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能源 > 正文

成品油需求回暖,难挡炼能过剩

2020-04-09 17:19:53  来源:中国能源报

摘要:日前,国有企业成品油计划出口量相继发布,4月出口总量约529万吨,同比去年下滑0 6个百分点。
关键词: 能源建设

 

日前,国有企业成品油计划出口量相继发布,4月出口总量约529万吨,同比去年下滑0.6个百分点。

      

全国各地复工复产率逐步提升,但成品油终端需求缓慢回升不及预期,市场呈现“长假日”状态,供大于求现状将持续。同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品油出口受阻,炼化项目相继投产,部分供应压力将传导至国内市场,下游竞争加剧。

(文丨本报记者 渠沛然

      

出口受限,航空煤油尤为突出

      

“国内供需矛盾持续,成品油出口依然是缓解国内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出口环节遇阻,预计部分出口资源将转为内销。加之新增炼化产能相继投产,市场竞争加剧。”卓创资讯分析师邹敏珍说。

      

当前,受疫情影响,国内需求回升缓慢,国外需求减缓,国内汽柴油出口受阻,国内成品油供应量或持续走高,主营炼厂还面临内外航空煤油用量双双锐减的压力。

      

数据显示,3月上旬,中国境内航班量虽环比回升16%,仅为正常水平的40%左右。二季度国内航班量将持续增加,航煤需求逐渐好转,预计三季度基本恢复。但三月底开始,中国继续大幅削减国际客运航班量,每周降至130班左右,仅为去年同期3%。海外航空煤油需求减少,供应过剩,亚洲、欧洲、美国等地航空煤油价格迅速下跌,炼厂出口意愿不强烈。与此同时,三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重大工程项目复工率大幅升至 90%,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由于航空煤油和汽油消费提振不明显,炼厂出口受限,不排除四月将出口转内销,不会全部压在国内,但压力不小。目前库存可能因为低油价刺激会消纳一部分,但后期出口市场供大于求影响明显。”邹敏珍说。

 

炼能集中投产,过剩加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原油加工量回归正轨,下半年炼油业竞争加剧。

      

此前,河北、山东、福建、广西、广东等地先后公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名单,投资万亿元、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总规模3亿吨的沿海大型炼化项目16个

     

三季度开始,各大炼化项目将相继投产。中石化中科1000万吨/年项目年中投产,山东地炼1280万吨/年产能将于三季度整合。中海油大榭石化扩建600万吨/年产能和中化泉州扩建300万吨/年项目也将于三季度投产。

      

中石化金门石化和洛阳石化200万吨/年和400万吨/年项目年底投产,虽然对今年加工量提升作用不大,但减去二者产能和地炼整合淘汰的产能,国内仍有600多万吨新增炼能。

      

与此同时,中国炼化版图正在变化,自浙江石化一期 2000 万吨/年炼化项目 2019 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后,盛虹石化、中科炼化、广东石化等几个大型项目都在加紧建设,山东裕龙石化更是推出三期共计 6000 万吨/年的炼油产能建设规划。受访人士表示,未来强者更强,淘汰弱者将成常态,独立炼厂只能通过硬性减少炼油量、减少进口以平衡市场需求。”

      

“下半年炼油竞争激烈,疫情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回暖仍需时日,炼化产能过剩加重”,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对记者说,“在此情况下,将有更多落后产能被整合或淘汰。”

 

探索新领域,设备换资源

      

只有不断寻求新市场、新领域,企业才能应对各种风险。

      

庞广廉建议,一方面,对于已经拥有下游的石化企业来说,可以从下游往上游走,依靠政府力量向上延伸一体化装置,贯通产业链。而像山东地炼这种下游链条不发达的炼厂来说,应加快转型,多化工,少油品,向纵深加工发展,形成上下游炼化一体化格局,特别是在重整、加氢以及下游化工装置新建方面。

      

“另一方面,未来,将国内产能300万吨左右、设施运转良好的炼化设备推向‘一带一路’国家,也是整合炼化产能的一个思路。”庞广廉说,“‘一带一路’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炼厂在未来有较大升级更新空间。”

      

目前,缅甸、泰国、菲律宾、埃及等“一带一路”国家炼化设备多购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设施老旧,深加工能力不足。“对于我们来说的‘落后产能’装置,有很大几率匹配这些国家炼油的需求和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出台优惠外商政策,中国石化企业海外机遇众多。”庞广廉说。

End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ka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