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10:24:12 来源:RFID世界网
安防领域,向来是进军物联网商机最积极的产业之一,而安防的业者们是否已经规划好物联网如何烹饪的食谱呢?本期我们专访了全球知名品牌Avigilon亚太区业务经理邱富亿。
邱富亿经理一开始提到,大家都认同物联网是整个世界的趋势,而物联网从一个概念逐渐步向应用,有很大原因是取决网络本身的成熟度,从早期的固接网络到现在的4G、LTE,当网络的速度越来越快,云端技术也逐渐成熟,物联网也逐渐接近发酵的时间点,他预估到2016年就会有更多成熟的应用案例出 现。
邱富亿表示物联网在安防上的应用,初期大多是出现在大型的公共建设上面,大量的探测器及监测器被使用于公共空间及交通等领域,只是当我们搜集了这么多的数据,而设备和网速也足以支持大量数据的传输时,下一个课题就是我们到底要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邱富亿认为安防产品,尤其是监控摄影机与各种监测器,在物联网的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独特的,这些产品是可以取代人们“眼睛”的存在,不论是通过影像、温度、湿度或者是设备的讯号,当这些来自于各种“感知”的讯号汇集在一起,将可以提供我们更多的基础来进行计算,以交通来说,过去我们也许只可以在单点计算车流量,现在我们可以精准的取得包含车牌号码、车型、颜色等信息,甚至是通过多组监视镜头的互联,来计算出车子的移动路线,路段的壅塞程度 等,这些都是通过四处遍布的“眼睛”来取得信息。
过去监视摄影机所能起到的作用往往是被动的,当窃案或犯罪发生后,人们才去调阅监视录像,而目前的监视摄影系统,通过影像传输到后端平台进行整 合,已经可以做到“事间”的监测与应变,邱富亿举例说,先前园区许多的高科技厂房就正在规划消防网络互联,当其中一个火灾警报点示警,会驱动四周的摄影机去共同监测,使灾害应变单位可以更准确地知道现场发生的事态,以决定后续的处理程序,目前国内这种较大型的区域整合仍不多,但国外已经有不少案例。
超越“安保”的思维
当安防的应用从“事后”搜证演变为“事间”监测,我们是否还能做到先发制人的防护呢?邱富亿提到“万物互联”虽然是重要的目标但驱使智能安防实现的核心,还是在于对海量数据(Big Data)的分析,这一方面广告业已经有不错的应用案例,过去的广告广告牌,可能会搭配一个监视摄影机,来统计人们对广告牌的关注程度,但那通常只在一台 摄影机的视角范围内,而现在的广告业者已经可以链接区域-例如整个卖场的摄影机,通过后端的分析可以评估人流、消费习惯、广告牌前滞留的时间…等信息,来 计算出主力消费族群、潜在客户…等重要信息,这种“消费者轮廓分析”仅需要利用原先卖场内既有的摄影机就可以达成。
邱富亿预测,像监视摄影机等产品未来的趋势,将不仅仅只是为了“安保”,更可能成为“商业决策”机制中重要的环节,在这种前提之下会促成安防市场的转变,例如未来在监视摄影机的采购上,会开始追求多功能的产品,以同时满足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而单纯的影像管理系统也会转变为决策中心;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一些国际大厂,例如IBM、Oracle等公司都推出与监控系统相关的整合性解决方案,而监视器本身也开始走向内建如智能视频监控(IVS)、智能影像分析功能(IVA)等系统。
海量分析技术仍是关键
虽然安防产品的智能化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但目前的影像分析技术已经足够聪明了吗?邱富亿也承认,现有的智能影像分析系统仍然都还有盲点,以交通监控而言,有的“眼睛”擅长捕捉车流量,有的“眼睛”擅长捕捉车牌号码或车款,当这些数据回到后端平台,如何互补并且通过交叉运算的能力,归纳出最有效率的数据,仍要仰赖云端技术的突破。
邱富亿提到目前海量数据分析已经使用在航空票价、油价甚至股价的预测上,但在公共领域上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厂商的技术都已经 有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做到大量数据的储存,但这些数据要用来预测什么?分析什么?却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论,例如在与警方开会时就曾讨论到未来物联网与安防的结合,绝对可以用来作为犯罪行为的预测并且提高犯罪的成本,但要达成先发制人的目标却还有许多技术有待突破。
物联网前哨战:家用产品
但目前物联网在家用产品的市场发展上,邱富亿认为某种程度是领先于大型公共应用的,因为家庭内的设备互连没这么复杂,也不会有跨网络的问题,不论是通过无线网络或电力线互连,技术都已足够成熟,例如Google以32亿美元并购Nest,就被认为是Google跨入智能家居市场的重要指标,荷兰 大厂飞利浦也推出智能照明的系统,这些设备比较特别的是都采取电力线网络,邱富亿指出这在家庭里是比较方便的解决方案,除非未来无线充电的技术更加成熟, 否则电力线网络仍有其不可取代性,毕竟现在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无线网络,而无线网络的架构又因为频段不足太容易受到干扰。
安防机器人的可能性
邱富亿提到既然安防产品是扮演“眼睛”的角色,尤其是人们离开家后的留守者,那自然会强调镜头的可移动性,并且还可以整合声音、侦烟、异常回报等功能,毕竟没有人会想要在家中安装太多监测器或镜头,目前已有产品可以整合第三方的组件,并且内建于监视摄影机内,当人们通过手机观看家中情况时,可以知道小朋友是否有哭闹,或是家中电器是否有异常状态,邱富亿认为未来可以乐观的预期,居家的安防监控产品会从固定式的设备,演变为可移动式的装置,更可能的是与居家机器人相结合,邱富亿透露类似的产品已经有厂商在进行研发,预计最快可以在今年上市,事实上业界对居家机器人的相当看好,目前美国、欧洲、中国 都有不同的团队在进行研发。
以产品差异性面对物联网浪潮
在面对物联网发展的浪潮,如何推出应对的策略是掌握先机的条件,例如在交通或治安的应用上,更清晰的脸孔识别就会是不可或缺的功能,目前已有新一代的鉴识撷取系统,可以在复杂的光线中,取得更清晰的面部特征,作为“眼睛”,要如何应对各种情境以取得符合需求的画面是很重要的,在物联网的发展中, 安防产品前端运算能力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加,也需要基本的错误修正能力,来确保传送至后端以进行海量数据分析的信息是有效的,以监视摄影机来说,若针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或产业需求时,都能提供适当的产品,让监视摄影机不管在居家或公共安全的使用上都能取得良好的“影像可用性”,才可以期待未来物联网发展中, 能取得自身的定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