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上是DJ的话,舞池里早就已经清场了。”
看完今日凌晨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作家Christopher Mims调侃说。
如大多数人此前预料,此次iPhone7发布会的现场更像是走过场,苹果登台的高管缺乏感染力,观众席也鲜少互动,《纽约时报》记者Mike Issac也同样发出了“无聊啊”的感叹。
iPhone7遭遇了几乎一面倒的悲观评价。
新亮相的iPhone7几乎没有任何亮点,负责苹果全球市场营销的高级副总裁Philip Schiller介绍了iPhone7的十大革新,包括取消3.5mm传统耳机接口、机身使用双摄像头、机身防水防尘等,但这些渐进式的产品更新只是在不断验证着此前外界提前“剧透”信息的正确性。
作为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iPhone塑造了苹果的有一个辉煌,让这家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近年来,iPhone无疑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在过去一年,苹果销售的iPhone数量是5年前的6倍,苹果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来源于iPhone的销售。今年7月,苹果已经累计在全球售出10亿台iPhone。
但与此同时,iPhone的销售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截至6月底的第二季度,苹果从iPhone获得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23%,拖累整体营收下滑。
作为大型科技蓝筹股的苹果也被机构投资者所抛弃,今年第二季度,共同基金所持有的苹果股票已经从上一季度的20.83%下降至20.42%,相应的是对Facebook、亚马逊等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增持。
瑞银集团认为iPhone今年的销售将总体下滑9%,但新款iPhone7将有望在明年提升5%的出货量,总销量达到2.22亿台。
尽管对于iPhone7的发布外界总体失望悲观,但也有相对乐观的说法认为,iPhone7没有出现重大更新,是苹果为了明年iPhone产品10周年之际发布更加令人意外、惊喜的产品在“憋大招”。
重头戏iPhone7缺乏亮点
苹果的iPhone7如期而至,遗憾的是没有惊喜。
7日当天的发布会依然是典型的苹果式的“中规中矩”,媒体和“果粉”们对于流程套路早已烂熟于胸,冗长、平淡、乏味、缺乏亮点可以概括苹果的这一次重要的产品发布。无论从苹果参与产品发布的高管身上还是台下的观众,都难以感受到激情,所有人都像是在走过场,完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更糟糕的是,发布会之前不断透露出的关于新款iPhone7的各种新消息,让人们在最终的发布会上难以找到一丝惊喜。由于此前一系列的产品“剧透”以及苹果官方Twitter提前泄露信息的乌龙事件,导致当天原本的重头戏--iPhone7的发布却成为了整场发布会最无聊的部分,现场除了能够从观众席中听到整齐划一的纪律性很强的掌声外,几乎嗅不到一丝热烈而兴奋的空气。
无论在媒体还是“果粉”群体中,普遍散发着一种失望的情绪,人们希望看到苹果向外界呈现出更多意料之外的产品和更新,期待“one more thing”,但这些并没有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出现。
人们有理由怀念乔布斯时代的苹果,那段时间里,苹果的每次发布会都像是节日,人们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步入会场或守在屏幕前,等着乔布斯向你卖关子、抖包袱,从信封中抽出薄的难以置信的Macbook Air,或是拿出一款周身上下找不到一个物理按键的手机,台上的这个人能够轻易打破你所有关于硬件产品的最疯狂的想象,然后骄傲而任性地告诉你:苹果给你的才是最好的。
这样的场景早已经成为奢侈,过去的苹果或许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苹果产品不再是酷炫的代名词,iPhone7或许也无法拯救苹果日益下滑的销量趋势,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接下来面临的是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饱和、安卓阵营的智能手机厂商的迅速崛起以及缺乏下一个划时代先锋产品的尴尬。
每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都像是苹果向外界交出的一份最新成果报告,而每两年一次的产品重大升级则是苹果接受外界对其创新能力考验的机会。
而这一次的苹果产品发布会对于苹果来说又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继今年第一季度公布了首次收入同比下滑后,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分水岭,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兴奋感正在逐渐丧失,苹果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劝说消费者为何需要把手中的iPhone升级成最新一代产品。
分析师郭明池对于iPhone的预测和分析向来都有相当高的准确性。而这一次他也对iPhone 7信心不足,他表示今年的iPhone 7将不会有太多“吸引人的卖点”。与iPhone 6s相比,iPhone 7在外观上有了一些调整,但是这并不足以为iPhone整体的销量带来实质性影响。
和郭明池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巴克莱商业银行分析师Mark Moskowitz,他认为,iPhone 7作为取代iPhone 6s的产品,变化并不大。特别是硬体规格和外观设计的部分,比起目前已经在售的iPhone 6s系列手机并不明显。
来自Insurance2GO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50%的iPhone用户打算未来会升级到苹果的下一代iPhone 7,这个比例是低于去年iPhone 6s,虽然后者销量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
除了iPhone外,当天发布会上的其他内容也乏善可陈,硬件方面也只更新了苹果手表,外观看上去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增加了GPS定位芯片、深度防水等市面上其他很多智能手表早已拥有的功能。
苹果还展示了iWork的云协同办公功能,但这些也早已被谷歌(微博)的Google Docs,微软的Office产品等广泛使用,The Verge主编Nilay Patel吐槽称,这部分也许是苹果发布会备选的展示方案,最终居然也在正式发布会上亮相了。
内外交困
苹果目前已经陷入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从其自身来说,过分依赖iPhone销售模式的弊端也在苹果的近期财报中得到明显的体现:由于iPhone销量的下滑,苹果公司整体的业绩也被明显拖累。
此外,苹果寄希望于通过其生态系统增加其他利润来源的努力目前来看还收效甚微,嵌入10亿部iPhone中的苹果的iCloud、App Store、苹果支付等都是苹果生态圈中能够给苹果未来带来增长的重要领域,去年,苹果来自服务的收入增加了40亿美元至230亿美元。但依然仅占到总收入不到10%。
苹果还试图打开全新的市场,例如企业市场就是苹果近期开始重点强调的一个领域。通过打开企业市场,库克试图让销售下滑的iPad等产品重现生机,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称,去年一年在企业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250亿美元。
从外部来看,以安卓阵营的强大品牌军团,仍在全球范围不断蚕食苹果的市场,三星、华为等品牌早已与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叫板,在中国市场享受到最初的高速增长后,苹果很快便遭遇到了在这一全球人口最大国家的销售下滑的尴尬,背后是国产厂商百花齐放般的快速崛起,国产厂商更“接地气”的打法,俘获了大量的消费者。
从全球市场来看,三星毫无疑问依然是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7月刚刚发布了Galaxy Note 7,但是最近由于遇到了电池缺陷问题,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召回,创新不足的iPhone 7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大超一把三星目前还不好说,但确实给了iPhone 7一个非常好的销售窗口期。
在苹果全球庞大的拥趸中,来自中国市场的用户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不管苹果怎么没有创新,可能仅是一个颜色变化,也可能身边有人买了,他们就会一拥而上。
但是,在iPhone 7上中国的用户可能要更加理智了。援引路透社报道,从中国的微博发帖情况来看,前年iPhone 6在登陆中国前的一个月里,吸引的评论数量比今年新产品发布前高出约15倍。但是,中国网民目前对iPhone 7的期待程度不高。用户普遍反映,对于这款最新产品,他们更有可能“等待观望”而不会急于抢购。
中国市场一度被苹果公司视为下一个大型增长引擎。不过,苹果公司4至6月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大幅下降给这部引擎来了个急刹。根据IDC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为7.8%,仅排名第五,落后于中国本土品牌华为、OPPO和vivo,这三个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共占到47%。
除了三星外,苹果可能会担心的另一个对手就是华为了。去年,华为的智能手机供货量超过1亿部,虽然不到苹果的(超过2亿部)一半。但相比之下,华为的供货量同比增长44%,增长率是苹果的2倍以上。
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德国举办的家电展上表示,苹果持续减速,华为有望最早在2018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目前,华为正在努力把中国市场的成功复制到全球,但这需要一定时间。
还有vivo、OPPO的异军突起,虽然目前从价格、品牌等多个方面还无法影响到苹果,但其产品价格正在向3000元、4000元以上攀升,甚至在站稳中国市场的同时,在被全球看好的东南亚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今年以来,iPhone在中国的销售出现持续下滑,中国消费者对苹果的热情明显降温。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7.8%,滑落至第五位,位列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之后。苹果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苹果的服务并不能完全在中国开展,iTunes电影和苹果书店在中国无法访问。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iPhone 7如果遇冷,苹果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无可避免将进一步下滑。
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的弊端也在显现的更加明显,以一己之力和安卓阵营的整个集团军对抗已经显出疲态。
尽管近年来,苹果生态进一步开放的理念已经在逐步体现,包括引入第三方应用提供者进入iOS的较低层核心系统,例如今年WWDC上宣布的与腾讯手机管家合作的恶意电话过滤功能等,但这些措施依然显得迟缓而保守。
在即将迎来iPhone这款划时代产品面世10周年之际,苹果却进入了业绩增长的平台期,外界对这家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总是有着极高的期待,但现在的苹果似乎很难去满足这样的期待。iPhone7的发布或许也无法扭转苹果产品销量增速下滑的颓势,而增强现实、无人驾驶汽车等这些未经苹果方面证实,但已经成为公开秘密的全新项目,距离问世也还遥遥无期。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