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为何缺席美国 因其金融体系够成熟?
互联网金融为何缺席美国 因其金融体系够成熟?
2016-11-15 09:19:28 来源:网易科技抢沙发
2016-11-15 09:19:28 来源:网易科技
摘要:互联网金融正 在我国飞速发展,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人们的绝大多数金融需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体系
互联网金融正在我国飞速发展,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人们的绝大多数金融需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一词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国现有的金融格局和融资结构。
互联网金融缺席美国市场
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同,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两者的结合却没有催生出爆炸式的发展。
在美国,联网技术更多是与现有金融业务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系统运行效率,形成了与现有业务相互补充,而非颠覆、取代的关系,因此被称为科技金融。
在美国科技金融的模式下,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企业始终处于金融市场的后台,为身处于市场前台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其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这样形象地比喻,美国的科技金融本质上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对人力劳动的替代和冲击,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则是新兴金融中介机构对传统中介机构的取代。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在中国迅速发展却缺席美国市场,我们可以从互联网金融的供给端、需求端以及监管三个方面一探究竟。
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需求端来看,需求决定着市场变化与发展。首先,我国正经历着消费习惯的巨大改变,网络购物、超前消费、虚拟交易正在取代传统消费习惯,人们对于快捷、便利、低息的消费信贷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其次,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助推了人们对于与其紧密联动的支付类、融资类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再次,在“双创”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双创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的融资需求强烈。
但是,与市场的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着审核门槛高、审批周期长、手续烦琐、普惠金融业务尚不成熟等问题。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就给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与我国不同,美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时间长,业务覆盖更加完善,金融需求基本饱和。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基本涵盖了所有业务领域,低廉的金融服务成本也让传统金融机构牢牢地占据着各自的细分市场,互联网金融在美国无法动摇传统金融业务,很难形成独立的金融生态体系。
因此,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也仅限于,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传统金融服务或与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互补。
催生新型金融生态
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供给端来看,我国金融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生态,推动“蓝海”市场的形成。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传统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供给非常充分,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取代传统业务并形成独立的金融生态体系,而是加深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增强了传统金融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与美国不同,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在如普惠金融等的金融产品提供上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小微、“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凸显,这就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的新型金融生态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和发展空间。
监管环境仍待净化
从监管方面来看,监管的制约和影响也是产生中美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制度仍有待完善,对违规、违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惩处力度有待加强,导致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较低,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空间,出现了“e租宝”等违法、违规的互联网金融乱象。而美国则对金融行业,尤其是金融创新监管极为严格,对于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非常严重,经常开出巨额罚单,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门槛,也有效消除了监管套利的空间。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正经历最快的发展时期,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白皮书显示,到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3万亿元。然而,面对如此规模的“蓝海市场”,我们却并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参考,因此,我们更应审慎看待由此而来的机遇与风险,加强法规制度和风控体系的建设,健全征信系统,谋求“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均衡发展,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更好地补充金融体系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促进金融更好地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
(文章来源:网易科技)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