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13:44:11 来源:e-works
在本次疫情期间,因防控需要“宅”在家里的我们,正推动着“云”生活模式的转变,从云办公、云课堂到异军突起的云旅游、云蹦迪,以云服务为代表的经济模式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在这“云云众生”中有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又有哪些可能只是“口罩效应”,即疫情结束后或将如口罩一样,被弃之如敝履呢?
云办公,黄金期的提前到来
疫情冲击下,云办公需求最先爆发,在家办公成为企业首选的工作状态。阿里旗下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数据显示,仅2月3日全国就有2亿人进行线上办公。
从企业信息化发展角度来看,IT 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工作更高效、方便、低成本,随着云计算近年来的持续渗透,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云办公模式。而在全球范围内,基于云的远程协作发展迅猛。据统计,美国有超过80%的企业、约3000万人在远程办公,占总劳动人口的16%-19%。
虽然中国大多数传统企业仍以在公司办公为主,但是本次疫情冲击下,也让企业高管意识到云办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补充。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云办公市场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在2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8%。
对于众多云办公厂商而言,如阿里、腾讯、华为依托自身IaaS云基础设施能力,旗下钉钉、企业微信等办公软件已经获得了大面积普及。针对本次疫情它们纷纷补齐短板,升级了视频会议、即时通讯、文档管理、任务管理等功能,并开放了疫情预防统计模板、置顶公告、疫情预防工作统计等形式,让企业实时、科学的管理和掌握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状态。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共同打赢这场“战疫”,其它厂商也免费开放了云办公服务,如浪潮云ERP宣布免费开放浪潮HCM Cloud、“云+”远程协同办公服务;微软智能云Azure将为企业客户提供为期3个月免费的基于Azure运行的云桌面(VDI)订阅服务;QingCloud(青云)全象云服务平台免费试用一年,并承诺3月31日前向每家联署SaaS企业提供总额10万元云资源;紫光云OA软件uWorker系统推出了“多功能工具包”组合,支持线上远程办公、实时消息、视频会议、任务协同、在线审批等多样化办公需求,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疫情为远程办公软件带来了一次全民测试,也促使云办公黄金期的提前到来。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进入5G时代,5G也将与“云”产业发生叠加效应。随着5G技术的逐渐发展,基于VR、AR等应用也将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体验感,终端需求的升级及5G的发展有望为云办公带来新的机遇。
云课堂,服务能力的一次大考
一直以来,在线教育的优势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其二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再分配。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2518亿元,预计在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面对疫情,教育部正大力推动线上复课,实现“停课不停学”,既避免学生在学校里出现聚集性感染的风险,也保证了学业进程不受到影响。2月17日,由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推出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正式开通,这是面向全国近1.8亿中小学生、1千万老师居家学习的平台,免费供全国各地小初高师生自主使用。
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的效果,除了沪江英语、作业帮、猿辅导等培训机构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外,通过云服务能力构建的云课堂也逐渐引起了大众的重视。受钉钉被小学生评分事件影响,如何照顾到云课堂教课和听课双方的情绪、改进用户端的体验感显得尤为重要。云课堂与传统线下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线”,即通过互联网、智能设备和数字化课程提供教育服务,因此,必须保障在线服务持续稳定运行,不卡顿、低延迟、不掉线、无宕机。
例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背后,是由百度、阿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宿、华为等企业全面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共同协调了7000个服务器、90T带宽,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
除了上述国家队外,其它各家厂商也分别针对疫情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如微软面向各地学校提供以Office 365及Teams服务为平台打造的远程教学解决方案,不但提供了完善的在线直播、点播、互动教学体验,还融入了小程序,让学生老师在网页、手机、平板各种设备上都能同步学习。锐捷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UClass智慧教学平台,满足高校在线教学需求、促进在线授课中师生互动,通过丰富的在线互动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科大讯飞专门针对湖北区域利用智能技术构建起“智能教室”环境,免费支持湖北省学校开展自主网络教学服务。
近年来,我国大力投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云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疫情爆发既为云课堂提供了一次成果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对云服务能力的一次考验。如今云课堂包括从公开课、直播、点播、到多人互动教学、学生交流式学习等多种形态,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形态出现,这意味着基于云的创新应用需要快速迭代,不断引领教学新趋势。
以“云”为名的那些创新
截至2月18日,除湖北省以外的新增病例已经取得了15连降,但短时间内全国人民对于线下活动都仍将心有余悸。这也促使不只是办公、教育,甚至旅游、售楼、餐饮、娱乐业,都有向云端转向的趋势,我们的身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被冠以“云”的应用。
云监工:网友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直播观众被称为“云监工”,高峰时期逾4000万人同时在线。
云逛街:成都众多购物中心在疫情期间借助抖音等渠道,采用“云购物”的方式开设直播间在柜台售卖,为购物中心带来业绩收益。
云蹦迪:2月8日上海TAXX酒吧在抖音直播“云蹦迪”,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7.1万人,4个小时持续霸榜抖音直播小时榜榜首,打赏总收入超过70万元。
云旅游:镇江市文广旅局推出360°VR全景导览系统,全息影像欣赏金山、北固山、焦山、西津渡景区美景。
除此之外,由“宅生活”引发的云喝酒、云问诊等也被大家津津乐道,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云”冲破了空间障碍,为疫情阻击战注入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回顾这些被冠以“云”的模式创新,其本质仍然是围绕线上直播等方式消除人们因疫情而带来的空间距离感。对于许多扎根线下的服务产业而言,云并不是结果,而是通向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所有线下活动被冠以“云”的名义后,就能带动下一个风口。
例如对于旅游、购物这些社交活动而言,线下的氛围和参与感非常重要,在疫情蔓延的日子里,一些“云”经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调味剂,然而在充分利用云技术在特殊时期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更期待疫情早日结束,社会重回正轨,重新体验线下的乐趣。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迈向云端的步伐并不快,除了在“互联网+”上的深度布局外,更多的只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云端迁移工作,针对细分领域的云应用并不多。可以预见的是,在疫情引导下云服务的需求也正在变得多样化,未来的云会更聚焦于应用,通过云服务去驱动产业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以及整体技术的改造。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