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社区变“聪明” 上海徐汇田林街道借助AI构筑“智慧小区”
探索 | 社区变“聪明” 上海徐汇田林街道借助AI构筑“智慧小区”
2018-11-26 17:10:35 来源:中新网抢沙发
2018-11-26 17:10:35 来源:中新网
摘要:上海徐汇区田林十二村的智慧小区系统刚刚装好不久,62号102室的老奶奶每次一烧水,楼道里就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物业人员几次到楼道内检查都没有发现原因,但警报声还是每天照常响起,严重影响了楼道居民的生活。于是,十二村居委联系了智慧小区设施的施工方,到102室上门检查。
关键词:
智慧小区
上海徐汇区田林十二村的智慧小区系统刚刚装好不久,62号102室的老奶奶每次一烧水,楼道里就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物业人员几次到楼道内检查都没有发现原因,但警报声还是每天照常响起,严重影响了楼道居民的生活。于是,十二村居委联系了智慧小区设施的施工方,到102室上门检查。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这家人家卫生间的电线老化、裸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发现情况后,小区物业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并联系老人的子女对电线进行彻底更换。更换后,楼道里的电弧警报声就再也没有响过。两位老人为此特地到居委表示感谢:“我们都八十多岁了,要是没有这个智慧小区,说不定哪天就闯大祸了!”
这是智慧社区项目给田林街道居民带来的日常变化之一。这套以AI赋能的社区管理平台,通过社区遍布的触角,包括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电子嗅探等智能化感知设施,深入居民群众身边,在精准数据的支撑下,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级,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成立于1985年,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徐汇区中西部,辖区面积4.19平方公里。街道共有23个居民区,现有居民4.3万户,户籍人口7.8万余人,实有人口近10万人,人口密度较高、人群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强,总体呈现为“老干部多、文化名人多、知识分子多”的特点。田林街道伴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而建设发展起来,从建立之初的乡野农田,发展为今天以大型居民社区为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重点中小学、文化单位、商业综合设施等多元形态共同组成的城市社区。
田林街道的智慧社区项目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智慧社区联合指挥中心,并于2018年初在10个小区推广智慧社区应用。
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栋梁介绍,这个智慧社区平台是在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等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融合了党建、信访、热线等实务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整合市、区、街道共26个数据库、11个实战系统,并在平台的数据感知界面进行全景式展示。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重新整合的分类数据,以人体仿生的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现:耳朵表示倾听群众呼声,这里融合了12345、信访、司法等平台数据;鼻子代表主动嗅取问题,这里融合了街面网格监督、居民区网格工作站、志愿汇、微上报等平台;眼睛代表主动发现问题,融合了智能感知、设备维护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融合,街道党工委可以敏锐地获知田林的整体工作状况。
据悉,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田林街道智慧社区平台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触角感知”,即在社区布设10大类、近2000个神经元传感器,包括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电子嗅探等智能化、触角式感知设施,全方位覆盖社区各类空间,深入居民群众身边。二是“数据协同”,即项目和区委组织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党建、综治、网格、民政等26个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协同处置,形成“物联、数联、智联”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三是“流程再造”,针对海量数据,围绕“三公一建”形成3大类、19小类事件处理流程,实现“事件自动发现、信息实时推送、线下即时处置、过程全程监管”,形成“发现—推送—处置—协调—监督—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四是“上下联动”,即项目分为街道、居民区两级主体框架,街道平台重在数据分析、力量调配、任务督办,并做好与区级部门的对接;居民区平台重在事件预警、力量动员、处置协调,多级框架各有侧重、联动推进。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