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医疗 > 正文

王才有:互联网医疗发展面临五大问题

2017-01-12 15:23:40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摘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要互联网通信行业和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关键词: 智慧医疗
  6月18日,“2015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围绕金融、交通、医疗三个“互联网+”的重点领域邀请相关行业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400余人出席,共商跨行业协同推进“互联网+”大计。
\
 
  在“互联网+医疗”专题峰会上,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先生做主题致辞,指出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新兴的交叉行业,我们面临着监管主体的多元化,产业主体的多样化,以及应用主体的个体化的复杂局面,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要互联网通信行业和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以下是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受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委托出席2015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并为“互联网+医疗”这一专题峰会做一个引言。首先我谨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会议参会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如刚才主持人所说,当今“互联网+”是异常火热,用异常火热来形容当前的局势,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新生态,促进新的发展,进入新的生态,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在“互联网+”的热潮中,“互联网+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医疗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但是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一直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够高、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发生。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现代技术,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力,为医疗健康行业变革和突破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手段。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新兴技术为手段,加速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逐步形成医疗服务、协同医疗、健康促进和康复照顾为一体的集成式医疗服务模式。当前可以看到各种询医问药、挂号服务、就医导诊、费用支付以及在线咨询、远程会诊、家庭护理康复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化医疗服务模式。鉴于互联网在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安全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2014年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与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我国的医疗互联网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达113.9亿元,其中移动医疗达30.1亿元。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的到来,易观国际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整体规模将达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可以看到,移动医疗的发展速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互联网医疗产业的美好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也逐步形成了包括专业医疗机构、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可穿戴设备制造厂商、医疗设备制造厂商、医疗保险行业等在内的庞大的产业链的参与,这些企业和机构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促进等方面都涌现出大量的系统解决方案。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和加快企业经营实力的创新能力提高,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当前尽管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医疗这个新生事物正处在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顶层设计和法律基础,针对互联网医疗行为、互联网医疗纠纷方面缺乏政策设计和法规细则。第二是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协同机制,企业和社会也应该在互联网+医疗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第三是互操作标准的缺失,互联网医疗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机构、多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既要开发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又要推进信息标准化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实践。第四是隐私与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和技术规范不够健全,导致信息难以共享,信息持有者对信息拿出去共享缺乏信心。第五是技术和人才短缺,医学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一个医学生从念大学开始到真正能看病得十几年,发达国家这个时间更长,从18岁上大学到32岁才能看病,这么长的时间内他在做什么,一是读书,二是跟师傅学习,跟着有经验的医生来学习和实践。所以医生看病,一是靠读书获取知识,二是靠实践增加阅历。医疗的特点与互联网的特点,这个方面形成了反差。互联网天生具有求快、求变的急性子,遇见了求稳求全的,人才的融合难以短平快得到解决。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医学信息学从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上都非常薄弱,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用来形容互联网医疗非常贴切。
 
  当前我们处在充满幻想与机遇,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新兴的交叉行业,我们面临着监管主体的多元化,产业主体的多样化,以及应用主体的个体化的复杂局面,为此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要互联网通信行业和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我们今天在座的互联网通信行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当然也有我们医疗行业的代表,是我们国家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根基和主力队伍,希望大家充分交流,畅所欲言,携起手来,共同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王才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