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马云:DT时代的“新制造”,将重新定义制造业和服务业

2018-11-27 13:33:57  来源:亿欧网

摘要:在新零售已经初步取得成绩后,新零售后的下一浪潮是什么?马云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提到“新制造”是当下最重要的变革。“新零售是线上线下融合,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是马云对这两场变革的总结。
关键词: DT时代 新制造 服务业
在新零售已经初步取得成绩后,新零售后的下一浪潮是什么?马云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提到“新制造”是当下最重要的变革。“新零售是线上线下融合,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是马云对这两场变革的总结。“新制造很快会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将远远超出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马云提到尤其当下的贸易战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更加面临内外交困的境遇,在呼啸而来的DT时代,IoT、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革命融合的制造业,将以制造业+服务业结合的新模式,推动“新制造”席卷中国甚至世界。

在马云看来,未来10年-15年传统制造业会非常痛苦,挑战越来越大。新制造将带来越来越新的变革和机遇。马云说,技术变革50年,未来的30年应用变革将深入到方方面面。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企业必定越来越难。不拥抱新制造的企业,就如同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马云描述未来的新制造:大数据作为生产资料、云计算作为生产资料、物联网作为生产关系重构制造业。这种变化带来的改变就是,制造业不再是纯粹的生产企业,而是消费导向的企业。“以前一家企业以一段时间内生产5千件衣服代表生产能力厉害,但是新制造的衡量标准是以一段时间内生产2千件不同的衣服为考核目标。”

这种按需定制、智能化、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将对传统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马云认为以前是制造者主导,未来是消费者主导。制造者主导的时候,是大企业得益,消费者主导的时候,是有技术有创新的中小企业获益。“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要成为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目前中国90%以上的机器设备都没有相互连接,只是一个个孤立的载体。阿里希望把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的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彻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变革在当下贸易战背景下尤其具有意义。

马云提到当新制造取代旧制造时,贸易战将不复存在。因为不仅流水线是工业时代产物,贸易战也是工业时代产物。通过贸易战留住就业的想法是可笑的,因为未来制造业都不是创造就业的主阵地。“未来,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当制造没有国界,贸易变成人人参与的时候,规则都要重塑,贸易战如何开打?”

“新制造的班车已经开始启动,不加速自己企业,不去拥抱未来的变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来10-15年,大家都会哭天喊地。”在2年前提出5新战略后,马云再一次系统阐述“新制造”,并提出以上行业劝勉。

马云也在会场回忆道,云栖大会第一次举办时只有三四百工程师,而今天的云栖大会人流数达到了12万人次。但云栖大会依然不是商品展示和售卖的集会,而是展示新技术、交流新的思想盛会。 阿里相信“因为相信而看见”,今天阿里相信“新制造”将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科技潮流,将为当下的传统商业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马云现场演讲速记:

大家好,时间关系,我其实有很多东西想讲,但是被数学家们一搞,我就心里发虚,不一定讲得下去。

很荣幸昨天晚上跟这些数学家进行了一番交流,之后我纠结了很久,不知道该讲什么,虽然这两个小时中听懂得不多,但是我无比感动,我特后悔那个时候没有进入那个世界,当然也感觉很幸运没有进入那个世界,因为我进去了以后,可能被赶了出来。

就像刚才那些公式,我除了1+1=2、勾股定理以外,其它都没听懂。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公式,但是我感觉无比的美好,没有数学为基础,科学就可能没有基础,没有科学就没有这些应用,就没有这些技术。我觉得应该特别感谢那些默默无闻,在背后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些真正的英雄。

阿里很荣幸能够发展到今天,能够为这些基础科学做一点事情,昨天也探讨到了数学有什么用,我认为因为“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价值。我们这个世界适应了任何事情希望都要有价值,都要能够马上采取效应,但是没有人类背后巨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美好的未来,所有人都想到马上收获,就不可能有未来。

一:从新零售到新制造

云栖大会不知不觉办了第九届,今年是第十年,但是第九届。由于场地限制,据说今天有6万人来,这个已经到了最大的极限,也是九年来参加的人数最多。所有来的人,到这里来都是因为相信而来。

第一次我记得我们开会的时候,只来了三四百个工程师,大家在一个酒店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可看,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展览,大家只是一个交流。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了全国乃至世界上优秀的高科技、黑科技在这儿云集,这儿和以往其它的科学的这种论坛和展览会不一样。我发现我们很多人到这儿来,不是来卖东西,不是来卖软件,不是来卖产品,而是展示自己的思想,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想。

今天我们到这儿来的人,都是因为“相信”而相信,我们因为“相信”而看见,所以特别看见,这也是我们每年都来,希望一年、一年的不断搞下去,我们在这儿听见很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前年我提出了未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将进入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能源,大家可能当时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要说这样的“新”,晚上可以编出两百多个,也就是前面加了一个“新”,也有很多人跟我讲,你这个“新”的字用得不对,我知道不对。他们编了很多什么样的零售,我个人觉得我们实在找不到对的词,所以姑且称之为“新”而已。

新零售实际上在重新定义零售,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是讲讲“新制造”,因为“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我前天在上海也讲了,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今天大家的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制造业不会消失 落户的制造业一定会消失

有人说实体制造业正在消失,我认为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才会消失。技术革命将会有五十年,未来的三十年将会是应用变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思想意识的变革。IT主要是为了控制未来,而DT是要创造未来,IT把人变成了机器,而DT要把机器变成人一样。

IT时代诞生了制造业,而DT时代要诞生创造,IT时代基本上依赖于知识,而DT时代要发挥人类的智慧,IT时代是以我为主,而DT时代是以利他为主。DT时代是平台思想,大家说什么是平台思想,平台不是规模,平台是利他,平他是Enable Others,平台是为了让别人做得更好。

有人说我的企业做大了,我自然会变成平台,我认为你只有让别人做得更好,让别人更加强大,只有这样的思想,你才可能成为平台。IT要求标准化、规模化,而DT要求独特化、个性化、灵活性,新制造就是基于DT时代思想的制造业。

未来十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企业将会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环境下,在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企业必定越来越难,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不拥抱新制造业的企业,就如同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所有的制造业要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不能安于现状,特别是现在有些制造业利用了互联网,拓展了自己的营销,带动了一定的销售额,但是这并不表明你们具备了明天的能力,制造业不管你已经拥抱互联网还是没有拥抱互联网,必须思考未来的制造业该如何去走,未来成功的制造业一定是用好互联网,一定是IoT,一定是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制造业企业,因为不好好用好这些新技术的企业都会失败,不是制造业不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是你的制造业不行。

三:新制造会重新定义制造

“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新制造业将会重新定义客户市场,重新定义供应链,重新定义所有的制造和商业的运营和服务。它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不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结合就是新制造,也不是一个产品中加上芯片就是新制造,定义新制造的标准是不是按需定制、是不是个性化、是不是智能化,你知道你的客户是谁,你消耗的生产资料里面有没有数据,工业时代人类发明了流水线,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数据时代同样可能也是流水线,但是流水线上却是个性化的生产。

工业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一样东西的能力,而数据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以前流水线五分钟可能生产2000件同样的衣服很厉害,今后五分钟要生产2000件不同的衣服是更厉害。20年以前流行全城市、全村、全省的姑娘穿一件衣服是流行的,而现在每个姑娘要穿的衣服都必须是不一样的。

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数据,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数据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以前制造业发展好不好是看电力指数,未来我们看数据,看计算指数。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所有这些都会像蒸汽机、石油,改变手工业一样,改变今天的生产车间。

IoT现在才刚刚开始,今天的IoT很多还是以卖硬件、卖软件的人,找一个理由,卖得更好而已。但是物联网的本质,首先必须是一个智联网,没有智能的物联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植物人,其实我们有很多摄像头,而且都已经联网了,但是没有计算能力去处理,没有人工智能,摄像头只能用来罚款,这是对数据的浪费。

芯片是核心技术,我们确实跟发达国家和发达企业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领域,我们有机会换道超车,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市场,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时候因为基础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驱动未来制造业的数据,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大数据不是数据大,是计算大,只有计算能力强,大计算加云计算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数据。

过去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互相看不上,传统制造业讲没有我们,哪来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说没有我们,你们到底卖给谁,未来不管看得上还是看不上,我们都需要一起结合起来过日子,因为谁也离不开谁,未来的数据,算法的专家不是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工作,而是在车间里面写代码。新制造是服务制造业,我们要明白未来没有纯制造业,也没有纯服务业,不能再寄希望于制造业创造就业。

四:新制造是“服务制造业”

现在有人不断在提要通过制造业回归就业,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未来的制造业不是就业的大军,因为未来的制造业可能都是人工智能,可能都是机器人,未来真正创造就业的主要力量是服务业。新零售”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制造业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实体和虚拟的融合,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

未来创造就业的重点不是制造业,我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一定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就业的主要发动机,因为流水线上的大部分工作都会是标准化,只要是标准化的机器,都可以取代,但是体验、服务和创新创造是机器未必能够替代的。

五:贸易战是为旧制造而打

贸易战也是为旧制造而打,我们提出的“新零售”不是为了自己做零售,而是告诉大家,零售可以这么做。我们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进行变革,新制造从根本上会颠覆价值创造的模式,以前是制造者主导,未来是消费者主导。制造者主导的时候,是大企业得益,消费者主导的时候,是有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受益,“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而会变成中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中国90%以上的机器设备都没有互相连接,只是一个个独立载体,如果把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我们将会彻底改变、改革经济发展的方式。贸易摩擦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必然,是中美两国成长过程当中的必然,长达三四十年的中美贸易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没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我们相信贸易摩擦中,肯定会有很多中小企业很困难,但是我也相信困难当中会冒出一批优秀的企业,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的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赢家。所有了不起的企业都是经过经济周期性的灾难,或者各种天灾人祸造成,只有经历过这种灾难的企业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企业,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企业,即使你今天做得很大,也未必能够赢在未来。

面对今天的贸易战,各位企业家、各位创业者,我是相信这句话,他强任他强,月亮照大江,做好自己,还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本次贸易战不可能在两个月、两年内解决,要有二十年的长期思想准备,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因为二十年,足够让任何一个企业成为未来的阿里巴巴,成为未来的亚马逊,阿里巴巴也只有十九年。

我想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未来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贸易不是集装箱,而是包裹为主,贸易的驱动者不是哪个工厂、哪个企业,而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当制造业没有了国界,贸易成为人人参与的时候,规则就需要重塑,传统的贸易战将不再存在。

最后我也想讲创新要严防“叶公好龙”。新的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一切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创新要严防“叶公好龙”,无论是政府还是规模性、成熟性的企业,创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失败、包容错误,而是我们需要明确知道,要防止昨天落后的利益群体如何设计,设下各种陷阱,来阻碍、破坏新的生产力。所以保护哭喊的落后力量,往往会成为破坏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制造业一定会变革。前几天我去了几趟淘宝造物节,发现今天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意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不是中国的制造业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不是中国没有创意,而是你没有创意,不是中国不努力,而是这些年轻人不够努力。“新制造”的班车已经启动,如果自己的企业不加速,不去拥抱未来的变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内,大家都会哭天喊地。

所以我希望在这儿呼吁在座所有企业以及不在这儿的所有制造业同仁们,必须抓紧学习、必须抓紧改革,过去十年零售业所面临的巨大痛苦很快会降临到制造业,因为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任何一个国家不会因为你是实体而保护你,而是因为你是未来而保护你,而是因为坚定的思想才会保护你。

今天来参加云栖大会的所有企业都相信未来,都拥抱未来,否则不会花这么长的时间来这儿倾听。我也很感动,早上这么长时间,在座的都在这儿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我希望云栖大会永远能够保持这种分享的精神,永远保持这种创新的场所,永远不是以卖产品为主,而是以分享思想、交流思想为主的地方。我们希望云栖大会永远变成一个套话最少、套路最少、最务实、最面向未来的大会,再次谢谢大家,也希望在会议期间,每个人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谢谢大家。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