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CIO说“都在谈云计算,为何让我觉得焦虑”?

2016-08-09 08:57:20  来源:比特网信息化

摘要:云计算这个概念被热炒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大多数的企业CIO关注的还是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双活,经验老道的IT管理者们都知道,一项技术从出现、热潮,再到沉寂和应用,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
关键词: CIO 云计算
文章来源:比特网信息化

        云计算这个概念被热炒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大多数的企业CIO关注的还是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双活,经验老道的IT管理者者们都知道,一项技术从出现、热潮,再到沉寂和应用,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

  服务器虚拟化刚刚普及时,IT管理者们并不总是欢欣鼓舞的,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比如只是因为版本号的问题,就无法安装操作系统,或是突然发现某个服务器硬件的驱动不被虚拟化环境支持,VMware与Hyper-v之间的竞争也让IT管理者们感到困惑。

  可怕且具有争议性的地方在于,类似的问题往往都是在新技术应用后才发现的,服务器虚拟化如此,云计算也是,这成为很多企业CIO及IT经理们焦虑的源头:我怎么能确定“云计算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我丢掉工作”?

  CIO焦虑些什么?

  都在谈的云计算,为何让我觉得焦虑?

  Q1说服业务部门支持云计算 “太费力!”

  “说服业务部门支持我们去做云计算太费力,他们不明白,云计算和现在的IT有什么不同,他们又能够有什么获益,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做云 计算?”这位在苏州负责上万人制造企业的CIO认为,企业的业务部门不关心什么云计算,他们就是认为每个月出报表的速度太慢了,ERP太慢了,好像唯一比较快的就是RTX和电子邮箱,但那些应用服务器都是外网的。”

  说服业务部门支持IT部门的工作本身就已经非常困难,云计算这种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并且对IT架构、IT使用模式做出较大改变的改造,更容易造成业务部门的排斥:“为什么要我们自己去申请服务器?我们又不懂!”

  正如某大型多元化集团的CIO所言:“传统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对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天然的漠视。”虽然他自己很清楚“云计算是大势,亟待解决大企业原有数据中心庞大、复杂的运维问题,以及设备老化问题”。

  Q2企业规模庞大或架构零散 变革太费力

  在某些企业,企业IT体量太大,以云计算去改变现有IT架构太过繁冗,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像某交通行业企业的CIO所说:“交通企业的体量通常太大,信息化建设已经趋于成熟,再转向云计算的方式是有困难的。”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实践云计算时,被过于复杂和分散的企业业务单元所阻碍,大量重复建设的IT基础设施和数目繁多的数据中心“万国博览会”, 导致业务整合、IT融合都过于费力,更不用提推动云计算战略了,就像前述某集团CIO所说:“多元化大型企业下属的企业数目多,很多系统都是各自为政,云和大数据从总的来说是做“资源整合”, IT治理、数据治理对于实现大数据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Q3谁先上,谁后上,平衡必须有术!

  即使业务部门与IT部门达成一致,决定开展企业IT基础架构的云化工作,“谁先上,谁后上”的平衡问题却常常困扰CIO,因为有些业务部门的同 事并不认可公有云,还不能完全接受,而有一些必须在私有云上承载的业务应用,却有人认为“公司内部IT资源紧张,速度太慢,为什么不去公有云?”

  一般来说,大企业OA、培训、销售管理等更适合采纳公有云,ERP等核心应用更适合采纳私有云,但关键是“CIO需要看到更多行业的云端应用案例以及需要成熟的私有云、混合云建设方案”。

  Q4技术日新月异 云计算人才很难找到

  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云计算IaaS、PaaS、SaaS的三层架构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围绕着云计算,硬件、软件、服务和开发工作都在持续的变化,融合基础架构刚刚火了两三年,现在又是超融合架构的天下;每家公有云平台的思路和使用方式都不同,熟悉了一个不一定熟悉其他的;即使是CDN这样看起来平常的技术,现在都有云CDN出现,更不用提越来越多的云生态下的初 创公司提出的新技术、新主张了。

  “云计算人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找,他们往往都比较专注于单一领域,很难完整的覆盖整个云体系,可以说,云计算架构师是个非常紧缺的人才,缺口非常大。”面对每隔一段时间就冒出来的新概念,对整个IT体系都能熟悉,并且融会贯通,是CIO非常艰巨的挑战。

  Q5新人辈出 80后乃至90后产生冲击

  某国有集团CIO曾经慨叹:“谁也没预料到,一个突如其来的90后,会对整个团队产生如此大的冲击!”

  “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类似的情况多有发生,我们虽然一直在不断的更新IT系统,但好像与云计算的时代及我们的90后员工总是合不上拍,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爱我的工作,但我真的还合适么?”

  山东济南,这位国有企业的CIO在某次CIO聚会说下这番话的时候,鸦雀无声,在座的数位CIO和IT经理、信息处主任,虽然头衔不同,企业业务各异,但是都对这位赵姓CIO的感想深有体会,“其实不是我们不努力,不与时俱进,但是有些地方总是抓不住重点,加上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虚拟化等于云计算的这种事情,在我们这里没少发生。”

  无独有偶,一位当地工业企业的CIO说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O2O的冲击下,看着阿里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做的风生水起如雷贯耳,又每天听着什么BYOD、超融合、一体机、云协作、共享云被炒得火热,他们有时候也觉得很困惑。

  CIO如何排解忧虑?

  选择靠谱的云伙伴

  1. 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私有云的需求,私有云是混合云和整个企业云战略的基础,提供云基础架构、私有云管理、云客户端以及引入开源的私有云平台的合作伙伴是更具价值的。

  针对工作负载和关键业务应用,戴尔的ASM私有云方案可以整合异构资源,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并基于所有现有资源实现 IT 服务的集中化性能监控、访问控制和自动化交付,最大限度降低应用部署时间,以及云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满足不同使用者对 IT 服务的需求。

  2. 是否拥有清晰、有效的统一云战略,从而向企业用户交付一系列完整的、安全的云计算专业服务,这能够保证在任何的行业、客户中,云供应商所交付的服务水品是一致的、体系结构是完整的、并可以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满足需求。

  戴尔的“任意云”战略,能够模块化地、经济高效优化现有IT架构,满足各种工作负载、传统应用和新应用的需求,实现从传统IT向云计算的平滑过渡。同时综合各种云服务和资源,满足现有应用和新应用对于IT服务自动化的需求,让云成为业务突破创新的支点。

  3. 与合作伙伴一同提供多样化的混合云服务,在云时代,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可以“通吃”,不仅IaaS、PaaS、SaaS三个层面各有优秀的代表性企业,即使是只在IaaS层面,跨云管理、混合云负载优化等应用领域都有强大的独树一帜的创新型企业。

  戴尔不仅通过与Microsoft、VMware、有云、翼云等云合作伙伴的合作,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多混合云解决方案选择,而且在2016数博会期间,戴尔、东软、 FIT2CLOUD、航天云宏、Pivotal、UnitedStack有云、VMware中国研发中心、XSKY、英方、YottaCLOUD优特云共10家国内外企业,一起成立了“未来就绪企业云联盟”。其发起的宗旨来看,就是为中国用户带来更优秀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共同为混合云的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包括咨询、部署、培训和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服务及产品,共同推动混合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4.能否提供灵活多样、品质可靠的硬件基础设施, 在“软件定义一切”的大浪潮下,硬件架构的灵活性决定了是否能获得更多的软件定义灵活性,从传统的通用架构 (机架、塔式、刀片服务器),到融合基础设施(类似Dell PowerEdge VRTX, PowerEdge FX2),再到超融合架构(戴尔XC系列和EMC VxRail) 。

  戴尔长期以来以x86开放架构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数据中心产品线,久负盛名的PowerEdge服务器已经发展到第13代,搭配新一代Intel Xeon E7 V4处理器的PowerEdge R930加上搭载Intel Xeon E5v4系列处理器的R830四路机架服务器为企业提供业界领先的稳定虚拟化聚合与核心服务器,加上搭载Intel Xeon E5v4系列处理器的PowerEdge FC830及PowerEdge M830刀片式服务器则是模块化服务器的代表性产品。

  5.是否积极参与到开源社区中去,并对新的业务负载类型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云计算的发展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与物联网的发展,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开源社区产品,比如Hadoop、Spark、OpenStack等,同时也涌现出了新兴的诸多业务负载,比如说Docker。

  戴尔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开源社区,不仅在Hadoop、Spark上有着丰富的解决方案经验,更在OpenStack领域,与红帽、 UnitedStack有云等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交付了OpenStack私有云、交钥匙托管云等解决方案,并在解决方案中全面接纳Docker,同时 也是在存储阵列中提供持久性Docker存储支持的早期存储供应商之一。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