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潮来临,什么才是O2O的过冬姿势?

2015-09-16 14:14:04  来源:砍柴网

摘要: 近日全球股市遭受“血洗”, 美股中概股集体低迷,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而资本市场的衰退直接影响那些缺钱的行业,如最能烧钱的O2O行业。
关键词: O2O

    近日全球股市遭受“血洗”, 美股中概股集体低迷,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而资本市场的衰退直接影响那些缺钱的行业,如最能烧钱的O2O行业。如今整个O2O行业像只霜打的茄子,集体陷入“O2O迎来资本寒冬”的恐慌中。


    面对呼啸而来的资本寒风,各类O2O项目扎堆死亡,互联网O2O企业四面楚歌;同时半路转型O2O的传统企业,因竞争及资金考验的双重加剧,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业界甚至有人预言:这个冬天过后,O2O企业中有90%以上会在惨烈的竞争中死掉!


    为什么O2O会成为资本寒冬的重灾区?


    随着资本寒冬的来临,O2O告别了繁荣光景,行业一片哀嚎。曾经多少头脑发热的创业者一窝蜂地涌进、又有多少急不可耐的传统企业转型进来,资本市场的过度热炒导致O2O市场的扭曲,忽略了O2O的本质硬伤。在我看来,同质化、差服务、弱资金成为谋杀O2O的三大凶手。


    1.同质化严重是原罪


    O2O集中于生活服务类行业,创业门槛低首先导致了它的高死亡率。近2年O2O的春风吹进了外卖、家政、美甲、洗车、推拿、出行等各个领域,各类O2O项目的竞争势态像极了当年的“千团大战”。然而,很多O2O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极易遭到竞争对手的模仿和打压,且抄模式的速度远大于新模式出现的速度。很多O2O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反复的模仿。历史告诉我们:追随者的下场都很惨。


    2.服务难跟上为主因


    很多创业型企业借了O2O的势,但没有抓住真正的痛点。他们往往以烧钱求规模,以策略揽融资,唯独忽略服务质量,最后只能被用户无情抛弃。还有一些企业在O2O服务规划与实际操作中出现落差,如某酒类O2O成立初期主打“9分钟送到”的服务,但随后的配送实践中发现根本难以实现,只能窘迫的临时改为“19分钟送到”。如此一来,服务链的断裂及服务标准的低级,让O2O不容乐观。


    3.  资金链断裂成爆点


    O2O市场暴热以后,很多初创企业的财务不能达到平衡,基本靠VC的钱来支撑。但由于O2O创业公司普遍没有长远的盈利模式,也没有行业规范来保证服务质量,因此一轮两轮融资之后便难以为继。数据统计,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而拿到B轮的企业数量骤降至225家,C轮寥寥无几。C轮融资像一面陡峭的悬崖,很多企业面临逃不掉的“C轮死”,资金链断裂后企业只能被活活饿死。


    资本的寒冬,正是收割的前夜


    在严苛的生存环境下,赢者通吃,弱者消亡,90%甚至更多的创业者将被逐步淘汰。2015年7月,自美国家政O2O鼻祖Homejoy宣布倒闭的消息让人唏嘘不已。不久之后,网上流传的一份包含来自16个不同领域、近1000家O2O企业的阵亡名单让人毛骨悚然。现今整个O2O行业,充满一股暗流涌动的死亡气息。下一个死去的将是谁?O2O真的注定走向消亡了吗?


    二爷觉得未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世间万物,都是双面性的。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资本市场的紧缩将有利于挤出O2O行业泡沫。先追溯到2012年“电商寒冬”时期吧!在那段时期电商行业迎来了一次残酷的淘汰赛,数以千计的电商企业沉沙折戟。那正因为有了那次的集体大调整,电商行业才能得以步入正轨,酝酿出一个健康的市场。而O2O行业正经历着异常相似的历史。


    以出行O2O为例,经历了可怕的烧钱补贴,大黄蜂、易打车、手机召车、微打车、打的啦等40多家打车O2O企业不堪重负,全部死亡。如今打车O2O的市场现状是:滴滴快的合并、易到与Uber整合,打车补贴逐渐消失,重点迁移到了更易赚钱的专车上。总之,打车O2O的市场逐渐步入正轨,格局稳定。而外卖O2O等品类还在烧钱淘汰赛的苦战中,群雄纷纷融资准备打下去,直至血洗出两到三家垄断者。


    同时,正如电商寒冬之后,阿里、京东、聚美等电商企业在2014年轮番上市,经过这次的O2O寒冬,O2O企业极有可能也会在未来2年之后,迎来新一轮上市高潮。


    总之,我笃定的相信一点:市场自发调整是正常且必要的,此次的O2O寒冬也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规律。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那样:“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O2O创业企业过冬的正确姿势?


    因此,创业者不必纠结于O2O寒冬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经阶段。创业者要做的就是在冬天结束之前,保证不会冻死,储备粮草,准备过冬。那么,O2O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不期而至的严冬呢?


    1. 消灭伪需求后的服务强化


    O2O近乎疯狂的烧钱补贴,烧出来很多不适合此种业务形态的“伪需求”,深耕于此只会越陷越深。因此,O2O项目需要选择有真实需求的垂直领域为土壤,挖掘“真实需求”,下面需要应对的便是满足需求时的服务提升。


    因此,对于O2O创业型企业而言,跨过低门槛,排除那些“伪需求”,抓住用户真正的痛点才是王道,能否在服务质量上有所保证甚至提升至关重要。一个不能满足用户本质的生活诉求、一个不能保障用户良好的线下体验的O2O项目,注定它的路走不远。


    企业做电商的终极法则有一条: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是终局。都说互联网客户是最挑剔的,正是这种挑剔,为O2O的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快速迭代的机会。


    2. 拒绝大海捞针式的营销推广


    对大部分O2O企业而言,地推、补贴等营销方式像一个无底洞,大量的资源投入却难见用户转化率以及用户粘性提升。但在大环境中,不烧钱推广等于“等死”。 面临大海捞针的情况,推广很有必要,但更有必要掌握时机、地点、场景等各方面因素。


    从时机来看,市场推广掌控好节奏,过早效果不大,徒劳无功;过晚又很难突破市场瓶颈。因此在融资到位之前,建议O2O企业们采取保守推广方式,保存实力,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式积蓄力量。此外,C端用户往往难以控制,因此企业不妨联合B端渠道一起集中推广、补贴。


    做好O2O,各类企业必须针对细分行业具体分析,根据不同人群、场景做针对性的推广,讲究方式方法,并且掌握好渠道,做好品牌塑造,才是正确的营销手段。


    3. 选择有运营壁垒的重度垂直赛道


    轻度模式的O2O以平台化为基本纲要,且集中于按摩、美甲等上门服务领域,创业赛道已经人满为患,很难突围;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如瞄准一个细分垂直领域,在线下构筑重度运营体系,在线上运用IT系统形成O2O闭环。


    至于IT系统的运用,纯互联网企业或许自有锦囊妙计,但很多传统企业因无法承担前期高额的技术成本而无可奈何。此时,我更建议他们借助于第三方平台的力量。通过如千米网、商派、金蝶等电商服务商的力量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协作,自建团队做转型和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转型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相对来说更轻、更快,先期投入更少。


    重度模式的O2O需要创业公司深入渗透线下产业,竞争敌手很难轻易抄袭。如各类后市场服务,即便是是BAT巨头也无法简单抢食,总之符合“重度垂直”特征的商业模式才不会被颠覆。


    结语:Winter is coming,Winner is coming!


    O2O寒冬之后,虽然冻死骨多、幸存者少,但是对全新商业模式和的探索实践,却为未来酝酿出更大的市场机会,这或许才是O2O泡沫更应被看到的一面。先烈们为后来者完成了市场及用户的初期教育,让新进者的成本反而会降低。再者说,线上线下未来将融于一体,甚至不会再有传统企业及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区分,既然产业和消费升级趋势已定,O2O行业的创业机遇自然会有。


    此时,如果有人还来问我,O2O冬天来了,还适合创业吗?我依旧会清晰的回答:当然!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tq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