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我从中国移动离职,入职华为软件。
在那之前,一直听说这个部门面临的困境、压力。但我没想到,暴风雨会是如此猛烈。
入职的第二天,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几十名新员工一起,参加了传说中的"大队培训"。在同学的提醒下,我看到心声论坛里关于我的帖子,有人说,华为招我来,是要利用我去做客户关系;有人打赌我熬不过一年;但更多的人,还是关注和期待我在软件能做什么,会带来什么变化。
这种别样的"欢迎",提醒我要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环境里"活下来"。
我给自己设定的"活下来"这个目标,当然不是简单的不被开除,而是要做到"融入组织,在新环境里创造价值"。
一转眼,在华为已经25个月,我自认为初步达成了"活下去"的目标,今天,就把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关心我的朋友们吧。
【既要有个性,又不能太任性】
在45岁"高龄"加盟华为,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首要价值应是专业积累。如果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专业能力,必然会被人鄙视。
感谢中国移动,让我能在业务支撑领域坚持干了二十年,能够对运营商的业务、经营以及IT系统都有深入的了解。这方面的经历、经验,以及横跨诸多领域的知识面,是我相对于其他人的优势,让我在华为有了生存的底气。
华为内部专家很多,分布在各个领域;而我的横向知识与能力,恰好可以和这些专家们互补。很多次内部讨论时,我提出的观点,拿出的案例,往往都是以前欠缺的视角,所以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同事们接纳和认可。
刚进华为时,有好心的朋友嘱咐我,在新单位通常有三个月的蜜月期,加上以前的甲方身份,这期间领导同事都会对你比较客气尊敬;然而蜜月期过后,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所以,我必须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来探索合适的方式,不仅让大家看到我的价值,还要让价值能为团队所用,能为组织增值。
华为是个由18万高智商员工组成的整体,主要从事以严谨规范著称的通信产业,因此整个组织的运转必须科学规范,而师从IBM的IPD流程就是其中的代表。整个华为公司都是基于标准化的流程和规则在运转,所以每个人都要成为这套体系中一个要素,之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个体的价值再高,只要无法融入组织中,那么对华为公司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
为了能让我们这些"新人"融入,华为很有套路,其中就包括导师制——委派一名资深人士担任新员工导师,帮助他尽快熟悉华为内部的管理和工作流程,尽快进入状态。
导师通过沟通评估,认为我最好能以华为的工作方式工作,按照华为的工作流程做事,但是工作的内容要保持专家的独立性,做一个"不是华为人的华为人"。
一方面,我以讲座和文章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有的时候谈专业技术,有的时候讲洞察规划,还有的时候扮演"蓝军",从客户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样,我的个人优势和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对问题的研究和组织的决策起到了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我在华为的框架和流程下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遵从公司的整体要求、工作模式、时间进度,做完所有的规定动作,输出所有的文档;但具体的规划内容,则是要根据产业的实际、市场的特性,把客观条件和主观判断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论。
同事们曾在私下戏称,国企、民企和外企中,最能适应华为的是国企。我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是,对于处理个性和整体利益关系的问题,国企和华为是最接近的。如果太任性了,结果必然是双输。
现在回头一看,当时一起进行入职培训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华为;而我却已经真正融入,完成了身份的"转身"。
【既要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又需要适应"有问题"的环境】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是发展的基本路径。
这个过程里,从外部视角看华为,自然更容易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况,更有可能创造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这是华为公司打开社招大门,吸引优秀人才的目标之一。
然而更多的时候,从外部看到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如果以此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指点江山,最后难免被现实打脸。但如果对这些发现,进一步地分析,谦虚学习,则能有助于融入新组织。
华为是一个奇妙而独特的企业,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性和管理规则,甚至连内部沟通的语言都与众不同。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就合理了;有些策略和规则是有时效性和当时针对的情况。华为之外的人,很多仅看到部分规则,就品头论足或者横加指责,都是盲人摸象,往往是在胡说八道,无的放矢。
比如,华为内部有大量会议,占用了大量时间,甚至不少员工对此怨声载道。那这是不是问题?应不应该"化繁去简"?
但我们应该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开这么多会?
我的理解是:因为大量的信息需要"对齐"--这是一个比"沟通"更进一步的词汇,意思是不仅要完成沟通的动作,还要达成一致的结果。
华为公司是一个分工细且流程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组织,不仅仅是两个维度的矩阵式管理,而是多个组织多维度交叉的"拧麻花",用任老板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求助网",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多方协作,很难做到像互联网公司或者中小企业那样灵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沟通协作,要通过开会来进行,达成的目标就是不同的角色实现"对齐"。
那么,为什么华为公司又是这样"拧麻花"式的管理呢?这又与其所在的产业有关系,与华为的成长过程有关系。
当初,通过大规模实施IPD等标准化流程管理,华为公司得以迅速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下来成功了,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成功经验。
在越来越强调灵动的时代,公司和业务确实需要更加灵活敏捷,但要对传统的流程和规则进行变革,抛弃曾经引以为傲的老规矩,没有人知道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一旦改错了代价又太大,所以变革只能循序渐进,在摸索中慢慢调整。
再比如,华为内部汇报有海量的PPT,数量甚至超过运营商,根本原因是华为公司的管理采取各部门总经理为主官的首长负责制,同时还有岗位轮换制。
主官掌控着丰富的资源,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不仅要有责任心和意志力,更要全方位地了解技术、管理、商业等要素。我见到的华为领导都非常辛苦,事无巨细都要问清楚想明白,才能支撑准确有效决策。
那么,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呢?一级一级地汇报,一层一层地收敛提炼总结。
如果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加倍地努力和付出,企业的效率不知道要低到什么程度;可如果不这么做,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决策,出错的风险就会加大,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华为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础上的,不用返工和纠错是最大的节约和高效。如果减少汇报的代价和风险是决策的准确性下降,或者执行力削弱,有几个人敢试一试?
如果非要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做事,轻率下结论提意见,那怎么可能融入呢?
【重构学习模式,在既有基础上持续创新】
华为的与众不同绝对不止这些。
对于进入华为公司的新人来说,如何适应"有问题的环境",是非常大的挑战。
生存不是目的,活下来之后的目标,是要不断继续发展。
新员工如果对问题的根因有了深刻的理解,明白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就有助于理解组织、了解文化、学习规则。
如果只是被动僵化执行这些规则,虽然员工能"活下来",但也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降低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对于我来说,如果只重复过去的自己,虽然对企业也有贡献,但价值是有限的;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重新塑造自己的成长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存在空间。
以前闭门家中坐,中国移动这杆大旗不断吸引厂商过来交流,只要有学习的意愿,就会有学不完的知识送上门来;而在华为,尤其是在软件这个小组织里,没有那么多人会主动找你,因此必须大幅提升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拓展新的学习渠道。
所以,我的学习成长模式必须改变。
第一条路径,是利用好华为内部的知识库。
网站里有海量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可供学习,技术文档汇总材料互动视频一应俱全,而且还可以方便地向专家求助了解细节,我被这片知识的海洋惊到了,吸引了,但很快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像海绵那样什么都吸,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要想有收获,不仅要有意愿,更要有明确的方向和问题,别人才可能帮到你。
第二条路径,是向客户学习。
加盟华为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需求单位以及产业链玩家沟通,视野开拓了很多。
相对于很多华为同事,我在通信领域的经验积累以及专业能力对客户更有吸引力,谈的案例和解决方案更具说服力。客户关注案例背后的逻辑,所以也愿意和我互动讨论;而我借此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我的体会是:只有你对客户有价值的时候,客户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找到客户真正的需求,找到成长的空间。
第三条路径,是依托互联网。
得益于这些年在圈子里的努力和名声,又恰逢线上沟通渠道的快速发展,使我比常人拥有更多的机会。比如某些展会一票难求,我不但靠"刷脸"通行于各个场馆,还能有专题讲解的待遇;有的研讨会允许的参加者有限,而我则堂堂正正拿到原始录音学习;不少互联网媒体组织的高端论坛和讲座,我都可以参与。
这些"野路子",帮我高效地和不同产业保持密切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前沿研究与进展,不断拓宽知识面和见识。
虽然不再拥有甲方身份,但通过这三种学习渠道的重构,我依然能得以学习和成长。
更重要的是,脱离了单一的运营商视角,换了角度来看整个产业,让我意识到了以前思维的局限性,纠正了长期看问题的偏见,这个意义更大。
打破了思维定式的桎梏,再加上华为的全球化视角,让我在专业领域得以持续成长,为企业为部门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
【结语】
相对于移动,华为的组织更加严谨,安全保密方面的要求也更严苛,所以很多的体会不能对外袒露。
但能说的是:在华为这样的组织里,个体的成功并不是光荣,团队整体取得胜利,取得持续的胜利,才是追求的目标。
在华为这样的组织里,个体必须以合理的方式融入,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努力赢得了胜利,才算是成功的活下来。
我想,换一个组织,换一个场景,情况应该也类似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