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制造 > 正文

周济: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

2021-01-28 14:09:27  来源: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摘要:近日,2020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会上说,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制造
  近日,2020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会上说,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坚定不移以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根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周济认为,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
 
  广义而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
 
  周济说,推进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周济认为,如果说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始,那么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推动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并将引领真正意义的“工业4.0”,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据周济介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性赋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智能制造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各类制造系统的产品创新、生产创新、服务创新等制造价值链全过程创新以及系统集成创新,这种融合技术创新包含两个重点:一是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技术赋能,二是赋能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二者深度融合形成创新的制造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集成式创新。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性赋能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制造是主体,‘赋能技术’是为制造升级服务,只有与‘领域技术’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发挥作用。”周济说。
 
  因而,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工程对于智能技术而言,是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工程;对于各行各业、各种各类的制造系统而言,是应用共性赋能技术对制造系统进行革命性、集成式创新的工程。
 
  “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智能制造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大系统,作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的诞生和演变与信息化发展相伴而生。当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现群体突破和融合应用,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开创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新阶段。
 
  据周济介绍,随着信息化发展,我们把数字化制造称为第一代智能制造,把“互联网+制造”称为第二代智能制造,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
 
  周济认为,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联式”的发展方式,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
 
  “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推进地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还远远没有实现‘数字化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完成好数字化‘补课’,打好数字化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利用先进技术,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子。企业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体,每个企业要‘因企制宜’,根据自身实际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产学研协调创新,实现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周济说。
 
  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路径
 
  智能制造是一个集成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及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网络两大支撑系统集合而成。制造业创新内涵包含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四个层次,在这四个层次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路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标杆工厂仍然只是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的智能工厂,即第二代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更先进的技术升级还在后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今后20年,中国企业将要向自学习、自适应、自控制的新一代智能工厂进军。”周济说。
 
  对于“十四五”期间如何推进智能制造,周济建议:一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二是推进“智能制造工程重大专项”,三是协同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工程,四是发挥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的作用。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