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地产 > 正文

巨头成长史:万达这30年

2017-07-21 14:44:27  来源:亿欧网

摘要:是非功过、传闻八卦,留待他人评说。我们更该做的是,去理解一个企业的进化:万达怎样成为跨区域的地产商?如何转型商业地产?又是怎样成为买遍全球的巨型企业、亚洲首富?地产商究竟将如何延展产业链、演化为轻资产公司?
关键词: 万达 成长史
\

  万达集团、王健林,早已成为财富的象征。
 
  万达集团,“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大产业集团,截至2017年7月10日,总资产8826.4亿元,2017年上半年收入1348.5亿元。万达商业是世界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万达文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世界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世界最大的体育公司;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是中国唯一的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万达金融重点发力传统金融”
 
  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在《福布斯》2017年1月的财富排名中,也以313亿美元的净资产,再次蝉联亚洲首富。采访中的一句“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也能成为刷屏热门。
 
  近期万达也备受关注、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受“银行排查万达债券”、“限制万达境外投资项目”等传闻的影响,万达债券大跌;以631亿元向融创出售13个万达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其中,“万达向融创提供296亿元贷款收购自己”,引起诸多讨论与猜测。
 
  是非功过、传闻八卦,留待他人评说。我们更该做的是,去理解一个企业的进化:万达早期是如何从大连起步?怎样成为跨区域的地产商?如何转型商业地产?又是怎样成为买遍全球的巨型企业、亚洲首富?一年前对旅游资产大幅投入、志在超越迪士尼,为何突然转手卖给融创?地产商究竟将如何延展产业链、演化为轻资产公司?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在眼下,什么才是基于未来、拥抱未来的竞争?
 
  一、产业进化路:从地产开发商到“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巨头企业进化的秘密,体现在它的盈利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之中。我们先看万达的盈利结构是怎么演变的。
 
  1.1、开发商阶段:从大连到中国
 
  万达的业务,起步于1988年的大连,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房地产公司。
 
  1988年,时任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王健林,“跳槽”到新成立的西岗住宅开发公司。
 
  1990年,大连的北京街老城区改造计划出台,需要拆迁800多户居民,没有房地产公司愿意接手。万达主动接过这个难题,并在户型、建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例如,当时房子还没有客厅和独立卫生间,万达则设计了一个明厅和洗手间,还装上了铝合金窗和防盗门,就此风靡开来,不但广受欢迎快速售罄让公司在大连市场有了立足之地,还影响了90年代的住房建设风格,成为“标配”。
 
  在获得第一桶金之后,万达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职业化的大连万达足球队,成为当时的“梦之队”;还突破大连市场的天花板,在1993年远赴广州番禺开发侨宫苑小区,成为当年全国第一家跨区域的房地产公司。
 
  1998年,商品房改革拉开大幕,地产盛世由此开始。万达在此前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迅速进入成都、南京等全国重点城市进行大规模住宅开发。在那个还没有高铁、没有快递的年代,万达克服了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欠发达所带来的重重困难,快速推进全国开发,一举成为少数几家全国性的地产公司,短短两三年就已经规模过百亿,项目遍布几十个城市,实现了从地方品牌到全国品牌的跨越。
 
  1.2、转型商业地产:从“万达广场”到“定义城市中心”
 
  2000年5月,万达集团召开了后来被称为万达“遵义会议”的董事会会议,意识到住宅开发只能靠卖房子收钱,品牌难以延续、资产难以增值的瓶颈,同时看到了商业地产既可以出售获利,又可用出租或其他经营方式获得长期利润回报的前景,万达决定向不动产转型。不动产建完以后,它的资产是在不断升值的,更重要的是,它有稳定现金流。
 
  于是,万达开始以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两条腿走路,并将全国各地公司合并调整为商业、住宅两大建设公司。
 
  万达的商业地产项目“万达广场”,从长春起步。这时,第一代的万达广场,基本是单体建筑、规模小,效应增长并不显著。
 
  第二代的万达广场,开始有超市、百货、影院、数码广场和家居广场等不同商业业态的配置,但协同效应、商业设计尚未成熟。这时期发生了另一件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沈阳万达广场由于店铺经营不理想,最后入驻商家全部退款,广场整体拆除重建。
 
  第一、二代的万达广场虽然不算成功,但在试错的过程中建立了通过与众多企业签订联合发展协议,从而确保万达广场先租后建,开工前基本完成招商,开业时做到满场开业的经验。
 
  2005年,万达“城市商业体”横空出世,通常选址于市中心、城市新区的中心地区及具城镇化潜力的地区,综合体内一般包含自持运营的购物中心、豪华酒店及销售物业如写字楼、公寓、商铺、住宅等业态。
 
  规模庞大、业态完整的商业地产产业链,使万达获得了绝对的市场优势。商家争夺入场,地方政府提供优质地皮资源,让万达加速发展扩张同时,迅速拉开竞争优势。
 
  1.3、布局多元化,告别重资产
 
  万达以城市综合体、万达城为主打产品的重资产模式虽然让公司走上巅峰,但从2014年开始,王健林认为应该开始向轻资产转型。
 
  转型的大背景之一,是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拐点越来越近,地产业务的规模优势将逐步被边际成本抵消。于是,万达提出了自己的轻资产模式——投资建设万达广场,全部资金别人出,万达负责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使用万达广场品牌和万达全球独创的商业信息化管理“慧云”系统。所产生的租金收益万达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截至2015年,万达已开业135个万达广场,全部是重资产,每个万达广场从选址、谈判、设计、拿地到开业的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但是2016年万达计划开业50个万达广场,其中超过20个是轻资产,资金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项目投资,和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的出售,例如各种类REITS。
 
  除了资金流转速度、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轻资产的规模扩张极为迅速:万达院线多数开在万达广场里,万达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快,院线发展速度就快,70%以上的营收增长就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万达广场。
 
  更远大的图景在于,为这些作为“人流量入口”的万达商业体硬件,注入“内容”。例如在文化产业链上,万达大手笔收购影视文化全产业链上的公司,涵盖制作、发行、放映、网络:上游的传奇影业、DCP等内容制作公司;中游的时光网、Propaganda内容平台+销售渠道+整合营销;下游的院线影院AMC、Hoyts、卡麦克、欧登等等。在体育产业,不再是自己组建足球队,而是向产业链上游扩张,收购国际品牌赛事、大IP。在旅游产业,万达并购或建立大型旅游目的地、线下渠道,直至近期突然将13个万达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出售给融创,以后继续使用万达品牌、万达提供管理服务。
 
  二、融资进化路:从“以售养租”,到发债、上市,再到轻资产、“为成长性背书”
 
  2.1、“订单模式”+“以售养租”
 
  地产开发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在初期,由于国内多层次金融市场尚未成型,缺乏支持长期不动产投资的金融产品,万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建筑商垫资、销售回款、租金收入和物业中长期抵押贷款等。
 
  对快速扩张的万达而言,前期销售收入对持有型物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非常大,通过项目的销售款平衡投资现金流,由此实现对商业物业的持有以及现金流回报不同期限上的配置。这也催生了万达的“订单模式”:在购物中心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便已确认主力店租户,获取核心租户的预租承诺,并在开业前半年基本完成招租。
 
  这种以售养租的策略,对万达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万达商业地产的招股书,在2011-2013年间,万达商业地产的物业销售中,随着不同年份的景气变化,住宅物业的销售占比在25-40%左右高低波动;主力产品主要是零售物业、SOHO、办公产品和停车场等,这部分的比例则大约在40%左右波动。住宅产品有着顺周期属性,零售物业、SOHO、办公产品和停车类产品则有着反周期属性,二者对冲对于整体业绩的平滑有很高价值。
 
  这种重资产以售养租的发展方式,需要两个条件才能做到:第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资产升值预期;第二,开发者/招租者的品牌效应与规模优势。
 
  品牌、规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这样,政府才愿意给出的低价土地,银行才愿意给出的低息长期贷款。
 
  中小城市商业发展最大的难题是招商,而万达的“订单模式”正是最大的优势,众多紧密合作的商业伙伴成群结队入驻万达广场。
 
  而在金融自由化之前,基于重资产的质押、担保融资是最佳方式,万达这种可抵押资产多、担保能力强的贷款企业,是银行所青睐的。
 
  2.2、发债+上市
 
  虽然“订单模式”+“以售养租”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但毕竟有大批资金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资金周转的潜在风险始终存在。为避免资金链断裂,万达需要找到更高效的融资手段。
 
  早在2005年,万达就筹备赴香港上市。万达引入了战略投资者麦格理银行,通过麦格理银行发行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麦格理银行以5000万美元和3800万美元优先债出价,持有万达9家商业广场28%的股权。而这9家商业广场,正是当时万达REITs拟上市的重要资产。
 
  然而,正当万达的招股书在香港获得通过,国家部委联合下发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的“171号文”,让万达的上市计划搁浅。
 
  最后,麦格理银行通过发行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万达在海外募集了1.45亿美元资金,这也是第一笔涉及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但是对于高速扩张、资金需求巨大的万达而言,1.45亿美元杯水车薪。
 
  转眼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楼市不景气。但是,此危彼机,万达开始大肆圈地,仅2008年第四季度便投入了50多亿元用于增加项目储备。2009年更是进一步在武汉、吉林等二线城市继续投资拿地。
 
  显然,对这个阶段的万达来说,风险在于资金回流速度本来就不够快,短期资金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
 
  2009年,万达引入建银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在8月,万达商业地产完成第二轮私募,建银国际、华控产业基金等三家机构入股万达,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元。
 
  2010年,楼市再度发布调控政策,不少房企不得不寻求成本超过10%的高息融资。当时国内信托融资的综合成本平均水品在12%左右,已经远高于万达此前8%左右的融资成本。但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万达也不得不开始在国内尝试信托融资。
 
  2011年,万达成立了10只信托产品,共募集资金约78亿元。然而这样的融资规模,相对万达的投资规模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2012年,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申报IPO,最终万达院线成功过会,但万达商业地产IPO却被终止,万达不得不再次将目光转向港股,终于在2014年在香港上市。
 
  2.3、轻资产+“为成长性背书”
 
  时势变化,商业变化,万达的基础资产在变化,融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在实业时代,万达的融资依靠“以售养租”、重资产抵押担保、发企业债,再到上市融资;而转向轻资产模式后,万达并购影视公司、体育赛事品牌,已经进化到“为成长性背书”的阶段。
 
  具体而言,万达之所以可以为文化、电商、金融业务及其所并购的标的公司提供成长性背书,关键就在于“产业协同效应预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万达广场、万达城是人口的流量入口和商业生态圈,例如,随着万达商业地产的快速扩张,万达院线就能够快速扩张;随着万达院线的扩张,万达影业的票房成长又获得业绩增长。
 
  根据王健林在年初发布的2016年工作报告,2016年万达服务业收入占比55%,历史上首次超过地产;净利润也大于地产,万达“提前一年实现了转型阶段目标”。文化产业2016年收入占万达集团整体收入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已经真正成为万达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在2015年,万达集团的非地产业务收入增速就已经超过了房地产。非地产类业务的增长,不主要是依赖内生式滚动增长,而是依赖大量并购:AMC、卡麦克、欧典院线、赫伊斯院线、传奇影业、盈方、世界铁人三项、百年人寿、世茂院线、同程旅游、时光网等等。
 
  三、企业的进化之路怎么走?
 
  信息从公告里来,思考要到未来中去。
 
  过去三十年,万达从大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地产行业龙头地位转化成商业地产产业链上的品牌号召力,再以此演化为向政府拿地、向银行拿贷款的金融优势;那么,从今开始的路线,就是借助资本系、金控平台的地位,发展出产业生态布局和孵化赋能能力。
 
  这种坐拥大量实业、具备上市公司平台的企业,会极大拓展新业务的发展空间。不但是商业导流,以及商家与用户的互动,更在于推动整个商业生态中的产业链不断延伸、裂变。对万达而言,原有的行业天花板是不需要考虑的,产业协同潜力和资本系的融资能力对新产业、新组织的赋能能量可以非常巨大。
 
  当然,万达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例如,在产业上,在实体的商业中心,人流量是否能保持足够大?人与人的交互是否足够高频?地产—文化—电商—金融的产业链是否够长?在已经有全影视产业链布局之后,什么样的IP才能具有文化共鸣、才能具备更大的生意开发空间?
 
  又例如,在金融上,以重资产质押担保为基础的融资扩张,有担保有现金流,看起来很稳,但上限、风险是什么?以轻资产未来收益预期为基础的股权融资、再融资,如何在现金流、股权可流动性、资本市场监管宽松变化之间找到平衡?

(文章来源:亿欧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