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关于国内程序员肉身翻墙

2018-04-27 11:24:12  来源:四火的唠叨

摘要:本来是没有倾向谈论这个话题的,但是最近邮件或者微信问我这个问题的国内程序员朋友很多,我在这里一并介绍一下,也算作简单的解答。同样的问题就直接参阅即可。
关键词: 程序员
  本来是没有倾向谈论这个话题的,但是最近邮件或者微信问我这个问题的国内程序员朋友很多,我在这里一并介绍一下,也算作简单的解答。同样的问题就直接参阅即可。事实上,我很乐意收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包括肉身翻墙这样的话题,混熟了的话瞎扯也开心。但是也请大家注意一点礼貌,有好几次有程序员没头没脑地微信上跳出来问问题,然而话都说不清楚,或者连个招呼也不会打,更有甚者二话不说直接把log贴过来让我看问题,实在是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些我回复了,有些我实在是不想回复了。
 
\
 
  另外,具体的问题我比较好解答,像有不少人问我,“你觉得美国怎么样?”,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具体问题还是邮件沟通更合适,我答复起来也更舒服,微信更适合有一句没一句的扯淡。另外,要说明的是,因为我是14年搬到西雅图的,并不算待了很久,我也有一些其它国家的程序员朋友,但是我只谈论美国,因为我也没有其它的经历。
 
  首先,我觉得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出国工作?是一时脑热么?别人的饭碗里的饭,闻起来总是香的;别人的生活,看起来总是美的。但轮到自己的时候,却不一定如此。如果你想去哪个国家工作,那么至少办理旅游签证去玩一玩、看一看吧?签证有时候会很麻烦,这没错,可是连这样的事情都不做的,下了决心立了志愿又有多少可信度呢?现在旅行那么方便,旅游签证又已经是10年签了,出行应该说不能算什么问题。不同人生活上的追求千千万,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或许才是最合适的。而怎么才能认定喜欢,肯定是去看看最保险了。当明确了目的和原因,那么才往后思考才有足够的意义。
 
  接着,我想泼一点冷水,谈谈我觉得在海外工作令我失去的东西。
 
  1. 朋友和亲人。这不必细谈了。会认识新朋友,但是绝大多数的交际圈和亲人都会远去,而对于远行后父母养老的顾虑,也是很常见的。
 
  2. 便捷的生活。我记得几年前住在北京的时候,下楼就是一条便利街,从吃饭剪头到购物遛狗,日常服务都有了,踢个球打个篮球,边上就是球场和gym,每天可以步行上班,怎一个方便了得……现在呢,不开车出门就相当于残疾一样,最近的公交车站要走很远,更何况公交系统远没有国内发达,经常一小时一班车,还得倒车才能去市区(西雅图)。
 
  3. 职业生涯的某些可能。你可以认为是职业生涯的瓶颈。语言问题和文化问题是夹杂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类问题,无法分开。程序员这样靠技术吃饭的职业,依然需要语言文化这样强力结合的软能力,而这一点,从我观察来看,中国人普遍有短板,基本上能够奋斗到很高职位的母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程序员,凤毛麟角。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但主要是以上。知道这些很重要,是帮助冷静下来做trade off的。
 
  至于好的一面,已经有太多的文字了,我只说一点:
 
  体验。不止是生活上。能在世界软件大国中的top 2都当过工程师工作过,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经历。
 
  接着我才说肉身翻墙的方式。据我所知,有这样三种,难度依次增加:
 
  1. 海外读书,现在留学不同于20年前,学校的选择余地也很大。我身边的大多数华人朋友就是在国内读的大学,然后跑出来读研究生。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来到美国在语言方面的压力会小一点,并且在学校里右足够的机会得到语言的强化和锻炼。毕业前可以实习,这也是很好的留下工作的机会,比社招面试成功率要高很多。学生签证到期可以申请18个月的opt,因此有若干次机会进行H1B的抽签,每年的抽签中,如果是美国国内的硕士毕业身份会有两次不同概率的机会,总体抽中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2. 在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工作,然后藉由L1签证transfer到国外去。这种方式的选择余地没有第一种大,但是适合那些已经走出学校的程序员,先要面试进入外企,然后根据这些外企的内部转岗政策,至少在国内干满一年后,获得海外职位(这很可能需要经过面试、推荐、商谈等不同的阶段)。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带家属,而且家属在冗长的流程申请到L2的EAD后可以工作。在L1期间如果公司支持,每年都可以申请H1B签证,但是如果没有美国本土的硕士经历,抽中的概率不大,这两年中每年抽中的概率大概不到三成。如果身份没有变化,L签证在5年后到期,必须离境。
 
  3. 直接投海外简历。这种方式最难,并不只是美国直接招聘的公司凤毛麟角,不只是候选人考察bar高,还包括这种方式无法办理L签证,只能走H1B这一条路,这也就意味着能否抽中签证并非自己能够控制,概率见上。如果面试通过,但是H签证没抽到,有的公司会把你送到别的英语国家去等一年继续抽。对于那些拖家带口的程序员来说,这无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都会面临大量的签证等等材料的准备,甚至年年如此。在获得绿卡之前,身份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烦人的问题,通常公司会联系律师代理帮助,但依然会花费很多的心思和时间,但如果对那些文件材料准备看了就头大,恨之入骨的程序员,这显然是件很不好的事情。
 
  最后,回答两个常见的关于海外求职方面的问题。
 
  英语有多重要?就面试而言,英语很重要,但是远没有专业能力重要。能够沟通交流这是必须,否则一定会影响能力的打分。特别是对于投海外简历有兴趣的程序员,电话面试中能够沟通交流是一个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在语言层面耽搁的时间越少,留给自己花在问题本身上的思考和沟通交流的时间就越多。现在英语可以不那么好,但是职业的发展来说,英语机会是一个必要条件。我见过不少中文说起来头头是道的程序员,讲英文却要命一样。
 
  适应异地他乡的生活有多难?这要看怎么定义“适应”这个词。直接来工作的话,前三个月会特别困难一点。几年后绝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长远看,最大的困难还是在文化上,文化背景的关系,主流的文化圈子还是很难进入,当然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熟悉的圈子。而这个困难,基本是终生的。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看了,有的人在乎,有的人不在乎。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