则

2019-04-25 14:59:20  来源:e-works

摘要:很多产品受经济环境、竞争对手、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预测难做,但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做预测,或者说预测不存在。本文总结了预测的三个简单法则。
关键词: 预测
  对于预测,我有三个简单法则,简单总结如下。
 
  法则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个预测要比没有强
 
  在客户订单落地之前,从生产计划的角度讲,只有有了预测,MRP才能运作,驱动材料采购与生产。预测相当于宇宙第一推动力。没有预测,生产计划、供应计划就无从谈起,或者说至少没法系统地做。
 
  没有预测,意味着有很多预测:销售要做预测,来承诺销售目标;生产要做预测,来计划产能;采购要做预测,来跟供应商谈价,并驱动供应商的产能计划。在管理比较精细的企业,财务还会做预测,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业务;产品管理也要做预测,因为产品经理是小CEO,对自己产品的盈利负责,自然需要基于预测来推算营收和成本。
 
  每个职能都在做预测,结果公司里面有多个版本的预测,而且各不相同;其中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预测,那意味着其余的都是错的,形成库存堆积在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多个预测是个大问题,企业就处于被乱棍打死的境地,结果连死在哪根棍子下都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的一个根本目标呢,就是“一个计划”:整合跨职能的智慧和经验,制定一个“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然后大家都死在这同一个计划上。对于这套方法论,可参考我和赵玲的专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一个预测比没一个预测要强。我们的挑战呢,由于新产品、新项目的不确定性很高,销售为保证预测的可靠性,迟迟不肯“在沙子里插个棍子”,给出个预测来,这事就拖着。一旦预测变得相当可靠,甚至变成了客户订单,录入系统了,但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也在跟前了,留给生产和采购的时间所剩无几。
 
  要打破这种僵局,除了给销售部门的责任机制外,关键是要制造宽松的氛围,产、供、销及早协作,理解预测的风险,鼓励承担精心计算过的风险,尽早制定预测。在这里,采购和运营不单是预测的接受者,而且也是预测的贡献者,因为他们最能理解预测带来的库存、产能风险。每一个预测都是机会与风险的平衡,这就注定预测不只是销售的事,因为销售熟悉机会,而熟悉风险的是生产运营和采购。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严谨但非惩罚性。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只要内部客户做了严谨的分析,配以最佳的职业判断,“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做出的预测即便错了也不可惩罚性地“秋后算账”。否则,营销在做预测方面会更加保守,甚至不给预测。
 
  要知道,营销当然懂得早给预测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不给呢?一个原因就是怕生产和采购惩罚性的“秋后算账”。秋后算账不能少,这是供应链前端(营销)和后端(生产、采购)的反馈机制;但是,秋后算账要分清楚情况:预测不准,是因为市场和客户本身难以预见,还是因为销售陪客户喝酒,随意给了个数字?如果是前者的话,要宽容,这对促进跨职能协作很重要。
 
  法则2:预测需要多职能参与,每个部门都得各尽其责
 
  法则1说到,预测是个跨职能行为,意味着采购、运营、计划和产品部都得介入,在预测过程中做自己的贡献。放到公司与公司之间,就是所谓的CPFR(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采购或许要问,这产品的预测归销售和计划管,跟我们做采购的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预测其实是个区间,从一个极端(短缺风险)到另一个极端(过剩风险),有很多选择。销售和计划不熟悉供应,没有足够的信息决定最佳的预测。采购熟悉供方市场,可以弥补供应链前端的信息不足。采购的介入,主要是从供应的角度判断、量化库存风险,供营销和计划参考。比如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我们可以适当拔高预测,降低短缺风险,如有过剩,供应商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消化库存。相反,如果这个产品是供应商为我们定制的,那么,我们就得更加谨慎,宁缺毋滥。
 
  另外,供应商往往接触多个客户和行业,对市场变化有独到的认知,帮助企业尽早调整预测。从别的客户处,供应商能感知市场在升温还是降温,从而预知下一步是出现短缺还是过剩。比如在2016年的元器件短缺前,很多供应商很早就感受到了,而主机厂则没有。原因很简单:供应商在采买元器件,主机厂越来越少介入。这个信息,如果及早反映到主机厂的话,主机厂可以适当增加安全库存,增加采购提前期等,以便积极应对。而这类信息传入主机厂的主要渠道就是采购。
 
  需要说明的是,多职能参与预测,并不意味着没有单一责任人。在很多公司,预测的责任机制不很明确。最简单的就是责任倒逼:采购/生产/运营向计划部门要预测,计划部门就成为直接责任人;计划向产品/销售要预测,产品或销售就成了直接责任人,依次类推——这是针对新产品,没有需求历史可参考。对于老产品,因为有了需求历史,计划部门一般可以根据销售历史,辅以一定的判断,制定出需求预测,而不是向销售要预测。
 
  要避免的是计划说销售没有预测,所以啥也做不了,拖着,出了问题就往销售推;销售就怪市场、怪竞争对手和客户,但谁能把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怎么样,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对不起我们拿的一份工资。解决方案呢,就是上面的责任倒逼,每个环节都打板子,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激励机制,来做“坏人”,给上一环施加压力。
 
  法则3:预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循环预测,逐渐逼近
 
  预测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准,需要不断循环预测,及时纳入新信息,修正预测。一个需求预测,从产生到采购、生产完工,变动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没有循环预测机制,及时来修正预测。管理不善的公司往往忽视这点,对预测的修正频率不够,修正往往是拖到最后一刻做,而这时候采购的料已经在途,生产线上的半成品也快完工了,呆料、积压就不可避免了。
 
  缺乏循环预测机制,没有逐次“微变”的过程,一变就是巨变,供应链很难一下子消化,就成了问题,要么是短缺,要么是积压,都带来成本。
 
  计划、运营和采购的人经常诉苦,说需求计划在最后一分钟变化了,害苦了他们。我从来不相信这变动就是最后一分钟发生的。相反,这一定是个过程,在某个时段,销售人员一定会有点概念,比如变动会有多大,什么时候变动等。他们不愿意主动说,因为有他们的顾虑;计划、运营的人主动问了没有?我管理全球计划团队多年,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销售的没说,那我们做计划问没问?他没主动说,打他的板子;你没主动问,同样罪在不赦。
 
  这要求前端的销售与后端的运营(主要是计划)频繁沟通,互通有无。定期的销售与运营协调会是一种方式。问题是,在有些公司,这种沟通会议要不成了追料会,要不成了互相揭短的“批斗会”,没有多少时间花在需求预测上,这一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
 
  【小贴士】预测的风险管控
 
  很多产品受经济环境、竞争对手、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预测难做,但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做预测,或者说预测不存在。
 
  销售总会有一系列的生意在谈,有些成功的概率可能高达80%,有些可能只有30%。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比如主要零部件的通用性高,采购周期长的,可考虑在成功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例如50%)的时候就录入需求,驱动采购。万一这生意不成功,这些零部件还可以被别的产品、客户消化掉,无非是需要一段时间。
 
  相反,如果定制件较多、库存呆滞风险高,则应该及时反馈给销售端,让他们理解潜在的风险,要么是承担风险,提前驱动供应链;要么是规避风险,等生意谈成后再采购、生产,销售应理解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货。这样,销售至少是参与了决策,到时候果真拿到订单、紧急要货的话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没货。内部客户的满意度低,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参与决策。
 
  比如我在管理全球计划的时候,销售在签有些供货合同时,需要跟我的计划团队对接,让计划员来预测需求,评估库存风险,如果呆滞库存的风险金额太高,合同的潜在利润太低或亏本,这合同就不签。诺基亚也有类似的做法。当销售团队要接一些小单子的时候,后端的供应链团队要做类似的分析来帮助销售决策。
 
  要知道,销售是没法全面评估风险的:他们熟悉需求端的风险,但不熟悉供应端的风险。采购和供应链介入后,完整的风险才有可能。这也是采购与供应链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