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地产 > 正文

旅游回暖能否带动商业地产走出低谷?

2021-05-07 17:19:28  来源:飙马商业地产

摘要:在2020年,由于第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旅游出行受到限制,旅游市场受到严重打击,几乎陷入停滞状态,直到下半年旅游市场才有了点回暖的迹象。
关键词: 地产
  在2020年,由于第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旅游出行受到限制,旅游市场受到严重打击,几乎陷入停滞状态,直到下半年旅游市场才有了点回暖的迹象。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其中,城镇居民出游20.65亿人次,下降53.8%;农村居民出游8.14亿人次,下降47.0%。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0万亿元,下降61.1%。总体来看,2020年旅游市场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国际未放开旅游市场,下半年放开旅游市场后,消费者的表现较为保守、理性。
 
  到了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成功,全国各地基本上实现了安全,仅有部分边境地区存在零星的风险,疫苗接种也在稳步进行,消费者出行信心大涨,旅游市场也可能会出现突破,不少机构都预估五一期间出游的人数将会出现报复性增长。
 
  根据国家相关出行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4月30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民航以及道路客流量合计将达到2.5亿人次左右。携程发布预测报告称,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五一”水平,达到2亿人次新高。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超7成人群选择跨省旅游。
 
  那么,五一长假带来的出行究竟能不能促进商业地产呢?先来看一看在这之前的清明三天小长假对商业带来的影响如何: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一些商品比如鲜花绿植、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等销售增长明显。比如天津、上海、江苏、重庆重点监测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7%、55%、45%和40%。一些花卉市场的鲜花销售成倍增长,一些商贸企业的国产品牌服务销售同比增长了4—5成;有的电商平台金银珠宝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了两成以上。
 
  可见,清明节小长假旅游产生的消费,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影响是关键性的,进一步促进商业地产的回暖发展。多方预测,接下来的五一长假期间,出游人数将会大幅度上涨,旅游相关的服务消费也会迎来高潮,再加上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出行安全,旅游进一步回暖,带来的庞大消费促进相关的商业发展。
 
  目前来看旅游确实是在逐步的回暖当中,旅游回暖,也就是说有着庞大的出行消费人群,这些庞大的消费人群的需求供给是商业地产。由此,飙马(中国)商业地产顾问机构来分析一下,旅游回暖对商业地产的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旅游人群的主要消费需求主要有:交通、餐饮、住宿、购物。
 
  不少地方也在五一期间,准备派发大量的文旅相关的消费券,刺激五一长假期间的消费回暖:
 
  从5月起,河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钜惠夏季·火热中原”促消费专项行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统筹协调全省392家A级旅游景区参加5-8月促消费活动,实行门票免票或者打折优惠,占恢复开放景区的70%。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文旅惠民活动形式多样,涵盖全省16地市。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将组织开展特色旅游、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体验、亲子互动、文创市集、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旅游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
 
  5月1日至6月30日,长沙将在全市举办“夏之恋”文旅消费季活动。活动期间,长沙将整合近3000万元的文旅消费礼包,安排1035万元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送出价值250万元的3万张红色文旅信用卡首刷礼。
 
  沈阳市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将于4月29日起,每周四11时发放,沈阳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出资200万元。活动覆盖全市文旅产业全场景。“五一”期间,济南将举办“春光济南欢乐五一”主题系列活动,推出绿水青山、文化大观、地道美食等七大版块100多项文化和旅游活动,并发放3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一方面是五一长假出行环境的安全有了保障,另一方面是各个地方政府派发相关的文旅消费券,再加上消费者在之前有关旅游出行过于保守理性,接下来会迎来报复性旅游,周边游,预计2021年的五一旅游人数和消费数据超越2019年五一长假的数据记录,直接促进商业地产回暖发展,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全国绝大部分的商业地产都会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甚至是超越。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