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愿随5G乘风起:那些被带动的红利

2018-04-11 14:03:20  来源:51CTO

摘要:我们在经历了只能通话的1G时代,查看图片的2G时代,绚丽多彩的3G时代,流畅高清的4G时代后,终于要迎来超越想象的5G时代。
关键词: 5G
  我们在经历了只能通话的1G时代,查看图片的2G时代,绚丽多彩的3G时代,流畅高清的4G时代后,终于要迎来超越想象的5G时代。
 
\
 
  作为开启全面物联网的重要连接技术,5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让普通消费者能够切实感受到5G带来的变化,智能手机无疑是最终要的工具之一。
 
  5G让智能手机彻底升级换代
 
  根据Cartner公开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在2017年第四季度总销量为4.08亿部,相比去年同期讲讲了5.6%。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4.6亿部,同比下滑0.5%,中国市场的出货量更是下降了5%。这些数据都在表明,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对于众多手机厂商而言,如何度过这场寒冬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5G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们复苏且壮大的一个机会。
 
  有资料显示,全球手机市场在2009年至2010年进入3G换机时代,中国手机产量也随之增速20-40%,而在2013年至2014年进入智能机和4G换机时代,智能手机产量增速也达到了10%-30%。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没有装配5G接收的功能,若是想要体验5G的极速快感,势必需要更换自己的智能手机才行,因此如今的智能手机可能面临大换血的时代。从4G到5G,可能许多人认为只是一种通信技术的迭代,无法从中感知到对于自身切实的影响,因此不会有太强烈换机的欲望。
 
  昂贵的5G注定入局的门槛不会太低
 
  但是从4G到5G仅仅如此吗,显然变化不会那么简单。从2G到3G,我们从一个静态的世界走到了动态的天地间,从3G到4G,我们来到了高清的世界,从4G迈向5G,我们也许将真正能掌控万物。
 
  与4G相比,5G最大的特点无疑是速度,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速度,5G的速率最多可以达到4G的100倍,而其连接的设备数量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更快速度的情况下,移动视频、音频产业、智能家居、VR、AR等都将在5G网络下实现,如此多丰富的新功能,所造成的吸引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由于5G涉及到的技术更加复杂,因此能够拿到5G门票的产商也不会太多,目前来看,国内有希望能够引领5G的只有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等厂商,其他企业只能在其制定的标准之下进行研发。
 
  早早布局5G的除了国内这些厂商之外,三星、高通、Intel、诺基亚等国外大厂也纷纷加入到这个领域之中,显然也是看中了5G广阔的前景。
 
  稀缺的频谱资源成为5G发展的掣肘
 
  不过目前来看,5G在中美的进展依然不顺利,由于5G技术融合了不同的频谱类型以及频段、频率、带宽与多项新服务,而作为5G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频谱却非常紧张,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预测,至2020年,国际移动通信频率需求将达到1340MHz-1960MHz,届时中国移动通信频率需求将为1490MHz-1810MHz,频谱缺口达1000MHz。
 
  稀缺的资源,加上更复杂的技术,可以预见,5G虽然可以为我们带来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但是相对的成本也会更加昂贵,因此搭载5G技术的手机在价格上可能会有一定上涨。当然这一切在5G还没正式商用之前都属于预测,如中美等掌握了5G技术的国家,在未来必然会将5G成本降下来,惠及所有消费者。
 
  近日,三大运营商逐步关闭2G的举动也可以看作是节约成本所采取的行为。由于4G网络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目前仍然使用2G的用户也是逐年减少,因此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原来2G的优质频段如今仍在使用有些浪费了,因此希望能够解放这些资源,用以4G网络已经NB-IoT的搭建。
 
  除中国以外,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0个独家运营商已经正式关闭了2G网络,完成了用户的迁移,可以使用这些闲置的2G设备来为5G做准备。
 
  根据路透的报导,北京已经跟各国电信业者签署25项协议,测试5G设备,希望今年年中能提出准商业化产品。加上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在各大城市中进行5G的试点,5G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结
 
  如今也正值中美贸易战开端之时,中美在5G之上的标准之争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掌握了标准,便掌握了在5G时代的话语权。
 
  并且在未来,5G的市场将更加广阔,有相关数据显示,到2021年,无线服务收入将达到8810亿的高峰,并且2023年全球无线服务用户也将从当前的77亿增加到90亿。人口红利加上巨额的市场,5G的潜力显然让人侧目。即将到来的5G时代,也许将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次的风口,不知又有多少人把握住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