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正在带着"真金白银"跻身互联网创业的下半场。
在今年新美大获得华润的投资后,36氪近日也宣布获得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简称招商局创投)的投资。36氪创始人刘成城、招商局创投总经理吕克俭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谈了投资背后的故事。
下半场做服务
去年10月,36氪完成由蚂蚁金服领投的D轮融资。上个月,旗下联合办公业务氪空间宣布了两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王思聪的普思投资(万达集团)和IDG共同完成。此次招商局的投资金额约为1亿人民币。
在融资消息发布之前,36氪创始人刘成城在WISE独角兽大会上称,互联网“上半场主要是做的广度和流量,而下半场是要做深度和服务。”36氪已经开始步入下半场。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互联网创业者都在谈论“下半场”。人口、流量红利消失带来的问题是,下半场的切入口到底在哪里。
刘成城认为,现象级产品从某种角度上虽然体现了市场的一些新诉求,但真正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项目还是少数。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把用户积累下来的企业都会全力挖掘深度服务,新的创业项目也将关注这一点,这是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36氪本身也从最初的科技媒体转变为创业服务平台,目前旗下有媒体、联合办公、创投以及金融四条业务线。并且,四块业务都将很快从母公司分拆出来独立运营,单独引入投资人。此外,还将组建呼叫中心,统筹协调创业服务。
此番拿到招商局的投资也是分拆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之后,36氪还将成立创投、媒体以及产业方面的基金。
抢占入口资源
成立一年,招商局创投完成了对10多家早期投资机构的母基金(FOF)的投资,但是在直投上没有太多动作。考虑到36氪聚集了大量的创业项目,这意味着,招商创投也将加快和创业项目的对接速度。不过,对于央企来说,所投项目如何和主业互补、如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需要观察,而36氪此次对接上国有资源,也将在互联网“下半场”增加手中的筹码。
从两方的业务来看,招商局的业主包括交通、金融、物流园区开发(社区生活服务)等,招商局创投总经理吕克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投资重点是跟招商局的主业相关的创新,以及与主业不直接相关,但有可能为主业提升效率的创新,例如AI,大数据等。此外也有一部分是为集团寻找新的增长点,如大健康。
从报道创业项目起步,36氪聚集了大量有融资需求的创业项目,并于今年推出了“创投助手”,36氪称,该平台每天上线数百个项目,平均每周产生约谈4500次,70%项目被约谈,90%的优选项目获得了投资。在中央力推创新创业之际,项目资源也是财力雄厚的国资非常看中的一块。
刘成城对记者表示,最近创投平台交割比较多的项目是人工智能,包括技术和应用的项目,其次是房地产经营类的项目。明年可能会有两类项目比较火,人工智能和融资租赁,特别是后者会成为投资人关注的重点。
招商创投也不排除成为36氪即将成立的基金的LP,或者帮助基金进行募资,但目前还在商讨当中。对于36氪来说,除了真金白银,招商局的地产资产也将为氪空间的布局提供更多的资源。
吕克俭表示,招商局旗下的创业孵化器厘米空间自有物业超过1万平米,同时也与氪空间在全国寻找适合的落地机会,包括但不限于招商局集团旗下各公司的自有物业。
此外,双方还将在金融资质层面进行合作。目前,36氪的媒体和氪空间两块业务已经实现了盈利,在两年内,这两块业务将分别谋求登陆创业板。创投业务也将在明年开始盈利,但金融一直是相对较弱的板块,此前36氪尝试过股权众筹,但由于监管不严、行业规则没有建立等多重原因,这项业务并没有做起来。
国资入局
截至2015年底,招商局总资产9011亿元,管理总资产6.2万亿元。去年年底成立的招商局创投基金规模为50亿元,其中30亿元将用于直接投资,另外20亿元投母基金,吕克俭称,对比较新锐、更行业聚焦的GP团队很有兴趣。
对于国资来说,并没有办法像一般的VC机构一样,通过广泛的投资来“砸中”独角兽,更加精准的投资尤为重要,因此,招商创投可能会更加偏向于PE的投资逻辑。
在此之前,新美大获得了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和基金的战略投资,蚂蚁金服获得了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多家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都是引发关注的投资事件。
事实上,国资进入各类母基金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不过与政府引导基金和民营资本运作的母基金相比,在规模上还是有一定差距。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依法依规、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或参股创投企业和母基金。
国资委本月也表示,将设立四支引导基金推动央企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四只新基金的总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首期规模超过1500亿元。分别由航天科技、招商局集团、中国国新和国家开发银行所属的国开金融牵头设立。
(文章来源:网易科技)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