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企业如何利用移动云计算应用

2013-06-05 14:45:39  来源:互联网

摘要:预算不变或者削减的时候,有一个亮点是移动。根据Nemertes的标准,他们成员的移动预算增加了42%。这些预算要去向何处呢?
关键词: 移动云计算

    预算不变或者削减的时候,有一个亮点是移动。根据Nemertes的标准,他们成员的移动预算增加了42%。这些预算要去向何处呢?企业中的移动性需要更深更广阔的发展。


    首先,我们发现企业正在扩大使用智能手机的员工数量,从2010年的不到50%预计将在2013年超过70%。设备所需要的支持也以极高的速率增长。“很难相信我们在iPad之前就存在了。”这是一位大型出版公司的CIO所说的。在他的环境中,他正受到持续的压力,要求对使用移动云计算模式的员工提供支持。这种服务需要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访问,并支持智能手机,包括Apple手机、Android系统的手机和黑莓手机,还有平板电脑。


    交付新型移动云应用的压力


    对这些移动云应用的态度有点像“建立吧,他们会有用的”。很多公司的配置都是在这样一种概念中:以后会有杀手级的移动应用来为费用和问题的支持作为解释。当然还有些云应用收益可以立竿见影。他们包括:


    ·工时卡:评价最好的移动应用是工时卡和成本计算应用。员工们都在为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入工作时间而欢呼,甚至可以更好,那就是员工可以使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在进入和离开工作地点的时候在扫描机上划一下手机。当然,这是一个完美的云移动应用,因为员工在划时间卡的时候,通常不在公司的办公地点。


    ·实时通讯:可以给专家打电话,并通过视频或在线会议商议,这样可以提升服务交付的时间,可以立刻把专家带到了路上、会议中甚至是运营室。


    这只是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云应用的数量增加的两个例子。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两年中将会有大量的移动设备可用的企业级应用,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用的。所以,把这些应用上传到iTune,让员工可以下载。但是,很不幸的是,这非常困难。应用商店不是企业级的,而且会给员工拥有的移动设备增加服务性。


[page]    支持员工移动设备的压力


    这是不是有点似曾相似?你的CFO拿来了一个月的话费账单,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然员工都有自己愿意付费的个人手机,为什么我们还要为手机付费呢?”而同时,员工也在说他们只想用一部手机。与此同时,有些分析师宣扬把智能手机使用扩大到高级管理层和移动员工之外的种种好处(生产效率、工作满意度等),每个人都应该配置智能手机,而且可以通过移动云模式交付应用。


    这些压力提出了员工拥有智能手机的一些问题。我们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仍在使用企业拥有的模式,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员工会拥有自己的智能移动设备。这种员工拥有设备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每个移动决策,所以这种情况必须在制定成功的移动规划前解决。


    移动云应用开发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基本的规则是:马上编写,多次配置,配置在移动云模式中。不管是什么应用,都只应该编写(或者改写)一次,然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多个平台上支持。如果一个工时卡先编写了RIM 版本的,在编写Apple IOS版本的,然后又写了Android版本的,那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如果编写的应用需要员工在特定的地点才能使用,那也没有意义,对不对?


    编写多个智能移动平台的应用并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企业移动架构师都在调整移动企业应用平台(MEAP),以支持多平台的移动环境。MEAP就是字面意思:一个开发平台支持一次编写,多次配置。MEAP厂商有Antenna、Good Technologies、Kony、Pyxis和SAP/Sybase。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三方(例如,AT&T)与多假MEAP厂商合作,作为整体移动服务的一部份交付MEAP。


    那么,你需要MEAP吗?对于三个以上的平台(例如,RIM、IOA和Android)来说,MEAP是必须的;如果只有一个平台,那就不需要了。两个平台就很棘手了,而且我们发现很多公司都是标准化的两个平台。使用MEAP或者不使用MEAP是一个策略性决策。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公司将会很快配置下一个大型的智能移动设备呢,还是会固定使用两个平台?两个方面都有风险:不使用MEAp就是竞争的劣势,使用MEAP就是资源的浪费。我们对公司的建议是如果他们把移动看作战略性资产,那就应该在MEAP上投资。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