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16:00:39 来源:企业网
2008年,IBM公司在全球提出了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没过几年,中国就有超过400个城市在其“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计划投资合计超过2万亿元。9月4日,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在中国工程院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16国际高端研讨会上说,中国的市长们对智慧城市概念深入思考 之后,赋予新的理解。他回顾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历程。
虽然IBM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3I(度量、联通、智能),但其具体解决方案则是智慧的“交通、医疗、政府服务、监控、电网、水务”等内容。第二 年的8月,IBM甚至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为中国量身定做了6大智能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中国的市长们经常到国外参观。一个市长在仔细参观了某信息公司对各种智慧系统的介绍后,失望地评价:“你们的智慧城市没有市长的视野。”因为智慧电力、智慧交通等方案,不是一个市长应该具体负责的工作,那是他的下属各个局长的职责。市长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该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不能怪中国的市长们“偷换概念”。
就在2009年IBM为中国量身定做智慧城市方案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美国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是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他的目光都盯在了城市的运行管理上。“而中国的市长们所肩负的重任,不仅是城市的运行管理,还要关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潘云鹤说,智慧城市正好是这“五化”的合适抓手。
智慧城市是个时髦的东西,它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最早的信息由人类“制造”,即使它上了计算机,互联互通,但它还是人类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绕开人类,直接产生于传感器和物联网等物理世界,带着我们走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迅速汇聚与膨胀,人类已无法用传统方式掌握与理解它了,这导致人类走向大知识时代,智能化时代,适应这一时代智慧城市产生了。“近30年来,我们的世界由二元空间(人类社会和物理空间)进入到新的三元空间(加上信息空间)。”潘云鹤说。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市长们赋予智慧城市新的内涵,而中国科学家甚至连“智慧城市”的英文名字也要改。有些中国科学家建议将Smart City 改名为 iCity,因为“Smart”一词不适用城市智能化的发展,建议用“Intelligent City”来取代,简称iCity。
可以说,智慧城市的中国目标与途径,已基本不同于IBM的“Smart City”。IBM想做的是城市IT的Smart系统,而中国则要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将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在中国深度融合。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潘云鹤设想:“如果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同时在中国发生,将引起什么变化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