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通用ID——互联网3.0的关键点

2013-10-09 10:25:11  来源:艾瑞网

摘要:如果说以Yahoo!的门户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属于互联网1.0,以Google的搜索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属于互联网2.0的话,那么互联网3.0将属于云计算和移动设备所孕育的社交化互联网公司。
关键词: ID 互联网 3.0

    腾讯的股价冲破400港币,整体市值破千亿美元,已经逼近了facebook。《经济学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腾讯的千亿市值被高估。然而在我看来,腾讯的价值还远没有释放完毕,未来的升值潜力依旧很大,因为这只是一个互联网2.5时代的腾讯,一旦腾讯进入互联网3.0时代,其商业价值将继续呈几何级数放大。


    如果说以Yahoo!的门户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属于互联网1.0,以Google的搜索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属于互联网2.0的话,那么互联网3.0将属于云计算和移动设备所孕育的社交化互联网公司。目前看来,腾讯的卡位是最漂亮的。


    从互联网1.0到互联网3.0


    这是我对互联网3个世代所做的描述,是我个人为了方便论述所进行的一个分类,并非公认的分类标准,在此先做一说明。


    在我看来,互联网1.0本质上其实是“使用了互联网技术的媒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Yahoo!,中国这边则是当年的三大门户。这一代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传统的媒体公司并无本质差异,都属于自己经营内容(虽然并非原创),用内容吸引流量,再把流量以广告的形式卖出。


    互联网1.0公司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用户打开浏览器以后第一个打开的那个页面,因此采用了各种推广手段建立自己的品牌,但这种依赖于营销所建立起来的忠诚度是脆弱的,当它们遭遇到搜索引擎之后,流量第一入口的地位很快就被取代了。


    互联网2.0时代的霸主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出现其实是为了解决互联网1.0时代的问题——媒体的供给很多,内容很丰富,但用户如何找到它们?这就要依赖于搜索引擎了。搜索引擎比媒体类互联网更接近用户,流量更大,因此它们的商业价值也就更大。而且,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是“自动化销售”,广告的购买和投放都由计算机完成,几乎不需要人工介入,这是真正的互联网式商业模式。


    那互联网3.0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关键词有三个,第一是社交化,第二是移动化,第三是云计算。在社交化和移动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每一个人都在网络上具有了一个近乎真实自我的身份,每个人所接受到的内容都是个性化的,从而令整个网络的流量资源分配“去中心化”。移动化又带来了多终端数据同步的问题,这催化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云端代替本地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整个世界终将连成一张大网,所有的数据最终将会实现打通。如果说互联网2.0以前,流量在谁手里最重要的话,那么互联网3.0时代,数据在谁手里就是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应该算互联网2.5,因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已经云端化了,同时并存的云有很多,相互之间也没有打通,所以只能算是2.5吧。


[page]    通用ID——云端数据银行的钥匙


    众所周知,互联网经济有一句话叫做“流量、流量、流量”。这话放在互联网2.0以前都是没错的,无论是媒体类互联网公司还是搜索引擎公司,流量都意味着广告收入,因此大家拼来拼去就是看谁家的流量更大。在这场游戏当中,百度和淘宝玩得都很不错,但他们的成功在互联网3.0到来时将会变得难以持续,因为那个时代“流量”的价值将会被“数据”所取代,掌握数据的人比掌握流量的人更有话语权。掌控数据的关键点又是什么呢?是掌控用户的身份,掌控住那个适用范围最广的“通用ID”,这是生产高价值数据的前提条件。


    ID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你在网络上面的那个账号,它包含一个用户名和一个密码,网站利用它来识别某一个具体的人,然后把这个人和数据库当中的一组数据进行匹配。用户的价值在非云端化的互联网时代是没有那么大的,因为没有必要,我们在云上没有那么多的数据。你看新浪网的时候会登录吗?你还记得你的百度账号是什么吗?如果你不是确定要买某个东西了,你会登录你的淘宝账号吗?对于这些互联网服务来说,绝大部分的时间里用户是不需要登录的。


    但是随着互联网进入社交和移动时代,玩法开始变了。在使用一个社交网站时候,你不能像浏览新浪网那样几乎永远都不需要注册,你必须要有一个账号才能开始社交旅程。社交网站给了每个人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站(相对于之前那个所有人都看到同样内容的互联网来说),它也让每个人在云端储存了很多的数据。


    社交网站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人”第一次可以在网络上被识别出来了。虽然以前我们也有ID账号,但是那个ID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是不需要登录的,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使用了虚假信息的(你无法确认你是不是在和一条狗聊天),更令人恼火的是,我们在每个网站几乎都有一个不同的ID。虽然聪明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可以利用cookie来记录用户的行为轨迹,但他们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宏观统计结果,一旦进入具体用户的个人信息领域就变得束手无策了,个人信息总是残缺不全的,我们无法用数据描述一个完整的人。


    由于社交网站的ID更加具有真实性,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认为”你的社交网站身份就等同于你的真实身份,因此由这个ID所积累的数据就更真实、更有商业价值。如果你用同一个ID使用互联网上面的各种不同服务,办公、社交、购物、娱乐,那么你就会在网络上留下一个非常完整的数据形象,那么你就有可能获得更个性化的服务。对于以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互联网3.0来说,通用ID就是开启你的云端数据银行的那把钥匙。


    在互联网3.0时代,谁掌握了开启云端数据银行的钥匙,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谁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现在大公司都流行做“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是什么?开放平台就是云计算,你可以用我的用户,你可以拥有流量,你可以提供服务,但是你的数据必须给我一份,这就是开放平台。


    3.0时代的通用ID:为什么是微信账号?


    目前国内最有潜力成为互联网3.0时代通用ID的应该就是微信账号。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微信和手机QQ的功能非常类似,为什么微信还能够快速普及,而且微信在高年龄段人群当中的普及率远远高于QQ?我个人的解释是,QQ账号不依托于任何强关系,你只要注册就可以拥有,因此它的真实性比较弱;而微信账号一般是和手机号绑定的,它注册时候没有QQ号那么自由,所以真实性就比较高,而且微信会自动扫描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建立起一个真实世界当中的好友关系,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微信账号的真实度。高年龄段人群的通讯需求比聊天交友需求要高,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微信,把它当做是短信的替代品来使用。


    在目前的所有ID体系当中,微信账号和新浪微博账号的真实度是最高的。阿里巴巴之所以收购新浪微博,在我看来并非是冲着微博的流量去的,因为阿里并不缺流量,而且新浪微博的流量也很难变现。新浪对于阿里的最大价值,也许就是能够拥有一套通用ID体系,使得自己在未来的云互联网大战当中能手握一把钥匙。指望淘宝自身的ID体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淘宝ID的登录几率较低,难以担此重任。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新浪微博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不排除在未来成为第二个开心网的可能。


    除了微信以外,苹果账号、支付宝账号也有成为通用ID的可能性,因为它们都绑定了用户的银行卡,所以他们的真实性都是很高的。但是它们缺乏微信那样的高黏性应用场景,这可能会使得它们和微信在账号争夺战当中会处于下风。


    我看好微信成为未来通用ID的另一大理由是微信在O2O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长久以来,线下商业数据如何跟线上数据打通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微信的“扫一扫”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想象,微信一定会开发出一套对接商户交易数据和微信个人用户数据的系统,当用户通过“扫一扫”来进行交易的时候,用户的身份数据和商流数据就配对起来了。


    腾讯的可怕并不在于它当下所具有的惊人吸金能力,而在于它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通过微信,腾讯几乎给每个人发放了一张“网络身份证”,这是它最具投资价值的战略资产。一旦用户接受了微信账号作为自己在网络上的通用ID,那么其他的公司都将成为腾讯的下游,它们将不得不被迫接入腾讯的云端,否则他们就没法提供服务。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