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并购赶集后成为中国信息分类平台老大,Facebook并购WhatsApp后稳占社交市场榜首,全球市场上以并购促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增长和扩容、提升团队的力量和产能,对产业生态较年轻、尚处成长阶段的企业尤为重要。
而在印度,电商平台Snapdeal可谓“并购之王”。为实现其“打造无障碍生态系统”的目标,Snapdeal先后在物流、大数据、奢侈品、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进行过并购,具体并购交易如下:
2016年5月,Snapdeal收购个性化电商营销服务平台TargetingMantra,从此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管理
2015年8月,Snapdeal收购硅谷移动数据公司Reduce,以加强自己的移动数据与广告平台。
2015年6月,Snapdeal收购移动支付公司LetsgomoLabs,以完善自身移动支付实力。
2015年4月,Snapdeal收购移动支付平台FreeCharge,加强自身移动端的支付能力。
2015年4月,Snapdeal宣布收购互联网金融平台RupeePower,现Snapdeal的金融服务业务已包括个人借贷、教育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多个领域。
2015年3月,Snapdeal收购电子商务管理公司Unicommerce,以增强Snapdeal从供应商到库存、从仓库到配送及退货各环节的管理能力。
2015年3月,Snapdeal收购高端时尚网络零售平台Exclusively.com,以拓展自身奢侈品业务。
2014年12月,Snapdeal收购智能礼物推荐平台Wishpicker,试图帮助卖家以新的方式与买家建立联系。
2014年4月,Snapdeal收购时尚导购网站Doozton,进军时尚电商领域。
2013年,Snapdeal收购的手工产品在线购物网站Shopo.in。
2012年,Snapdeal收购运动产品零售网站esportsbuy.com。
2010年,Snapdeal收购的团购网站Grabbon。
Snapdeal的收购历程与之发展阶段也是相对应的;
2010-2014年为发展储备期,专注自身业务发展进行的收购较少,仅有的几起并购案也与电商业务直接相关。
2014年后期至2015年,为Snapdeal的高速发展期,在持续获得大笔投资后为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其并购领域扩大到物流、金融、移动支付、数据管理等。
进入2016年,印度电商市场的三巨头之争愈发激烈,Snapdeal开始致力于提高用户体验以及在并购之外加强内部力量:建立云平台服务、增设物流中心以抢占市场。
近日,Snapdeal人力资源副总裁沙鲁巴(SaurabhNigam)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公开了Snapdeal的并购“秘诀”,其理念的重点在于有的放矢、明确并购的重点与并购后管理两方面。
Snapdeal人力资源副总裁沙鲁巴
理智并购:技术是重点
有人可能会认为Snapdeal之所以热衷于并购,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能力,但这种假设是片面的。对Snapdeal来说,除加强支付和物流,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技术能力。
事实上,Snapdeal宣称自己已有能力协助消费者做出实时决策,并将卖家、买家、客服中心以及遍布全国的在途包裹保持实时追踪,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实时处理机构”。
在Snapdeal的平台能帮客户自动挑选出大小合适的包裹,从最细微的角度帮助人们解决事情。
以物流为例,拉吉夫称:“Snapdeal已经能够做到自动分配快递员、派送时间和派送路线,通过实时跟踪优化配送过程,并通过统计机器学习模型预计送达时间。也可帮助第三方快递公司预测需求、制定运送计划。”
而Snapdeal的存货计划可帮助卖家分配购买需求。拉吉夫称:“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图片来陈列商品。平台会对每个卖家上传的数百张照片进行深度学习,帮助把关照片质量,并通过技术察觉卖家在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收购后的妥善管理:极少有被收购的企业创始人离职
首先,Snapdeal在收购之前必须明确这几个问题:它们的团队情况如何?它们能够给买入方带来哪些亟需的业务?它们的战略、人才流动及估值如何?是否有助于增加自身实力?
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Snapdeal才会考虑是否收购这家平台,同时,Snapdeal更喜欢收购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企业。其次,收购后应建立有效的团队沟通机制。
经多次磨合创建的沟通机制也显出效果:几乎所有被并购企业的创始人都随团队留在了Snapdeal极少有人离职,有人保持原有角色不变,有人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创始人几乎全部留下的成绩是Snapdeal有舍有得的结果。
一方面,Snapdeal愿意付出金钱成本留用;另一方面,Snapdeal愿意为旗下收购的自身能力不足的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正是这番大气的舍,帮助Snapdeal得到了人才与信任。但在并购过程中,Snapdeal并非完全从整体员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其首席技术官拉吉夫(RajivMangla)早前在接收采访时表示,公司的很多收购都是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考虑,当前我们的产品员工和技术团队中大约有5%的人都来自于被收购企业。在初创企业这种环境下,由于公司和团队的规模通常都不大,所以不会造成员工数量上的大幅度增加。
原文链接:
http://www.tmtpost.com/2520017.html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