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9 Pie手势操作实测:还是苹果iPhone X的好用
安卓9 Pie手势操作实测:还是苹果iPhone X的好用
2018-08-21 09:25:01 来源:猎云网抢沙发
2018-08-21 09:25:01 来源:猎云网
摘要:与iPhone X的手势导航功能相比,谷歌版本的手势导航相对不那么直观,比如用户需要从底部向上滑动回到主屏幕,而没有像iPhone X那样专门的按钮。谷歌版本的用户甚至不能释放屏幕上的额外空间。
关键词:
安卓
今年5月,我在自己的Pixel 2 Xl智能手机上启用了Android的手势导航功能,将其作为测试版功能进行体验。几个月过去了,现在这个功能已经和Android 9.0 Pie的其他各项功能一起通过了测试,我将再次关闭该功能。
与iPhone X的手势导航功能相比,谷歌版本的手势导航相对不那么直观,比如用户需要从底部向上滑动回到主屏幕,而没有像iPhone X那样专门的按钮。谷歌版本的用户甚至不能释放屏幕上的额外空间。如果你有一个谷歌Pixel或另一款运行Android Pie系统的手机,你应该关闭手势导航功能。
虽然人们很容易将该功能的弊端归咎于设计的糟糕,但Android手势导航功能的真正问题远不止于此,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Android的很多核心功能仍然围绕着一个专用的后退按钮。尽管这有时会被内行人嘲笑,但实际上这可以说是Android最好的功能了。但它的缺点也在于妨碍了一个完整的基于刷新的系统的形成,使得要跟上iPhone X的步伐更加困难。
Android手势导航为什么不好用?
在大部分时间里,Android都依赖三个按钮来运行。但如今,这些按钮通常都是屏幕上的虚拟按钮。Home按钮可以使用户返回到主屏幕,Recents按钮允许用户切换回以前使用过的应用程序,而后退按钮的主要功能是把用户带回到某个应用程序之前的菜单。
在Android Pie手机上,你可以通过访问设置>系统>手势>在Home按钮上向上滑动来激活手势导航功能。手势导航用一个滑动手势系统取代了Recents按钮。用户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可以看到最近的应用程序、建议的应用程序和搜索栏;点击右边的Home按钮来重新加载上一个你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将Home按钮缓慢向右滑动,切换到最近使用过的应用程序的列表。
大多数这些手势都比旧系统更难使用。用Home键滚动应用程序需要很高的精度,而且很容易超出目标。和直接按某个键进入最近的应用程序相比,向上滑动切换到最近的应用程序菜单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轻击Home按钮并不比之前经常使用的双击Recents按钮的方法快。
不过,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你永远无法完全摆脱按按钮的操作,无法完全依靠滑动来进行。你仍然需要点击Home按钮才能回到主屏幕,更重要的是,后退按钮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你仍然需要在屏幕底部有一个宽宽的导航栏,而且现在你必须既点击按钮,又滑动屏幕才能移动。这些操作不仅会让你迷失方向,而且也不会像iPhone X的系统那样为你节省下屏幕空间。
后退按钮无可取代?
虽然谷歌可以通过用滑动手势取代Home键以此达到消除Home键的目的,但去掉后退键将更具挑战性。一些应用程序仍然没有为退出菜单提供它们自己的后退按钮,而那些有后退按钮的应用程序则倾向于将它们放在左上角,这样如果手机屏幕超大,用户很难找到它们。
此外,尽管后退按钮遭到了诋毁,但它仍是Android的一个真正有用的而且是定义性的功能。批评人士对后退按钮的主要攻击方向是认为后退按钮只是导航的一种形式。当你按下它时,你永远不确定它是否会把你带回一个菜单层,是否会让你直接回到应用程序的主菜单,或者完全退出应用程序。
这种批评虽然没错,但忽略了后退按钮的作用。在浏览Facebook帖子时按下后退按钮,你就会回到你的feed。在Chrome中,如果你按下后退按钮,你会回到上一个网页。按下电子邮件的后退按钮,你就会回到收件箱。在Spotify播放列表中,这个操作会把你带到应用程序的主屏幕。Home按钮对退出应用程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可以走出监狱的通行证”一样。同样地,后退按钮是一种通用的、方便快捷的退出程序菜单的方式。
为了摆脱后退按钮,谷歌将不得不用其他东西替换它,比如从屏幕左侧滑动。然而,这肯定会破坏应用程序现有的功能。许多人已经使用边缘滑动来打开自己的菜单。因为大多数Android手机都不运行谷歌的最新版本的软件,因此让开发者重新编写手势导航的代码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所有这些理由都可以解释为什么Android Pie的手势导航功能深埋在Pixel手机的设置菜单中,并且在默认情况下不启用。虽然没有明确地将该功能标记为实验特性,但它也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实验特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