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 2025年实现智能转型
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 2025年实现智能转型
2016-12-07 11:22:53 来源:中国外包网抢沙发
2016-12-07 11:22:53 来源:中国外包网
摘要: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苏省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今日在南京举办。会上,工信部发布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
工信部
智能制造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和江苏省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今日在南京举办。会上,工信部发布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要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看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心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明显增强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职能转型去的明显进展。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装备,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推进在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构建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在相关行业移植、推广;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做优做强一批“专精特”配套企业;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协同;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加速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通信革命和产业变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制订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变革和发展的方向。今年三月,全国人大批准实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新兴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扩大新型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辛国斌表示,制造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他建议,中、美、德、瑞等各国应携手发展智能制造,开展重点领域和标准化方面的交流,并在技术试点和人才方面加强合作。
据人民网报道,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主题为“让制造更聪明”,是国内智能制造领域首次举办的高规格大会。大会将聚焦智能制造发展方向,解析智能制造发展趋势,针对制造业个实际应用领域进行探讨。高峰论坛上,中、美、德、瑞等十个国家级智库负责人将交流各国智能制造战略、路线图及合作发展展望,世界500强领军企业负责人分享智能制造创新与实践经验,全球政产学研领域重要嘉宾将共同探讨如何携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全球10个国家或地区的285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全球智能制造领军企业38家,会议和展览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还包括国际知名机构、全球顶级机器人厂商、智能制造重点央企、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覆盖了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知名厂商和研究机构,集中展示当前智能车间、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行业应用以及智能制造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文章来源:中国外包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