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大数据安全分析的前世今生

2016-08-01 12:08:11  来源:51CTO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如云平台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如全方位立体的信息系统增加了受威胁攻击的承受面积等。每一个新的数据源加入信息网络,便会成为新的潜在受攻击点。庆幸的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开始渗透进入安全领域,开始与传统安全技术相结合,诞生了数据时代的新型安全应对方法:大数据安全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 安全
文章来源:51CTO

       截止到2012年,全球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 ZB(1024EB=1ZB)级别。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49ZB,2009年的数据量为 0.8ZB,2010年增长为1.2ZB,2011年的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而到2012年为止,人类生 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全人类历史上说过的所有话的数据量大约是5EB。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每一天,全世界会上传超过5亿张图片,每分钟就有20小时时长的视频被分享。然而,即使是人们每天创造的全部信息——包括语音通话、电子邮件和信息在内的各种通信,以及上传的全部图片、视频与音乐,其信息量也无法匹及每一天所创造出的关于人们自身的数字信息量。

\

        这种趋势是否会继续下去?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尚处于“物联网”的最初级阶段,智能设备还仅仅存在于家用电器等;而随着技术成熟,我们的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和迅速发展的“可穿戴”科技将能互相连接与沟通。互联互通的高度信息化社会产生的可用数据量当超越已有的任一个社会阶段。

        我们已然处于“大数据”时代,不仅仅是“数据”,而且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如云平台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如全方位立体的信息系统增加了受威胁攻击的承受面积等。每一个新的数据源加入信息网络,便会成为新的潜在受攻击点。庆幸的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开始渗透进入安全领域,开始与传统安全技术相结合,诞生了数据时代的新型安全应对方法:大数据安全分析。今天,我们就从最初的网络安全开始讲起,一起来回顾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诞生的整个路程。

        1、 网络安全的主干

        FreeBuf是一个关于安全的顶级盛宴,一般来说,你总是能在这里找到你关心的安全问题,比如漏洞挖掘、后门设计、智能安全等。我们今天所谈当属其中一个较大的类别,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起点——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仅从定义来看网络安全定义吧,不免有些抽象,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CIA来具体描述网络安全内涵(目标):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完整性(Integrity):数据不被非法修改;

        可用性(Availabitliy):网络服务始终良好运行;

        当然,除去通用的CIA安全属性,我们也可以要求可审计性、不可否认性(数字签名)以及可控性(信息传播及内容受控,如次数或特定人群访问权)等。具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在CIA基础上充实成为最适合自身企业的安全模型。

        网络安全的目标实现依赖于其实现体系,其体系可以归结为图1:

\
 

        上图中涉及到网络安全四个关键机制,其中预防是安全的起始,通过风险评估与控制形成初级安全防御;当预防措施失效时,检测机制将发现存在的攻击行为,报警后由响应机制进行中断服务、断开连接等具体安全措施。最初的网络安全框架中只有上述三类,随着攻击特征的研究逐渐增多,预测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预测机制专用于预测高风险用户与高风险节点,响应的攻击分析后可以作为新知识提供给预测模块,实现预测的智能升级。预防、预测、检测与相应构成了网络安全的主干(整体框架),而百花争艳的安全技术则像是点缀其上的美艳花朵。

         2、孤掌难鸣的困境

        遗憾的是,现有的安全防御机制在大数据时代的表现总是力不从心。我们先来看看预防机制。

        预防机制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即识别和控制机构面临的安全风险的过程。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风险识别指检查和分析机构信息系统的安全态势与面临的风险,形成分线评估报告;风险控制则是指用控制手段,减少机构面临的安全风险。风险管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先评估,后实施”。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管理控制,主要是策略方针,如密码安全策略(复杂性与长度要求),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DSS)等;技术控制:逻辑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加密协议等;物理控制:门禁、设施保护、安全视频监控等。

\
 

        图2给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层次实例,常见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主机与网络两个层次,主机方面涉及安全操作系统设计,已有漏洞补丁升级;逻辑访问控制: 认证(用户身份)与授权(文件访问权、网络使用权等);安全实现:代码安全审查(strcpy()/strncpy())、单元测试、最小特权实现等。网络层面包括安全协议:SSL/TLS等加固IP/TCP;安全设备:防火墙,IDS等(基于网络数据包的分析)。

        最为常见的例子莫过于在网络层实施SSL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在原有TCP/IP框架上添加身份认证与数据加密功能,数据包结构如图3:

\

       一般的SSL协议通信过程可以见图4(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
 

        客户端Alice首先要验证服务端Bob的身份,之后二者协商生成一个本次会话的临时密钥K,使用K加密本次会话数据包,从而实现了安全数据传输。

        看上去从主机到网络,我们已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实施了全面的防御准备,看上去固若金汤,可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事实上网络安全威胁从未消失或减 缓,反而变本加厉,而“安全”也成为了互联网的热搜词汇,甚至国家层面都成立了“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因此可见网络安全形式之严峻。

        自身防御漏洞百出

        安全形式严峻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防御体系自身就漏洞百出。首先从计算机系统与信息网络自身角度来看脆弱性始终存在:

        设计缺陷:竞争条件漏洞(race condition vulnerability)、缓冲区溢出等; 竞争漏洞:如root程序的核查文件(access)与修改文件(write)间具有时间间隔,导致攻击者改变了文件符号链接,将符号链接到密码文件上;

        缓冲区溢出:strcpy()的源字符串长度超过了目标字符串空间长度,导致覆盖掉了RET指针;

        即便设计科学的防御系统在实际部署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如:

        某些业务应用设计时未考虑安全因素,安全模块事后追加,存在片面性与兼容性问题;

        相关人员缺乏相应安全培训;

        系统设置缺陷(防火墙使用默认密码或开放默认端口)

        实际部署成本制约无法真实实现防御系统功能,如考虑安全性与效能之间的折衷(如卡巴斯基的查杀率与系统占用率)、部署预防系统时的非技术考量:机构需求、经济成本、上级政策等;

        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系统中一般都会存在以下漏洞:

         后门:隐秘登录端口,rootkit(隐藏后门等恶意程序,暗中收集数据)

         拒绝服务:升级版DDOS

         窃听:窃听网络机密数据传输、监控硬件设备电磁信号(如测信道攻击)

         应用漏洞:主要用于获取root权限,然后创建/维护后门、木马等;

         社工:攻击机构中脆弱的“人性”因素(欺诈攻击)

         因此,防御系统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实际部署中的成本制约与管理不规范导致安全漏洞无法完全避免。

         攻击者日益精进

        除去防御者自身因素之外,攻击者日益精进,从而威胁越来越高级、复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攻击分类:

        探测攻击(Probe):端口扫描(nmap-m:n)、抓包解析(tcpdump等)

        拒绝服务攻击:TCP SYN洪流(发送多个SYN连接不响应)、PingofDeath(Ping协议组包错误)、DDOS(多枚炮弹同时命中)

        远程入侵攻击(R2L):登录密码暴力破解/字典攻击、缓冲区溢出、SQL注入、社工;

        提权攻击(U2R):缓冲区溢出、rootkit等;

        感染传播攻击(Infections):木马、Botnet等;

        网络攻击并不容易,必须经过缜密的侦查与策划,其核心阶段有五个:

        准备阶段:探测目标端口、判断系统软件版本信息等,社工收集补充信息,评估目标防御水平,选择攻击突破口;

        入侵阶段:利用缓冲区溢出、SQL注入等方法获得系统root权限,是R2L与U2R两类攻击的结合,甚至是社工方式进入(钓鱼网站等);

        后入侵阶段:创建后门与安装rootkit以便于长期控制目标;以目标为基础,探测周围网络,贡献其它目标主机(感染),寻找有价值目标(APT);

        自我保护阶段:设置rootkit/加密等多种安全保护程序,修改内核进程表避免安全软件查杀、修改安全日志等;

        总攻阶段:秘密传输目标网络的机密信息或崩溃目标网络系统,取决于攻击者的动机、目标以及技术能力和目标的安全防御水平;

         每一个攻击类型都很复杂,而且阶段繁琐,因此自然对攻击者的技术门槛很高;然而现实中的攻击者很多仅仅是“脚步小子”,原因就在于当前存在许多可选、高效、开放的黑客工具。由于数量众多,我们今天仅对代表性的工具作一速览:

       信息收集工具包括网络包捕获工具Wireshark/Tcpdump/Net2pcap等,网络扫描探测工具(主机IP协议版本):Nmap/Amap/Vmap/Xprobe等。

       攻击工具包括木马类的Danger/AIMSpy/NetSpy等;拒绝服务攻击类的Targa、HOIC/LOIC等;网络包伪造 类:Packeth/Packet Excalibur/Libnet等;应用层类:Code Red Worm/Nimda Worm/AppDDoS/Botnet等;用户攻击类:Ntfsdos/Yaga/Metasploit等。

       值得一提的是Metasploit,现在已经更新为Kali系统,其上融合了现有的全套安全工具,从网络扫描、DNS解析,到SQL注入、邮件伪造、POC利用等,已经成为了事实上渗透测试的标准平台。

\

        上图中是Kali系统上的一次攻击应用。随着这些高级工具的出现,原本复杂攻击要求的高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呈现了反向增长的奇怪曲线,如图6:

\
 

        上图反映了历史攻击复杂度与攻击者技术要求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攻击演变趋势上,攻击成本日益低廉,技术门槛越来越低;与此同时攻击工具日趋复杂, 攻击复杂度越来越高,攻击越来越难以防范。而不断进化的攻击也使得防御系统效果越来越差,单单BYOD的引入,就使得自用设备打破了原始的安全边界防御, 更何况大数据时代便捷多元的信息通信设备与方法,传统安全防御技术基本形同虚设。

         3、 似是而非的替代方案

        原有单纯基于安全边界与单一安全设备的防御体系被现实摧垮,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安全的替代方案。当网络中具备了防火墙/IDS等多种安全设备之后,一种自然的想法是将现有所有安全机制融合,形成层次渐进的安全防御机制,即纵深防御,也称作深度防御。

        深度防御(Defense-in-depth)指利用一系列防御机制来保护计算机网络的理念,效果是一旦某一机制无法正常运行,会有另外一个可正常运行的机制替代它。

\
 

        一个典型的深度防御模型如图7,其中:

        实时防御部分负责对实时消息流进行检测防御:防火墙为第一道关口,负责控制内外网络访问;IDS对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的攻击行为报警相应;若攻击逃避IDS检测,则直接由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模块处理。

        日常防御模块由脆弱性检测模块进行系统自检,而预警子系统要综合已有所有安全信息,对未知攻击进行初步的预测。基础设施主要有多种数据库组成,分别对两类防御提供平台支持。

        深度防御的关键在于检测出攻击,从而将攻击损失降到最小。现有基于IDS的检测系统是深度防御的核心模块,因此我们重点分析下现有的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DS)由来已久,至今发展经历了个世代,第一个世代中的IDS基于误用检测(特征、规则检测),重点分析网络包数据,从而发现可能 的入侵与DOS攻击,此时的IDS仅能检测已知威胁;第二世代的IDS利用SIEM进行了融合,从而可以关联多个IDS的报警数据,提高了发现攻击的能 力。

         虽然IDS发展了两个世代,但是其不足也是明显的。一方面攻击态势日趋严峻,攻击方式日趋复杂(工具多元化),攻击门槛日趋降低(技术要求降低,脚 本小子),攻击动机日趋强化(脚本小子-好奇,黑产-经济利益,国家队-权力/政治,内部人-不满报复);另一方面现有检测技术能力有限,应对多态恶意代码、APT攻击、0-day攻击时都束手无策。而且防御与攻击的最大不同在于:攻击只为成功一次,防御则要成功每一天,因此防御方责任更大,形势更为严峻。

         最近几年发生的安全事件也验证了当前安全防御脆弱无力的事实,如2010年发生的震惊全球的“极光攻击”与“震网”两个典型APT攻击,其影响损失不言而喻,但是伊朗核电站所受影响已无法简单用经济损失来衡量;2014年韩国银行客户金融数据失窃,童年JP摩根银行客户账户失窃,内部人信息窃取、欺诈已经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首要威胁。具体可参加下图:

\
 

        正当人们为现有安全防御无力痛心的时候,大数据技术却蓬勃发展,一系列核心技术与平台架构均日趋成熟,甚至出现了成熟的市场实例(如Amazon的 大数据分析平台)。与此同时,安全日志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2010年一份报告显示86%的安全事件可以回溯到安全日志,而安全日志数据量巨大, 导致实际无法有效利用。

         如同发现了新的美洲大陆,安全界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了大数据技术在安全日志中的应用。学术界普遍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是挖掘日志价值,是提升安全检测效果的关键。因此第三个世代的IDS出现了,其融合了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安全威胁情报平台,从长时间窗口中关联,挖掘攻击信息,不仅提高了检测未知威 胁的能力,也缩短了攻击与检测相应的时间周期。

         4、 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分析蕴藏着攻击痕迹的海量安全日志成为可能,以此为依托,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大数据安全领域研究。内部威胁因其特有的隐蔽、透明特性也成为了大数据安全分析的重要应用领域。基于企业内部特有的内部威胁风险,提取威胁特征,然后在各设备安全日志中挖掘分析,从而检测内部威胁成为未 来行之有效的内部威胁检测方案,可以说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成为了悬在内部威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按照数据源、分析方法、时间度量、能动性与持时间周期 等,我们可以将现有内部威胁中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归为几类:

        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主机、网络、应用分析三类。基于主机数据检测数据来自系统调用日志与系统日志;基于网络数据检测数据来自基于网络数据包头数据与流量数据与基于无线网络数据检测;基于应用日志检测数据来自数据库日志、网站日志、IDS指示器数据等。

        按照使用方法可以分为误用检测与异常检测。误用检测又称特征检测,需要提取已知攻击特征,基于签名匹配检测攻击,其准确率较高,然而无法检测未知威 胁;异常检测基于“白名单”思想,建立用户的正常行为模型,从而检测偏离正常模型的行为,其可以检测未知威胁 ,但误报率较高。

        按照时间度量可以分为实时内部威胁检测与离线检测。实时监测将安全日志数据组我欸数据流实时分析报警;而离线检测则在后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

        按照能动性可以分为被动检测与主动检测两类。顾名思义,被动检测就是传统的IDS,检测到内部威胁即报警,但是不采取安全措施,等待人为命令;主动检测类似于IPS,检测到内部威胁可以自动断开内部攻击者连接,剥夺其访问权等。

        按照时间周期可以分为连续监测与周期检测。连续监测即不间断监测,而周期检测则是特定周期执行检测,两次检测间隔可能被攻击者利用。

        5、 实例

        作为本章的最后,我们介绍一个实际的大数据安全在内部威胁中的应用实例,以供大家参考。如检测内部人团伙窃取信息行为:

        1.分析文件访问异常行为的用户

        2.分析上步异常用户的邮件联系人图;

        3.分析异常邮件关系图中所有用户的文件行为;

        4.采用机器学习建立分类器,多人、多终端家呢异常;

        5.关联多类异常,检测内部信息窃取攻击;

       内部威胁中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6、小结

        本篇从最初的网络安全讲起,分析了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网络防御方所面临的挑战与对抗安全威胁的决心和努力,随着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分析技术的成熟,终于大数据安全分析应用逐渐成为了现实。本文的基本脉络我们以流程图的形式总结如图8:

\

        大数据时代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了了新的安全威胁,如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问题(图10-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

       另一方面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安全利器,如我们今天所介绍的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图11-大数据安全分析应用):

\

        至于最终大数据时代是好是坏,我想仅仅作为看客是远远没有发言权的,最终的评判还需要仰仗各位看官的共同努力,改进已有安全防御机制,提高网络安全防御效果,使得人人都可以享有一个安全、便捷的网络世界。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