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IBM董事长及CEOGinniRometty)
现在,一个新IBM正在浮出水面。在IBM的2015年财报上写道:“今天的IBM已经不仅是一家‘硬件、软件与服务’公司,而转型成为一家认知解决方案与云平台公司。”在公司100多年的历史上,IBM第一次称自己是一家平台公司。IBM首席财务官MartinSchroeter在2016年第一财季电话会议中说,公司的成功将依赖于构建平台,合作伙伴与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如今,起源于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已经成为IBM贯穿一切的战略思维,芯片、硬件、软件、安全、大数据与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说已经全部平台化或正在平台化。而这平台化进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面向行业应用场景的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其中认知解决方案主要指包括Watson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技术在内的大数据及高级分析。
2016年10月,IBM举办了首届世界Watson大会。IBM董事长及CEOGinniRometty在会上强调,云与认知解决方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割裂。可以说,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正在成为IBM的新灵魂。为了“重生”,自2010年迄今,IBM至少狂砸了420亿美金。
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核心
(上图为IBMAnalytics高级副总裁BobPicciano)
根据IBM的2015年财报,IBM认知解决方案业务主要包括Watson认知计算、大数据及分析、安全、社交以及面向交易型的软件(主要是运行在大型机z系列之上的软件),其中驱动认知解决方案业务整体增长的主要是大数据及分析、安全这两项平台型业务。
2011年,麦肯锡发布了著名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及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预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这个时候IBM已经着手布局大数据平台业务。自2005年以来,IBM在大数据与分析领域投入250亿美金,把Cognos、SPSS、ILOG、Algo等在内的30多家公司收入自己的平台,涉及预测分析、商业智能、移动分析、金融行业分析、医疗行业分析等多个领域。
2010年到2015年,IBM就投入了150亿美金用于收购和研发,其中包括用于20多项收购的70亿美金,进入2016年更收购了TheWeatherCompany以扩充企业大数据源。如今,IBM在全球有15,000个分析顾问、400多位数学科学家、三大洲9个分析解决方案中心以及每年新增500多个相关专利。而IBM在2015年创纪录产生的7000多项专利中,31%的专利是云、大数据分析及认知计算相关。
如今,IBM是大型企业级大数据及高级分析供应商之一。IBM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分析及数据管理、行业解决方案、Watson分析以及云数据服务,涉及数据分析、数据库、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集市、数据连接、数据存储和开发者服务等在内的完整链条,这些服务全部可以通过云平台对外提供。
其中,高级分析有以SPSS为代表的预测性分析、以Cognos为代表的商业智能分析、以IBMStream为代表的实时流数据分析、以Watson为代表的认知分析以及开源的Hadoop和Spark分析等。云数据服务则是集成了20多种流行开源数据库以及IBM自有数据库的托管云服务,让企业有充足的数据库选择。而在本次世界Watson大会还发布了IBMWatsonDataPlatform,主要用机器学习和Watson自然交互界面的方式帮助企业自动化、自助式完成数据集的管理。
分析平台、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每一个都是基于云服务的开放、开源的平台型生态体系。而行业解决方案则是与行业生态对接,带有预置分析模型、集成了IBM多年行业经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仅2015年IBM就发布了20多个面向行业的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涉及汽车、银行、金融市场、保险、制造、能源等。为了更好的开发行业和企业应用,IBM在2016年初引入了Swift语言,可以直接把大数据及分析平台与苹果的iOS生态对接。
所以,尽管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主谈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但对于一个新IBM来说,大数据及分析才是真正的核心生意。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也是原IBM大数据分析Insight大会改名而来,Insight大会已经办了至少十年之久,主办方正是成立不久的IBM大数据分析部门。这是一个年营收达180亿美元、占IBM年总营收1/4的业务,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Watson: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
(上图为IBM高级副总裁JohnKellyIII博士,在任IBM研究院院长期间支持Watson项目的诞生)
在2011年,除了麦肯锡发布了影响深远的大数据时代报告外,还有一个对全世界都影响深远的事情,这就是IBMWatson超级计算机赢得了美国老牌益智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Watson所基于的深度学习和深度问答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之一,因此Watson也被广泛认为是当代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代表之一。
然而,IBM坚称Watson所代表的并非人工智能,而是更为广泛的认知计算,人工智能仅是认知计算的基础技术之一。在2016年的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上,GinniRometty进一步提出不应该把AI理解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而应该理解为增强智能(AugmentedIntelligence),也就是通过Watson的技术来扩展和增强人类的智能。
IBM围绕着人工智能、认知计算以及增强智能的讨论,在很大程度是因为IBM对于自己人工智能业务的定位: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GinniRometty在首届世界Watson大会的主题发言中,一上来就为Watson业务定调:面向商业应用的企业级平台。正因为这个定位,IBM需要让企业理解,以认知计算为代表的IBMWatson人工智能技术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智能,而并非取而代之。
IBM创始人之子小沃森曾对人与机器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机器只不过是拓展人类能力的工具而已。”现在IBM为了让企业放心用上人工智能技术,除了改换名称和扩展内涵外,GinniRometty在首届世界Watson大会还讲了一句话:数据是企业的,通过Watson分析完成而得出的商业洞察和知识也是企业的,Watson仅是分析工具。
自从2014年IBM为Watson创建一个新的业务集团,通过IBMCloud云服务向商业用户交付认知计算能力以来,已经在IBMBluemix上交付50多个WatsonAPI,涉及语调分析器、情绪分析、视觉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转语音、知识图谱、深度问答等云服务。在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上展出了开发者们开发的各式应用,但在针对企业级应用方面,Watson特别围绕医疗健康和物联网成立了两个事业部,为这两个领域不断开发特定场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IBMWatson与其它技术公司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有着显著的区别,还在于其它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处于增值或附加地位,而Watson则处于IBM公司的主流地位。此外,IBMWatson基于IBMCloud,而IBMCloud本身是企业级云平台,考虑到了大型企业对于安全、灾备、数据恢复等企业级IT要求。实际上,IBM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着企业级客户而展开,包括最新开发的区块链服务也是紧紧围绕企业级需求而设计。
在2016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上,IBM展示了如何把Watson的认知技术推广到企业和商业应用的方方面面,这就是IBM提出的“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IBM与GM通用汽车达成合作,通用汽车将推出基于Watson的OnStarGo新功能,包括在征得车主的同意下学习车主的行为习惯,用于为车主提供个性化车联网体验,例如在旅途中订购咖啡、在路过药房之前收到处方药购买提醒等。这些新功能将于2017年年底前进入全美超过200万4GLTE联网的通用车辆,以及基于OnStarGo程序的数百万个通用汽车品牌的移动设备中。
IBM还宣布为IBMMobileFirstforiOSApps提供Watson功能,可以在这些iOS应用里嵌入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Watson会话等认知能力,这样就丰富了与IBMMobileFirstforiOSApps应用的交互体验;推出Watson虚拟助理技术开发平台,让开发者可以在商业环境中轻松设计和部署“虚拟助理机器人”,以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与用户互动;与Slack合作,把Watson认知能力带给Slack生态里的开发人员和企业用户等等。
可以说,IBM现在正全力把Watson云平台与其它企业级生态互连互通。GinniRometty强调在一个Watson的生态圈里,IBM也只是其中一员。
混合云是终点而不是过程
(上图为IBMCloud高级副总裁RobertLeBlanc)
云计算是IBM公司10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聚集到一个平台上的机会。而且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很容易打通不同产品、数据与服务之间的连接,特别是与外部生态系统的连接。更为重要的是,云计算可以自由地连接传统IT与新IT,这样就极大的保护了企业对IBM的技术与产品投资。
2013年,IBM收购了IaaS公有云服务商SoftLayer,由此正式进入云计算领域。随后,IBM加大了对SoftLayer的投资,如今SoftLayer在全球有49个云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裸机服务器、私有云和云虚拟机服务。IBM还加强了与VMware的合作,打造结合SoftLayer的混合云服务。2016年1月,IBM整合了先后收购的Aspera、Cleversafe、Clearleap和Ustream,推出了基于SoftLayer的企业级视频云和对象存储服务。
2014年,IBM基于开源项目CloudFoundry推出了PaaS云平台Bluemix,先后为Bluemix投资超过100亿美金,使其成为集成了IBM自有及第三方API与云服务的开发云平台。Bluemix上不仅集成了IBMWatson、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特色云服务,还集成了IBM相关的中间件服务,这是IBM混合云服务的关键技术。IBMWebsphere不仅能把传统IT环境中企业应用与云服务连接起来,还能把云中的原生应用与传统IT环境连接起来。
BluemixDataConnect数据连接是首届Watson大会上的热门主题之一,相关研讨会多达10余场。目前Bluemix有27种数据源连接器,既包括外部的AmazonS3、MicrosoftAzureSQLServer、Oracle、Sybase、Salsforce等,也有ApacheHive、HorntonworksHDFS、MySQL等开源数据源连接器,更有IBM自己的DB2、Cloudant、WatsonAnalytics等数据源连接器。Bluemix还在陆续推出更多的数据源连接器,而更高阶的DataLake数据湖、混合云数据集成与管理等技术,也是受广大开发者和企业关注的技术主题。
此外,IBM还面向混合云环境重新设计和开发了集成服务器、存储和软件的关键业务系统。针对移动端和云端交易,IBM重新设计了大型主机的高级分析加速功能以及增强了企业级安全,使之可以适应混合云环境中的关键业务、分析及交易。而通过快速增长的OpenPower开源硬件生态及活跃的Linux社区,IBM不断把大数据处理、高级分析、Watson认知计算等带入不同的企业级应用环境中。
IBM所有的软件与服务也是针对混合云环境设计了多个版本,例如IBM核心数据库产品dashDB数据仓库,就包括了部署于本地的dashDBLocal、可部署于AWS之上的dashDB、可部署于IBMSoftLayer之上的dashDB以及混合方式部署的dashDB等,不同版本之间的代码都高度一致,极大方便了运维、管理与开发。首届Watson大会上IBM还宣布了对自家DB2数据库的升级,将为Linux、Unix、Windows、z/OS等版本推出混合交易分析处理功能(HybridTransactionalAnalyticalProcessing,HTAP),增强混合数据云服务能力。
IBMGTS(全球技术服务)部门和GBS(全球商业服务)部门都推出了针对混合云环境的技术与商业咨询服务。IBM在2016年一季度收购了Bluewolf,这是一家顶级Salesforce云合作伙伴和咨询集成服务商。通过收购Bluewolf等,IBM进入了Salesforce和Workday等新一代云服务咨询与集成业务。
有趣的是,进入混合云业务不仅没有削弱IBM的IT服务业务,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订单。2015年,GTS有70个服务合同超过了1亿美金,其中每10个合同中就有7个是混合云相关。截止到2015年底,IBM共有超过1210亿美金的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订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保证了IBM每年100亿~130亿美金的自由现金流和高达近50%的整体业务毛利率。
随着IBM大数据分析、Watson认知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云平台的不断进展,将为IBMCloud带来源源来断的企业级云生态。IBM云市场则广泛连接第三方SaaS应用生态,加上IBM自己多种的云服务,能为企业、开发者和IT及业务管理者提供广泛的应用选择,从而不断强化IBM云的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初IBM收购了天气数据公司TheWeatherCompany的B2B、移动和云业务。该公司运营着全美第四大移动APP,每天处理超过260亿次的用户请求,每天还要分析来自4000万手机、5万架飞机和30多亿个天气预报参考点的数据。这些不仅为IBM带来了自然天气数据,更重要的是TheWeatherCompany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云平台,IBM可以在其上开发、测试和试运营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待成熟后再向外发布。
自我颠覆的平台型商业和创新模式
(上图为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
在2016世界Watson大会上,一位CognosAnalytics的讲师在讲座中对台下几乎满场的观众说,由于产品的功能过于丰富,也不知道在座的每一位到底需求哪一种功能,于是就一股脑地都介绍一遍,请大家根据需求自取。虽然台下的观众会心一笑,但这并不是孤立现象,而反应了IBM在从传统的线性商业和创新模式向网状的平台型模式转变的大趋势。
由MIT平台战略峰会的三位联席主席GeoffreyG.Parker、MarshallW.VanAlstyne、SangeetPaulChoudary联合撰写的2016新书《平台革命》中强调,复杂的网状价值与信息交换是平台型模式的最主要特点,其次是自助式平台用户模式。类似于Uber和Airbnb,平台里的价值和信息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更多是广播式的网状传播,具有并行、并发、分布式、超大规模等特点。而平台模式下的创新,也是开源、开放、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
以IBM的大数据云服务为例,这个云数据服务体系中既包括基于开源CouchDB架构的托管云数据库Cloudant,也有囊括7种流行开源数据库MongoDB、PostgreSQL、Elasticsearch、Redis、RethinkDB、etcd、RabbitMQ等的Compose,还有IBM自己基于云端的数据仓库dashDB、DB2、数据迁移工具DataWorks等。这些服务既有云服务版本,也有本地部署的Local版本,可以说种种功能应有尽有,但也令人眼花缭乱。
IBM一方面增强了GTS、GBS、IBM研究院、IBM开发中心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和专家数量,另一方面在每一种产品与服务中都加入了自助式功能,此外还把Watson的虚拟助理、机器学习及自然人机交互等引入整个IBM云平台中,以帮助各类人群迅速掌握和使用云服务。特别是Watson的机器学习能力,可以自动化地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云资源的调配、协调、配置、优化与管理等工作,再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极大简化了云服务的消费和使用过程。
而在研发创新方面,平台型的创新模式就更加明显。IBMWatson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介绍说,在把Watson的能力进行工程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中,IBM研究院还在同时进行着Watson的基础性科研,一旦形成科研成果就会马上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就会出现这边产品还没开发完,那边的学术论文已经公开发表了的情况。这种几乎没有商业秘密的研发,是平台型模式下的最新产物。
而Watson作为一个还在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体系,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现实世界的大数据作为建模和优化基础。Ginni在2015年财报中说道,以Watson为代表的认知系统不同以往任何一种计算体系,因为它不可在事先被程序所定义,而是通过学习现实世界里的数据、信息、知识、经验等而自我发展。因此,Watson的工程化与产品化就必须与外部生态打通,这就是Watson健康、Watson物联网、Watson金融、Watson教育等等泛生态业务的来源。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在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说,“认知计算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不能孤立于任何其它常规的技术和商业环境。”在更广泛的领域,Watson被用于公益性、无商业收益的项目,比如在中国的绿色地平线项目主要把Watson用于空气质量预测与管理、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化与管理等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领域,而Watson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发展。
在平台型开源开放式创新模式下,IBM的“护城河”在哪里?竞争的壁垒又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IBM积累了多年的深厚的行业经验。因为基于Watson的认知解决方案都是针对特定商业应用场景的端到端完整链条,这与过去ERP、CRM等可单独产品化的软件形式完全不同,因为Watson是需要嵌入到商业流程中的云服务。
当然,与ERP、CRM产品不同点还体现在Watson提供的不是明确答案或返回明确执行结果,而更多是扮演顾问咨询的角色。与Ginni同台演讲的嘉宾中有一位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医药科学研究所人类基因中心的SatoruMiyano教授,他介绍说该中心一位患者得了骨髓增生异常,这是与白血病或骨髓癌类似的疾病。之前经过血液专家的会诊与治疗都没有效果,已经几乎被判为绝症。后来在2015年7月引入了Watson辅助医疗分析,通过基因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判,10分钟内得出了新的结果。专家参考了Watson的分析结果后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从而改变了治病方案并最终挽救了这位患者。
所以,GinniRometty一直强调Watson能创造一个增量的智能决策市场,这个市场到2025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规模。
如前所述,今天的IBM在发生着巨变。如果你只看到截止2016年Q3连续18个季度营收下滑,那就一叶障目了。因为IBM始终保持了近50%的毛利率、100亿美元左右的自由现金流、健康的资产负债比以及自1916年以来不间断按季度返还股东收益。今年以来IBM计划向股东返还66亿美金的收益,其中包括40亿美金的分红以及近1800万股票回购,10月25日IBM董事会刚授权了其中余下30亿美元、到年底前的返还计划。
根据刚发布的2016年IBM第三季财报,IBM云业务营收在过去的12个月内达127亿美元、年同比增长了44%,而以在线服务模式交付的云服务业务更大涨66%达75亿美元。在过去的12个月里,IBM的云、大数据分析、移动、安全与社交等战略方向营收达318亿美元,占IBM整体营收的40%。
可以说,一个欣欣向荣的IBM正在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中,这就是一个庞大的平台型企业级生态体系。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前不久微软股票跳涨的机会,接下来就不要错过IBM的机遇。
(文章来源:云科技时代)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