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移动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3-11-14 11:22:25  来源:移动信息化

摘要: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办公方式。这一市场上厂商的竞逐日益激烈。
关键词: 移动设备 智能手机

    移动设备移动应用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办公方式。这一市场上厂商的竞逐日益激烈。


    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让电子科技产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推出的五年内,装载 Android 的第 10 亿台移动设备已经启动了。多年关注移动设备产业的分析师 Horace Dediu 表示,从来没有任何科技曾经如此快速的吸引如此大量的使用者。这张由《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所编绘的图表清楚的证明了 Horace 的论点,并点出移动设备与传统电子产业不同的现况与前景。

\

    这张图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


    第一部分:移动策略的快速崛起


    首先,最上面大张的图表以坐标轴标示出各项产品的推行时间与使用者人数的对应图。从这张图表中可以得出一个很直观的解释:越是接近图表上端角落的公司,越是属于胜利组,也就是 Android、Facebook、与 iOS;相反地,越是下方的角落则是人生失败组,而很不幸的,PC 产业正不偏不倚的坐落在这个角角最底层的位置 。


    从胜利组与非胜利组的产品性质来看,能够发现在激烈的竞争中,以打移动战争的 Android 与 iOS 遥遥领先,在推出 6 年内即利用移动设备吸引了广大的使用群众。而从计算机端崛起的 Facebook,由于在移动设备兴起时巧妙的将移动网络与原有的社群平台结合,除了增加了使用者的参与程度外,在 2012 年时,其移动端使用时数已经超过了网页端,亦稳立于胜利者之列。


    反观失败者之列则以传统、非移动的电子产品为大宗。除 PC 外,游戏机 XBOX、PS3、Wii 等过去大家所熟悉的电子产品虽然发行好些年,但所拥有的使用者人数却陷入泥沼。由此可见,相较于移动设备策略,传统的家用电子产品思维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落入劣势。


    然而移动策略也并非能医百病的万灵丹,由图可见,主打移动设备的 Sybian、Windows Mobile、与 BlackBerry 也都敬陪末座。它们都曾一度是移动设备领域非常先驱的领导者,但由于无法持续提供消费者够好的使用经验,因此始终无法杀出重围。


    再看看现今打得火热的 Android 与 iOS。根据上图,Android 在 5 年内吸引了 10 亿的使用者,而 iOS 则花了近 6 年的时间吸引了 7 亿的使用者。可以说 Android 比 iOS 更加快速的吸引到更多的使用者。


    若加入产品价格、质量、性能等考虑,一说认为,这说明了 Android 设备所提供的性价比终究是大众普遍较能够接受的。然而另一说认为,在 iOS 设备的定价通常是 Android 设备的 2-4 倍的前提下,iOS 的使用人数还能是 Android 的 70%,这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iOS 设备还是较 Android 设备更有吸引力。


    第二部分:移动设备与 PC 的交叉路口


    然而令人讶异的是,左下角的图表显示,虽然移动设备(以 Android 与 iOS 为例)在近年来呈现强劲的成长,但其对 PC 销量却并无特别显着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知,消费者对于个人计算机仍有一定量的需求是其他移动设备无法替代的,只不过其汰换率没移动设备那么快速、也不是人人皆需一台。看到这里,前几日因Acer 业绩表现欠佳、CEO 下台而一阵哗然、感到台湾前途茫茫的我们,或许可以稍稍放心,PC 市场的缩水可能并无想象中的悲观。


    第三部分:智能手机的现有市场以及潜在市场价值


    最后,右下角的直方图显示出各国智能型手机使用者占整体手机使用者的比例。从那一块块的白色长条中不难看出,智能型手机仍有相当大的潜在市场,毕竟还是有人用的是功能手机。


    在多数的国家里,功能手机转换为智能型手机的升级过程才正要开始。以目前拥有最大手机市场的中国而言,仅 34% 使用者使用智能型手机;而印度则仅 13% 手机持有者使用智能型手机。因此,移动设备系统 Android 与 iOS 不仅在旧有的电子产业版图中翻天覆地了一番,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更是广大。


    然而,这些庞大的用户数据的背后,真的只是受到移动设备的”产品优异”而驱动的吗?还是这些巨大的数字仅是意味着”全球化”正疾速的发生?


    当一台智能型手机上市时,它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接触到美洲、欧洲、亚洲、甚至非洲的消费者。全球化是不是才是造就惊人销售数字的最大推手?有些人认为,如果一台微波炉是在去年被发明出来,而非 40、50 年代,它也很可能将会拥有 iPhone 一样庞大的销量,你认为呢?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